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相生 [转折有异,方圆相生(连载.7)]

  楷书中的横折实际可以看作是一个横向笔画和一个竖向笔画的组合,而把握这两个方向的笔画的连接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在颜体字中,这种连接方式又可以具体化为圆转连接和方折连接,它们分别创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象;另外,在不同类型的汉字中,横折还会作出多姿多彩的变化,从而让汉字书写走向和而不同的艺术化境界。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运用看一看、走一走、想一想、比一比等方法来学习横折的书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看一看,体悟横折意象
  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在其书论名作《笔阵图》中说,横折的书写要如“劲弩筋节”。“劲弩”之喻是为了强调横折的书写要遒劲有力;而“筋节”之喻在笔者看来,则是为了强调上文所述横向笔画与竖向笔画连接处的感觉,即连接之处既要筋脉通达、富有活力,又要节点分明、劲健方刚。很显然,卫夫人此处所言的是用方折法书写的横折,如图1。而颜体字中还有一种横折,它是运用圆转法书写而成的,如图2。从用圆转法书写的笔画中可以获得如“折钗股”般的审美意象。南宋姜夔《续书谱》称:“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即尽管运笔方向发生了改变,但笔致依然圆润饱满,犹如屈铁盘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悟这两种方法书写的笔画意象,我出示了两幅图片,一幅是鹿角(图3 ),以喻示“劲弩筋节”之意象,一幅是“屈铁”(图4),以喻示“折钗股”之意象。我引导学生边看边体悟这两种物象所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帮助他们建立起这两种物象与两种横折之间的意象性联系,慢慢实现物象与笔画之间的审美融通,即方折之美似鹿角,圆转之美如屈铁。
  二、走一走,体验运笔节奏
  横折的书写方法不同,其运笔的轨迹也大相径庭,运笔的节奏也随之发生变化。南宋的姜夔在《续书谱》中又说:“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意即用方折之法书写,至改变运笔方向处要稍停,以顿笔调锋,增强笔力;用圆转法书写,至改变运笔方向处,既要适当减速,又不得滞留,以使笔画遒劲。
  在教学中,我依照两种不同的横折的运笔轨迹,用粉笔画出了两条行进路线,如图5、图6,再指名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走一走这两条路线,并让他们说一说走这两条路线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出结论:按这两条路线行进时,虽然拐弯处都要适当减速,但图5路线由于转向较急,因此会用稍作停留的方法来改变行走方向;而图6路线转向时有一圆弧过渡,因而行进速度稍减后,就可实现行走方向的改变。我借机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两种横折在书写时,节奏上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随即明白,书写时,毛笔就如同行走的人,急转向时要稍稍驻留,圆弧拐弯时则稍稍减速即可。这驻留和减速正好对应两种不同写法的横折在改变行笔方向时的动作要领。
  就在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行走活动中,学生不但体验到了书写这两种横折的不同节奏,还明白了节奏不同的原因所在,更明白了写字和生活息息相通,生活才是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
  三、想一想,体察书写要领
  如果说,对笔画意象的体悟、对运笔节奏的体验是对书写之“道”的理解的话,那么书写要领的获得就是对书写之“技”的探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技”的掌握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意象、节奏皆是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技法实现的。
  书写要领应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获得,这样,学生对笔画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教学中,我将两种横折一同出示在屏幕上,如图1和图2,并且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写好这两种横折的形态?学生则根据两种横折不同的形态进行思考,想象着书法家的书写动作,渐渐进入冥想状态。在此后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得出结论:方折法写横折时,先横画起笔,至折角处,稍稍提笔,向右下稍驻作顿,调整笔锋后再稍提锋向下力行(图7);圆转法写横折时,横画起笔后,至转向处渐行渐提,下行前再渐行渐按,完成转向后再向下力行,整个圆转应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图8)。当然,分析了书写要领,还要让学生在书写中去验证和巩固,最终形成技能技巧,直至真正掌握横折的书写。
  四、比一比,体会笔画运用
  掌握了横折的书写还不够,学会灵活运用才是根本。颜体字横折的变化非常丰富,但仍有规律可循。在教学中,教师可用出示例字、进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体会。
  1.体会方圆不同的笔画运用
  颜体楷书以方折之法运用居多,即使偶用圆转,也往往是在特定的条件之下。教学中,我出示了整页的颜体字帖(图9、图10)以及“同”“国”“品”“图”等例字(图11、图12、图13、图14),学生在观察和对比过程中体会到,在颜体字中,横折一般皆用方折之法书写,横短竖长的横折才可偶尔用圆转法来书写,且要根据书写节奏变化的需要而定。
  2.体会折向不同的笔画运用
  在横折笔画中,横向笔画只有上斜角度不同的微小变化,而竖向笔画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角度,一是径直向下,一是斜向左下,犹如写撇。这两种形态的横折又该如何运用呢?
  教学中,我出示了 “口”“曰”“同”“月”四个例字(图15、图16、图17、图18),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我引导他们将这四个字分成了两类:一类为瘦长形的字,如“同”“月”,一类为宽胖形的字,如“口”“ 曰”。在进一步的讨论中,学生很容易发现,如果这个字是胖胖的,那么横折的竖向笔画是向左下斜的;如果这个字是长长的,瘦瘦的,那么横折的竖向笔画就是径直向下的。因为横折还常和左竖连用,于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用这样一首儿歌作了总结:
  字中有横折,仔细看清楚。
  扁框框的字,两竖向内斜。
  长框框的字,两竖平行写。
  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不但加深了记忆,也深化了理解,更好地掌握了横折这个笔画的运用之妙。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沿河镇东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