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上半年经济运行特征研判

[摘要]  2020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呈现基本面较快修复、投资消费与进出口边际变化持续改善、运行指标二季度普遍好于一季度、农业建筑业主要指标由负转正、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持续支撑三产增长、影响增长的负面因素消除或减弱、韧性增长态势明显七个方面的特征。与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苏浙等东部省份进行比较,可以从宏观指标协调性、供给和需求三个方面解构疫情影响下上半年广东GDP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预计下半年,广东经济将持续复苏并实现正增长。需要继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突出抓好工业发展,引发消费需求,打通内外循环,增强财政、金融、税务、人才等调控力,实现广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 广东GDP   经济运行特征   影响因素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20)04-0101-06

[作者简介] 杨新洪,广东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博士,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统计方法与新经济。

一、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经国家统一核算,2020年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234.20亿元,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2个百分点,经济基本面得到正向修复,企稳上升,呈现几大特征。

(一)经济基本面较快修复,全年广东GDP增长每个百分点影响将达1100亿经济总量

从历史数据看,受疫情冲击和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交织影响,广东上半年经济为首个负增长年份。2020年上半年广东GDP同比下降2.5%,是“1992年实施分季核算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历史低点。

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下,广东经济基本面正在较快修复。经测算,全省二季度当季增速①已转为正增长1.0%,但相比于全国3.2%的当季增速,广东经济修复情况仍显不足。

在31个省份中,广东经济体量不论年度还是季度、半年均居全国第一,每个百分点带来的经济总量也是最大。上半年GDP每个百分点影响总量近500亿元。按照二季度收窄修复情况测算,若前三季度增长1.0%,GDP总量将达78042.00亿元,每一个百分点影响总量780亿元;若全年增长3.0%,GDP总量可达112222.00亿元,每一个百分點将影响总量超1100亿元。

(二)投资、消费与进出口边际变化持续改善

上半年,在全省积极应对疫情以及各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得到一定程度修复并持续改善。经测算,上半年广东最终消费支出、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分别影响GDP下降2.5和0.8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上升0.8个百分点。

(三)主要运行指标二季度普遍好于一季度,大部分收窄幅度在2~12个百分点之间

1. 规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持续收窄。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931.88亿元,同比下降6.4%,降幅比1-5月收窄2.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收窄8.7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同比增长3.9%,比5月回升4.4个百分点,实现由负转正。

2. 批零住餐业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广东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749.20亿元,同比下降9.0%,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620.29亿元,同比下降27.3%,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降幅均比一季度收窄11.5个百分点。

3.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仍处于持续恢复中。上半年全省交通运输生产逐渐复苏,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51.05亿元,下降11.5%,比一季度收窄3.7个百分点。货物运输较快复苏,同比下降13.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7个百分点。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6%,实现正增长。

(四)农业、建筑业主要指标由负转正

1. 农业尤其是荔枝等时令特色农产品丰收量产。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975.87亿元,同比增长1.8%,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产值3447.05亿元,增长0.9%,增速由负转正。尤其是荔枝等时令特色农产品产销两旺,二季度同比增长22.4%,对全省种植业的贡献率达到69.3%。

2. 建筑业转为正增长,成为二产增长重要支撑。上半年全省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39.45亿元,同比增长0.9%,比一季度提高17.6个百分点;实现总产值6859.91亿元,同比增长4.0%,比一季度提高16.5个百分点,在全国东部地区排名第一。上半年新签合同达36566.11亿元,同比增长13.5%,为下半年的稳定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五)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持续支撑三产增长

1.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一季度提高。金融业对广东经济增长的支撑持续增强,上半年广东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924.21亿元,同比增长9.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上半年GDP的10.0%,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保持。

2. 营利性服务业维持增长势头。上半年广东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947.14亿元,同比增长4.7%,虽比上半年回落3.1个百分点,但仍维持正增长势头,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支撑。其中占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0.8%的信息软件和技术业实现同比增长14.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GDP增长0.7个百分点。

3. 非营利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疫情下非生产部门加强保障经济社会运转,对冲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市场生产部分,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力量。上半年,广东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507.94亿元,同比增长5.6%,连续两个季度维持正增长。其中水利环境和设施业实现增加值247.34亿元,同比增长11.8%,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六)一些影响各地增长负面因素消除或减弱,工业经济可望出现新的增长点

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的地市共有3个,分别为韶关、汕尾和阳江,增长0.7%、1.3%和16.5%,其中6月当月共有12个地市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57.1%,阳江、深圳和清远同比增速超過10.0%;共有4个地市1-6月下降幅度超过10.0%,分别为茂名、潮州、佛山和汕头。

各地市逐步出清消极影响后,规上工业企业效益情况逐步好转。1-5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254.09亿元,同比下降10.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688.97亿元,下降9.1%,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8.8个百分点。

