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猩红热“档案”】

  姓 名:猩红热   别 名:烂喉痧      作案特点:   全年都可发病,冬春时节发病明显多于夏秋两季。   作案手段: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吸入传播,少数由被污染食物如牛奶、食具、衣物等传播,个别可经皮肤伤口或产妇产道引起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
  
  攻击目标:
  一半病人在2~10岁,6个月以下的婴儿极少发病。
  
  恶 迹: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中的A族是导致猩红热的罪魁祸首。病原菌首先侵入患儿的咽部,引起炎症,患儿出现明显咽喉疼痛,咽部和扁桃体充血,有时可见黄白色的分泌物。此时,患儿的体温上升,一般在38~39℃间。猩红热起病急骤,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一天内蔓延至全身。二三天后皮疹消退,重者可持续一星期左右。病程第二星期患儿开始脱皮和脱屑,严重者脱皮呈片状,在四肢、手掌和足部大片脱落,面部有糠屑样脱屑。此阶段历时三四星期,长者两个月。个别患儿可在疾病后期出现严重并发症――急性风湿病或急性肾炎。
  
  外貌特征:
  ①起病初期患儿的舌质红,舌乳头红肿呈杨梅状,故有“杨梅舌”之称。
  ②皮疹呈弥漫性猩红色小点,皮疹之间的皮肤呈一片潮红,用手指按压或用手掌紧压后,皮肤红晕隐退呈白色。
  ③皮疹出现时,两颊潮红,惟有口唇周围苍白。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肘窝、腋窝、腹股沟等处的皮疹密集,局部红色较深,或夹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形成深红色线条。
  
  弱 点:
  青霉素是击退猩红热的首选药物。
  
  防范措施:
  ①流行期间控制传染源尤为重要,患儿要隔离六七天,居室、用具、玩具要消毒。
  ②不与患者面对面谈话,与患儿有接触的小儿,可服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药进行预防。
  ③猩红热流行期间,不要带小儿到公共场所去。体质虚弱或带菌者,可肌注青霉素3~4天作为预防(注前须做青霉素过敏皮内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