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期末复习

认真看看前四章,第五章可能出选择题,考第六七章的可能性小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四:发展的知识点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五: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六: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七:量变,质变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九:肯定,否定    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十: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十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论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五: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七: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第三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 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⑵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⑵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⑶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⑷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五: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六: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七: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⑵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九: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⑵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⑶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十: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⑵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⑷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十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十二:经济危机    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或本质是旧的生产力产能过剩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饱和与不足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    十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本质: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第五章    一:垄断    ⑴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⑵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⑶ 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第一,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五:经济全球化   ⑴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⑵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第六章   一:无产阶级革命   ⑴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⑵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    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教训    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四: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五: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社会主义新社会在开始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复辟,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时,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    ◆第七章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