(七)“一核一带一区”、经济与新经济、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各板块的产出构成广东经济的韧性增长

1.“一核一带一区”增长上的此消彼长。分区域看,各经济区域呈不同韧性增长。珠三角核心区从一季度的最低增速恢复到相对领先位置,上半年GDP下降2.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0个百分点,大于全省降幅收窄程度,有五个市GDP增速提升了6~7个百分点,带动珠三角核心区增速的较快回升;沿海经济带保持平稳回升势头,GDP下降3.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有两个市实现正增长,占全省比重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北部生态区继续领跑区域增长,从一季度下降7.2%恢复到上半年GDP下降1.8%,增速均高于其他两个区域,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4个百分点,是恢复得最快的区域,占GDP比重从5.5%提升至5.7%。

2. 全省经济与新经济的此消彼长。上半年广东完成新经济增加值12611.78亿元,同比下降1.9%,较一季度修复3.2个百分点。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5.6%,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含研发)增加值同比增长1.3%,与一季度相比增速转正,增速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7.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9.3%,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3. 生产与非生产部门经济产出的此消彼长。国家统一核算改革后,原先使用的“八项支出”增速改为使用“六个指标十三项构成”的工资增长,从支出到部门的角度进行核算,以推动季度核算更加精准科学。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没有弱化,而且导向性更加明确细化。

上半年,全省“六个指标十三项构成”的工资总额增速对全省GDP增速的影响权重为10.7%,仅次于规上工业33.8%、营利性服务活动11.6%和商业11.7%。从上半年分项综合来看,“六个指标”的工资总额增速合计拉动GDP增速约0.5个百分点,是冲抵上半年经济下降幅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上半年广东地区GDP下降原因分析

虽然上半年广东经济基本面逐渐修复,但修复速度不及预期,广东地区生产总值降幅分别大于全国及江苏、山东、浙江0.9、3.4、2.3和3.0个百分点。

(一)从宏观指标匹配性看,宏观指标的匹配性整体偏弱

上半年广东省宏观指标的匹配性整体偏弱。各项指标扣除价格因素后,供给方除金融指标对全省评估结果强支撑外,其余规上工业下降6.7%、货运周转量下降13.3%,均为负增长,但比一季度分别收窄了7.5个和12.7个百分点;需求方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大幅收窄至-2.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进出口增长评估也为两位数负增长;宏观方面的税收增长、财政支出增长仍为两位数负增长,而社会用电量增长收窄至-2.1%。

从各地市看,其中强市为9.5%,处于中间和不强的市占比达到90.5%。大部分地市供给方、需求方、宏观方指标与一季度环比有所收窄或由负转正。从供给方面来看,匹配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2个地市;从需求方面来看,匹配性高于全省水平的也有12个地市;从宏观方面来看,匹配性高于全省水平的有14个地市。其中有5个地市,三大宏观指标匹配性均高于全省水平。

(二)从供给方面看主要受工业影响

从广东上半年主要行业看,“四正五负”行业增长变化影响全省经济运行基本面修复,而其中工业对GDP增速的影响最大,成为影响整体经济修复的最大因素。

农林牧渔、建筑、金融、其他服务四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分别增长1.8%、0.9%、9.0%、5.1%,支撑整体经济向上运行,分别拉动GDP增长0.1、0、0.8和1.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房地产四个行业逐步修复,分别下降9.0%、27.3%、11.5%和1.8%,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收窄11.5、11.5、3.7和0.9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下降0.9、0.5、0.4和0.1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下降6.6%,拉动GDP下降2.7个百分点。从全国来看,广东工业生产修复速度明显落后全国和东部主要省份,大大影响了整体经济的修复速度。其中,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6.4%,降幅大于全国、江苏、山东和浙江5.1、7.5、6.3和6.7个百分点;从收窄幅度来看,与一季度相比,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收窄幅度8.7个百分点,不及江苏8.9个百分点和浙江10.5个百分点。

1. 广东工业行业集中度高。从四省工业行业结构来看,广东的产业集中度较高,大类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的行业只有3个,其中电子行业占比接近三成;其余三省主要行业比较分散,占比超过5%的行业分别有5~7个。广东比重超过5%的3个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以及汽车制造。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占比已经超过1/4,达到了28.9%,这一块工业经济受疫情和中美贸易冲击最直接也是影响最大的,由此拖累广东规上工业修复。

2. 广东外商及港澳台企业降幅大。广东外商及港澳台企业经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增加值降幅从年初2月的下降26.6%收窄至5月的下降12.6%,收窄14.0个百分点;而江苏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增速至5月已收窄至下降2.5%,收窄17.5个百分点;浙江增长1.5%,收窄19.3个百分点,已恢复到正增长水平。

