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宁静的海电影 [在电影中找寻生活的宁静]

  故事发生在湘西      影片是在湘西的泸溪县浦市镇拍摄的。我原来想的是在吉首的老街里拍,但是拍摄前我用mini DV看现场的时发现画面的感觉不太对。浦市镇是朋友介绍我去的,一去就感觉很好,于是决定在那拍,然后根据浦市镇的感觉改了剧本。
  为了方便演员的表演,在电影里我一直让他们用湘西方言,因为语言能影响到演员的感觉和动作。在说当地话时演员的行为和说普通话时肯定不一样, 而且我觉得方言有它的好处,有些东西用普通话表达不出来。有人说用方言表达出来的那些特别的东西,其他地方的观众不一定能体会到,但这无所谓,我体会到了。
  
  
  恰如导演少年时
  
  这个故事在哪都可能发生。
  我也是从那时过来的,所以,我对影片中的经历很熟。我十六、七岁时也是不回家,整天在外面玩。现在的小孩上网,我们那时候没网络,但想法都差不多。那个年纪不会太在乎外部世界是什么样的,只会关心自己每天的生活,抽烟、喝酒、打架、泡妞,家庭和父母都同自己的关系不大。
  《槟榔》是一个青春题材的载体,但我不能代表任何人,我只能代表自己――在这个年纪再回过头看那些事情。
  挑演员的时候,我们就站在中学门口等着,其中两个男孩就是在那里找到的。我身边很多朋友就像是这两个主人公一样,有些孩子特咋呼,有些孩子特爱玩酷,但这两种人关系又会特别好。影片中还有一个撑船的中年人,他是一个符号,是那个年纪时旁边所有人的代码,可能是父母、同学、兄弟姐妹或者邻居,总之就是和你很近的那些人,熟到不说话,大家就那么待着,但是没有交流。片子中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主人公的生活才是真实的、完整的。
  影片中骑摩托车总是熄火,打火机总是打不着,这些细节反复出现。无论是打火机还是摩托车,都是生活状态的一个表现――熄火的状态。我在现在的年纪再回过头看,觉得那时的生活在一个停顿的状态,所有外部环境和我们没太大关系。当然,那时我自己没意识到,就像电影里的他们一样。我在那个年纪时,总觉得到处都亮晃晃的,一点儿也不压抑。现在再去看,也许当时的生活方式挺压抑,但自己处在其中并没这么觉得。也许生活本身就是这样,无所谓压抑不压抑。
  
  一部电影诞生的背后
  
  我的电影中百分之九十是固定镜头,因为我比较喜欢安安静静地看东西,不太去干扰画面内的运动,不太看得出有导演的痕迹。但是在那些安静的画面背后,我们也是遇到重重困难。
  影片的前后期总共花费了两年时间,而拍摄时间却不长,总共在湘西呆了二十一天。
  第一天拍摄的时候外接话筒就坏了,只能用机上话筒拆下来当外接话筒用。第二天电池又坏了,只好买了80多米的线拉着拍,很多外景要从山坡上的人家或大坝下的小商店拉线。线不够长甚至连机位也要换。最后干脆买了个线轴,由副导演或不演戏的演员帮我弄。
  最后拍到没钱,只好删掉剧本中很多东西。如果能拍完,肯定和现在不一样。
  我其实在技术上并不太苛求,摄像用的是半专业的SONY DSR-500WSP,因为它兼容DV和DVCAM两种格式,后期用PRIMIERE PRO剪辑。当时有一个朋友给我提供技术上的指导。
  我觉得槟榔就是一部青春爱情片,只不过也许跟别人看青春的视角不一样。对我自己来说它是实验性质的,但我认为只要很认真地把自己的感觉拍出来就成,下个片子也是这样。我的影片都是关注我自己有体验的东西,下一部影片的主题应该是关于爱情的。目前剧本还没做出来。有的导演会特别关注社会或一些非正常的东西,我觉得作品一定要有体验,我就关心自己的想法、生活,其他的东西我没有太多体验。
  
  导演个人简历
  杨恒:中国湖南吉首市人。
  2001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毕业
  2002年至今为独立编导
  
  片目:
  2001年:《凹凸》(15分钟)
  2002年:《车厢》(10分钟)
  2004年:《遗忘的瞬间》(3分钟)
  2005年:《槟榔》(112分钟)
  
  《槟榔》获奖展映
  釜山国际电影节 亚洲新浪潮竞赛 新浪潮奖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龙虎竞赛单元
  南特国际电影节 国际竞赛单元
  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北京独立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