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我爱你,青春中国]中国我爱你演讲稿

我爱你,青春中国 公元一九00年,也就是本世纪初的第一年,在我脚下这块充满内忧外患的古老土地上,有一位曾和今天的我几乎同岁的中国青年,用他锋芒的笔端写下了一篇器宇轩昂、令人荡气回肠的不朽之作——《少年中国说》,他就是梁启超。世纪之末,当我重温这位奠基中国国性与民德的启蒙思想家的此篇论道之文时,那句超越忧患意识的激扬之言久久萦绕在我的耳际:吾心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沧桑百年,弹指挥间。今天,当我站立在这块沉积了五千年文化厚土的华夏大地,瞻望即将临到的新世纪时,我不禁怦然心动:我心中该有一怎样的中国在?

  记得年少之时,支撑我人生信念的座右铭是敬爱的周总理的那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何为中华之崛起,年少的我理解的并不深,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国富民强就是中华之崛起,而国富民强在我当时的概念里,就是人民衣食得饱,国家不再受外强凌辱。后来进了中学,我对此理解的更深了一些,知道国富民强应指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盛。随着国家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国家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时的我也顺利地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当时我最切实的理想是发奋学习,将来能为祖国的法制建设添砖加瓦,尽微薄之力。于是我为自己制定了类似清教徒和苦行僧似的学习计划,四年中我将满腔热血转化成一种沉静的激情投入到学习和思考当中,我时常把自己比作罗曼.罗兰笔下的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又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当作自己的精神偶像,他们都是为民族和人类整体缔造精神理想国而不断向自己命运发起挑战的思想斗士,而我和他们一道徜徉在精神世界的海洋中,默默准备着将来社会厚积而薄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这样,我度过了四年在别人看似平淡于我却是丰富的大学生活。就在我准备踌躇满志地迈入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时,我却经历了一件特殊的事。这事在一般人看来,也许是司空见惯了的,但对于特别敏感的我来说,却促使我重新反思自己,甚至冲破了我以往对“中华之崛起”的认识,让我从一个更深的层面来思考中国青年人对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事情发生在毕业手续办理的过程中。在学院行政楼内一条不算宽敞的楼道中,几乎所有的毕业生们都不顾一切地拼死拼活地往办理手续的桌台前簇拥着,那情行不由地令人想起发生经济危机时人们到银行挤兑现金的恐慌场面。我至今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有什么实质好处,大家似乎不是在办理离校手续,而是在争抢名额有限的生死护照。而我也象夹煎饼果子一样夹裹在其中进退两难,我近乎愤怒地大喊“为什么不排队?”但我的声音既听不到响应,反被各种喧嚣和吵闹吞没了。也许你认为这现象不足为怪,日常生活也并不少见。但引发我为此感慨的是,在我面前的是一群学习了四年法律专业知识即将走上社会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当时,我心中带着一种深层的悲凉和耻辱在质问:你们果真毕业了吗?你们仅为了这一点微不足道的眼前利益,就可以将法律所崇尚的秩序马上抛之脑后吗?你们就要以法律工作者的崇高身份出现在神圣的法律殿堂了,你们除了拥有法律的知识外壳外,在你们的良知中是否还具备了法律的公正精神与善良美德?在这一连串的质问中,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读书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便能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强大起来吗?试想,当知识被人的私欲肆意贩卖,我们的社会将会出现怎样的光景?也许会有一时的昌盛,但昌盛下面隐藏的危机与罪恶终必会使积累起来的财富毁于一旦。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搞改革开放和经济搞活,一部分确实先富了起来,但这一部分人中的相当一部分到九十年代中期,又有多少人真正坚实壮大起来。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人由盛转衰?是他们只善于利用机遇,而忘却了自身需要不断提高精神素质,不懂得科学的管理理念对支配巨大财富的决定作用。同样,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如果在他的精神领域中没有真正铸造起法律至上的价值理念,那么一切外在的法律移植,只能是换汤不换药,权大于法的封建意识仍然会在我国建立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阴魂不散。因此,中华之崛起,不仅在国富,更在于不断强大民族的内在精神素质,财大气粗不是民强的终极,民强关键在于心强。中华民族虽历经千年风霜而终未亡国,靠的就是民族灵魂中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素质。正如梁启超所说的“国之老少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国民心力的消长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盛衰。民族精神的强大才是国家和民族永葆青春的秘诀。在我心中有一青春中国在。

  青春与少年不同,少年是人生某个阶段,而青春是人生一种状态。少年只有一回,青春却能常存。少年气盛,而青春焕发。少年血气方刚,而青春甘美纯洁。俄罗斯哲人恰达耶夫曾说:“对祖国的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还有一种比这更美好的感情,这就是对真理的爱。”一个热爱真理,一个愿意为真理而委身的国度和民族才是我心中一个永焕青春的国家和民族。在这里,真理不是某种封闭的理论和教条,而是人类既往所有的优秀精神财富。只有以博大的心灵吸纳各民族一切先进成果来丰富国民性格,我们的民族才不再是鲁迅笔下那个随时以精神胜利来麻痹自己良知的阿Q;
只有勇于把握人类理性在整个地球所创造的所有财富,我们的国家才不再会被外人讽笑为夜郎自大的老大帝国。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在古人眼中即天人合一;
在今人看来,就是将真理化为生命,用真理点燃生命,让真理为生命指明航标。因此读书于我,不再是简单地报效祖国;
热爱祖国,不再是盲目钟情、随波逐流地为祖国歌功颂德,也不再是象一位哲人所讥讽地那种“蒙着眼,低着头,闭着嘴地爱自己的祖国”。而是将我的生命投身于一个真理的祖国,一个青春的祖国,这就是我对我的祖国发自肺腹的一份真爱。我要对你说:“我爱你,青春中国。”

  去年,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驻南使馆时,全国的大学生们在美驻我使领馆周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抗议,其中有一幅场景深印在心。这场景不是浩荡义愤的游行队伍,而是一群学生的特殊举动。这举动也许在某些群众看来是不可理解的,甚至心里还可能暗含某种贬责。但我从中却看到当代中国青年人的进步。当几个义愤填膺的学生控制不住情绪要向大使馆冲击时,却被另一些同学用肩挡住了,他们说:“使馆是受国际法保护的,我们不能再这样做。”我被这一举动深深振动了。试想,在当时的情景下,那些出来阻挡的同学需要的是怎样的一种勇气,你说他们不爱国吗?绝对不是,相反,他们以一种更大的气慨来表达心中的义愤,以一种更深广的爱来维护着世界的和平。我们的青年的确进步了!他们懂得的不仅是国际法准则,在我看来,在他们的心灵已萌发象甘地、托尔斯泰、马丁.路德金这些精神巨人的和平主义的高贵品质。他们相信仇恨无法铲除邪恶,只有以爱胜恶,人类才能赢得真正的尊严。从这群大学生这一微不足道的举动中,我看到了中国青年们正以一种不断更新的心灵与行动构筑一个青春的中国!演讲的末尾,我想用李大钊先生的一段话来和诸位同仁彼此共勉: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