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外伤致肠破裂1例报告】 哪种腹外疝发生肠管壁疝的机会较多

  病历简介      患者,男,67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0年,腹痛2小时入院。2小时前劳动时包块脱出后,由于外伤致其被猛力挤压入腹腔后,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7次,呕吐后腹痛无缓解,无畏寒及发热,无腹胀、腹泻及黑便等症状。查体:体温37.4℃,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5/80 mm Hg,神清,精神欠佳,表情痛苦,头、胸、四肢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胃型、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右下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区无叩痛,墨菲征阴性,肝上界无上移,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腰大肌,闭孔肌试验阴性,结肠充气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1.2×109/L,中性0.849,尿常规正常,腹透未见异常,彩超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诊断:①肠破裂;②右侧腹股沟斜疝。给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入院第1天,体温38.4℃,肛门下坠感,肝功示胆红素轻度,右下腹仍有压痛,考虑腹腔有渗液,行诊断性腹穿,抽出黄白色混浊液体,故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黄白色渗液,空、回肠管充血、上覆纤维素和脓苔,部分系膜充血水肿,回肠中段距系膜1 cm处,祛除上覆脓苔,可见0.5 cm×0.5 cm破裂穿孔,黏膜水肿,外翻,质脆,肠液及内容物外溢;阑尾充血水肿,上覆脓苔,逐段探查;结肠无异常,剥除脓苔;未发现有穿孔肠管,清除穿孔处肠液及内容物,络合碘消毒,沿肠管纵轴全层缝3针,又浆肌层缝合,盐水纱布拭净腹腔渗液,右下腹置两根橡皮引流管,缝合,术毕。给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术后第3天,病人无腹痛,排气、排便,拔出胃肠减压管,术后第10天进食,第11天拆线。
  
  讨论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者说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疝多发生于腹部,以腹外疝多见,疝内容物以小肠为多见,大网膜次之,此外如盲肠、阑尾、乙状结肠、横结肠、膀胱等均可作为病内容物进入疝囊。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腹股沟斜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右侧比左侧多见。
  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腹部损伤的严重程度是否涉及内脏,涉及什么内脏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暴力的强度、速度着力部位和作用方向等因素。胃肠道、胆道、膀胱等空腔脏器破裂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弥漫性腹膜炎,其程度因脏器官内容物不同而异,通常是胃液、胆汁、胰液刺激最强,肠液次之,血液最轻。
  诊断性腹穿阳性率>90%,对不判断腹腔内脏有无损耗伤和哪一类脏器损伤有很大帮助。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无休克,腹部无体征,影像学检查阴性的患者,应先行保守治疗,必要时中转手术,术中探查要有序、全面、仔细进行,肠道需逐段探查,避免反复探查加重损伤,避免遗漏造成肠瘘,结肠血运差,细菌多,污染重,往往采用肠造口术或肠外置术。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伤情和年老体弱患者已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和纠正内环境紊乱,有助于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向多器官衰竭发展。
  案例中的病人为右斜疝,疝块腹出时,被暴力重击,极易损伤疝内容物,导致肠破裂,系膜出血,挤入腹腔后出现腹痛,逐步出现腹胀、腹膜炎体征,行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治疗,症状不缓解,行诊断性腹穿,抽出淡黄浑浊液体,即肠液,考虑回肠破裂,术中得以证实。临床医生应特别注意合并伤,如合并结肠破裂,需行旷置术,至少半年后再手术,因此斜疝患者,疝块脱出时,应特别注意意外伤害,且已经确诊的成人,应积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