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进修心思

 幼儿学习心理

 0——3岁幼儿学习基本方式

 1、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习惯化:习惯化是不断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反应减弱的现象。

 对熟悉的反应恢复和增加,就是去习惯化。

 经常更换环境刺激物和玩具,可以保持婴儿活跃的兴趣状态。

 2、经典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是婴儿自然出现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基础反射为重点。

 经典学习方式是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

 3、操作条件作用

 操作条件作用是婴儿在教育者影响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学习方式。

 操作条件作用表现出婴儿学习的主动性,操作条件作为以奖励某种行为作用为重点

 4、模仿

 新生儿早期模仿反应只是一种不随意的自动化反应,随着大脑皮层的发展而被以后的有意模仿取代。

 婴儿学习的其他方式

 学习图示

 学习图示是婴儿学习,特别是一岁以前婴儿发现的基础性学习方式

 图示包括三种

 简单图示

 混合图示

 社会性图示

 2、因果关系

 通过使用自己的身体或自己的主动行为引起因果关系事件的发生

 知道其他人与物体也能引起因果关系时间的发生

 物体特定的部分,如车轮、灯、开关、门把手、电视开关等能使特定的事情发生

 3、使用工具

 工具是婴儿实现他们所期望行为的重要中介

 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工具

 将养育者作为工具

 将物体作为工具

 4理解空间

 3-6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观察模仿学习、操作尝试学习、语言理解学习

 观察模仿学习

 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操作学习

 操作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

 幼儿的操作学习还可以弥补语言理解和表达不足

 幼儿学习很多体现在运动方面,而操作学习是提高幼儿运动技能最重要的方式

 操作学习使幼儿获得成就感与自我价值感

 手把手操作。单纯观察或语言讲解不能使幼儿观察细致和准确把握动作,需要成人手把手地指导

 常识错误的操作。幼儿在摆弄物体时,有自发的尝试错误性质的操作

 模仿示范操作。跟着示范者一步一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习

 反复练习操作。幼儿在反复练习中动作变得熟练,并最终养成习惯

 语言理解练习

 综合性学习方式

 幼儿教育必须以活动为主要教育途径,而非“教师讲授,幼儿被动听讲”为主上课。

 交往中学习

 交往能满足幼儿认识性动机

 交往对幼儿认知性发展的价值在于:1、帮助幼儿尽可能地扩大认识范围、加深认知程度,使之有可能揭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以及其他关系;2、促使幼儿认识到周围世界中很多事物与人类活动有关,学习并掌握人类正确运用物体的动作,促进了实物活动的产生与发展;3、激发幼儿的言语与发展。理解周围人的语言并掌握,积极地用语言与非语言方式与他人交流,使幼儿期最重要的发展和收获。

 交往能满足幼儿得到人可与支持的需要

 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生成

 交往能促进幼儿主动与创造性发展

 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社会性,情绪及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维果茨基指出,有游戏才有发展,象征性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象征能力发展。

 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

 幼儿学习的主动表现

 好奇

 好问

 好探究

 好模仿

 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

 幼儿的学习以无意性为主,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记忆往往是无意记忆;幼儿的联想往往是无意的自由联想

 一方面,避免过多要求幼儿有意学习

 一方面幼儿无意学习的特点可以使幼儿轻松地学到更多的东西,在学习中不费力。

 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幼儿的学习主要以行为实践为主,直接参与的经验是幼儿学习的要素,幼儿教育应该以其真实的事件为基础。

 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婴幼儿的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愉快的强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倒U形关系,即适中的愉快情绪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

 直观形象性是幼儿学习的突出特点

 对环境依赖性大

 个别差异性显著

 学习动机

 动机极其功能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过程,是行为直接的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强化功能,当动机把某种活动引起后,动机并不会有人不会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发挥其作用,即维护或调整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

 活动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学习动机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