3. 广东近十年二产尤其是工业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从2011—2020年的上半年二产占GDP比重看,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比重均有所下降,广东二产占比从2011年上半年的51.4%下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38.2%,下降13.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GDP比重从48.2%下降至34.8%,下降13.4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占比降幅多9.1个百分点。2020年上半年,广东二产占GDP比重为38.2%,与江苏、山东、浙江比,二产占比处于较低水平,分别比江苏、山东和浙江低4.9、0.2和1.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广东规上工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直接影响GDP增速0.338个百分点。

4. 广东规下工业增长也处于弱增长状态。上半年,全省规下工业增加值1101.80亿元,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8个百分点。分地市看,有8个市增加值增速为正,其中肇庆、汕尾、韶关增速较高,分别增长7.9%、6.5%和6.4%。

(三)从需求方面看主要是受消费影响

上半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4.0%,降幅大于全国、江苏、山东、浙江2.6、4.6、4.5和7.7个百分点。从收窄幅度来看,与一季度相比,广东降幅收窄5.0个百分点,同期全国收窄7.6个百分点,江苏、山东和浙江分别收窄8.7、5.7和8.4个百分点。

1. 汽车类消费拉低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7.1个百分点。上半年占全省限額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31.5%的汽车类商品零售下降20.5%,跌幅比全国深5.3个百分点,比山东和浙江分别深7.7和4.0个百分点,直接拉低全省消费增长7.1个百分点。在全省主要汽车销售企业中,只有广汽丰田上半年汽车销售额实现正增长,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广汽传祺等均同比下降。

2. 石油类拉低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3.8个百分点。上半年占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2.7%的石油类商品零售下降25.4%,跌幅分别比全国、山东和浙江深7.0、2.3和1.4个百分点,直接拉低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3.8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下降20.9%。

3. 高端消费、商务活动减弱,化妆品类、烟酒类跌幅比全国、山东、浙江深,通讯器材广东下跌而全国增长。1-6月广东化妆品类消费下降11.3%,跌幅比全国、山东和浙江分别深11.1、3.7和19.4个百分点;商务活动减少,1-6月烟酒类消费下降12.9%,跌幅比全国、山东和浙江分别深9.8、2.8和28.5个百分点;1-6月通讯器材下降2.2%,增速比全国低8.0个百分点。

三、下半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形势

预判及相关政策建议

据广东省统计局首创开展的最新全省百名景气企业家一、二季度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百名景气企业家即期信心指数97.9,二季度即期信心指数触底回升至126,重返信心指数临界点上,二季度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比一季度提升,显示全省企业生产经营整体活动改善,企业家景气信心增强。同时,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IMF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在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从广东经济自身看,广东经济基本盘稳定,上半年经济稳步复苏为下半年持续恢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预计下半年,广东经济将持续复苏并实现正增长,同时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增强发展平衡

各地要因地制宜,发挥政策机遇,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形成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东边不亮西边亮”。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产业、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深度一体化。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发挥汕头、湛江2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产业布局,与珠三角核心区地区共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的均衡发展格局。北部生态发展区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发展与生态功能相适应的生态型产业,实现绿色崛起。

(二)二产上突出抓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增强经济重心

坚持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提高二产在经济中的比重,防止经济重心下滑。发挥巴斯夫、中科炼化、埃克森美孚等重大制造业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稳定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增强工业发展动能与后劲。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广东工业发展的驱动力。

(三)三产上注重引发消费需求,增强供给导向

逐步放宽汽车限购配额,落实汽车、家电等下乡补贴政策,重点稳定汽车、石油、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城乡融合,完善物流配送网络,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挖掘农民消费潜力。着力发展电子商务等线上消费,发展假日经济、文化体育、家政服务等特色消费,增加消费选择,推动消费升级,促进消费多元化、多样化。加强就业保障,稳定居民收入水平,确保消费能力不下降。完善市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四)经济环节上打通内外循环,增强内生动力

在经济环节上打通内外环境,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广东经济第一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消费第一大省的优势,立足自身发展,发挥内需潜力,释放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增长内生动力。充分联通省内、省外和国外市场及资源,牢牢稳住广东内外贸基本盘。加强产品配套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优势。

(五)推动各项政策加快落地,增强财政、金融、税务、人才等调控力

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宏观调控的逆周期调节,发挥政府赋能的市场经济优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财政、金融、税收和人才等各项政策在广东落实落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融资成本,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加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高质量营商环境;落实子女入学、就医、住房保障措施,为广东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龙非.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餐饮业的影响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 41(23):
3-4.

[2] 杨新洪. 省以下GDP统一核算若干问题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调研世界, 2020(03):
52-58.

[3] 唐福勇. 驾好“三驾马车”应对实体经济春寒[N]. 中国经济时报,2020-03-03.

[4] 叶振宇.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应对[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3(04):
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