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问:词人辛弃疾既然“夜行黄沙道中”,怎么可能闻到稻花香,听取蛙声呢?

答:这“黄沙”并非走在沙漠里,而是“黄沙岭”,词人只是把“岭”字省略掉了。“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部的带湖,辛弃疾曾两次罢官,隐居在这里长达二十年。

问:“清风半夜鸣蝉”,夜里的蝉也会鸣叫吗?

答:会叫。朱自清曾在《荷塘月色》里写道:“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被人质疑。朱自清请教了昆虫专家,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自己又在夜里亲自到荷花池畔倾听,果然听到了蝉鸣声。

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谁在“说”?谁在“听”?

答:当然是农人呀!盛夏天气炎热,种田人在外面纳凉,谈论着丰收,收成好坏是他们最关心的事。至于“蛙声”,听者除了农人,也包括词人自己。

问:“茅店”“社林”“溪头”各指什么?

答:“茅店”指茅屋旅店,词人夜行,又下起了零星小雨,急于去避雨投宿。“社林”为土地庙。“溪头”就是溪流上的一座小橋。

问:下片读起来,似乎不太顺,是什么原因呢?

答:因为倒装句多,与现在的语言习惯有所不同,才会有这种感觉。假如调整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路转溪头忽见,旧时社林边(的)茅店”,这样就好理解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