隋唐时期的书法(一)|隋唐时期的教育制度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统一南北。隋朝统一的时间虽然仅有38年,但在书法上却将南北各地书法得以融汇,为唐代书法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当时较著名的书法家有智永、丁道护等人。
  智永为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出家为僧。他是由陈入隋,居住于浙江吴兴永欣寺。他在永欣寺时,就曾盖一座小楼专供练字,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就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小楼里,他如痴如醉地练字,毛笔用了一支又一支,他常把用坏了的毛笔扔进大瓮,日久天长,就积满了好几瓮。智永后来把这些毛笔集中埋在一个地方,自撰铭词以葬之,时称“退笔冢”。智永还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
  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智永的书法果然大有进步。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求其真迹者络绎不绝,登门求教的人也极多,以至于连门限也踩坏了,智永只好用铁皮来加固门限,时人称之为“铁门限”。这“退笔冢”与“铁门限”便成为书坛佳话。 他的书法承祖之风,卓有成就。智永曾作《千字文》八百本,分别施与浙东各个寺院,现有墨迹及刻本传世。《千字文》作真书、草书两种书体,真书圆润古雅,草书严守法度,气韵飞动,体现了书法家貌似平淡、实则含蓄而工稳的风格。《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用笔一笔不苟,其草书则各字分立,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其书温润秀劲兼而有之。宋米芾《海岳名言》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又如苏轼所评:“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此书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继承并总结了“二王”正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
  丁道护(生卒年不详),谯郡(今安徽亳州)人。隋文帝时书家。官襄州祭酒从事。擅长真书,溢妍华致,在当时名声颇大,对初唐真书颇有影响。他传世作品有《启法寺碑》,其书风综合了前代成就,结构平正而顿挫有致,初唐褚遂良的书法颇受其影响。
  隋代遗留下来的碑刻墓志及造像铭等较多,虽然有很多不知书者姓名,但其中不少是书法中的精品。《龙藏寺碑》,齐开封参军张公礼撰。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立石于河北正定县寺内。其石为隋碑之最煊赫者,后人多以欧阳询、虞世南相论述。此书结体宽博、运笔细挺,与褚遂良同一境界,即以书风而言,平正冲和有似虞世南处,但绝无欧阳询峭劲峻严之态。我们从中能看出此碑对初唐书法的影响。
  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立于山东东阿县之《曹植庙碑》,又称《曹子建碑》。楷书中有篆隶笔意而十分和谐统一,风格丰腴雄伟,别具一格。书法浑朴雄劲,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以为“快刀斫阵、雄快峻劲,阳舒处乃为诸隋碑之最”。
  刊刻于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的《董美人墓志铭》笔画上已脱尽篆隶的笔意,结体疏朗秀劲,此碑已是隋代楷书中的成熟之作。
  《董美人墓志铭》,全称《蜀王美人董氏志铭》,蜀王杨秀撰。清嘉道年间出土,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毁于兵事,拓本遂稀。此志上承北魏旧体,下开唐朝新风,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董美人墓志铭》布局平正端庄,取格整齐疏朗,字距行距相等,字形略显扁方,打破了北碑结字紧密的特点,而且根据不同文字的取势,疏密参差,错落有致。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笔法,方圆结合,方笔写得严峻厚实,圆笔则表现秀媚挺拔。
  《苏孝慈墓志》即《苏慈志》,孝慈乃苏慈之字。仁寿三年(公元603年)三月七日入窆同州。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出土。结字严谨,用笔犀利,方正劲挺,神采飞动。《苏孝慈墓志》书写精美,镌刻工致,用笔以方为主。
  《章仇氏造像》,又称《章仇禹生等造经像碑》,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十二月七日立石于山东汶上县。碑已断为三,楷书,兼作篆、隶。书法开宕峻爽,为北齐遗风之渐变者。
  隋代的书法,上承南北朝,下启唐代,经历了一个艰苦的孕育阶段,为唐代楷书的成熟发轫积累了深厚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