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政治学习笔记三篇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三篇

做好记课堂笔记。好脑子不如勤笔头。记好听课笔记可以帮助思考,加强记忆,有利于课后复习,巩固和增强学习效果。怎么记呢?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记听课笔记。第一种方式是书上批记,即将主要论点、论据、重点、难点及理论知识的层次等在书上逐一做下各种符号,必要时做一些文字记述;第二种是笔记本记录(听课摘记)。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篇1

  学习时间:月26日下午4:50

  学习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节选)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旗的尊严,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第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各级委员会,应当在工作日升挂国旗。

  全日制学校,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第七条 国庆节、国际劳动节、元旦和春节,各级国家机关和各人民团体应当升挂国旗;企业事业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城镇居民院(楼)以及广场、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可以升挂国旗。

  第十三条 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

  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

  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第十七条 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

  第十八条 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

  第十九条 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二十条 本法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小学教师政治笔记的延伸阅读——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篇2

  政治课作为“添头”课时量安排少,甚至许多学校还缺乏专业教师,政治课在有的学校几乎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政治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高中教材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政治学科实质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提高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的一道难解的方程式。为此笔者在多年高中教学中有了如下体会。

  一、学习转观念的转变

  从学业水平测试的能级要求来看,要求学生着重把握一轮复习,弄清书本上的每个重点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每课的课时练习,要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建构知识体系,具备能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政治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和选修部分的内容。首先,政治是一门系统的科学,应了解其知识结构、知识体系、难度系数、高考要求等,与其他学科一样,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要多给时间。其次,政治学科的实际运用要求更高,如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政治,当今市场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如何找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了解政党、政府、人大的相关知识;运用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指导自己的活动,等等。所以高中政治学科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学以致用”。它不但教会了学生一些常识,更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

  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充分认识政治学科特有的价值。政治学科一个很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这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各个学校更是把政治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其次要克服学习中实用主义的倾向。“需要”是同学们学习的直接和重要的动力。现实状况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有的同学不自觉地将学科分为三六九等,凡高考中必须考的、分值高的科目就会下大力气去抓,哪怕不喜欢也要强迫自己去学,反之对高考中不考、或者分值比较低的学科,不管有用没用,都不愿意付出精力去学习,而越学不进去就越感到枯燥无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转变

  高中政治的学习与初中相比对学生、教师的要求有太多的不同。高中政治学科的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来考查学生。所以要求学生要像对待语文、数学、英语一样学习这些科目。当然内容掌握起来相对要容易得多,效果也会更好。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同样如此。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必须养成的学习习惯之一便是预习。预习是听课的基础。高中新授课要求预习教材,因为授新课是传授教材的新内容、新知识,预习功课可提前发现自己在新课学习中的难点,以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与新课有关的问题,从而增强听课的主动性和理解力。高中政治教材每章前都有“知识框架”,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都要认真阅读“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养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材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需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好政治至关重要。

  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高中政治的模块很清晰: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问题的设问也很直接:从经济生活角度、政治生活角度,用哲学常识解释经济生活现象,就哲学而言,等等。唯物论部分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与辩证法部分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的观点”与“两点论两分法”都有内在的一致性。

  三、把握课堂,决胜课堂

  (一)认真听课。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第一,集中精力,专心听课。这是保证听课质量的主要条件,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从老师讲课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提高听课质量,才能做好笔记,为课后作业和复习打下基础。第二,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眼睛要看教材,看板书,看老师的手势表情;耳朵听内容;脑要协调眼、耳、手的活动,思维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手要认真做笔记,在书上划出重点、记符号,同时在四者并用、四个动作结合时,要注意协调看、听、思、记四者的关系。首先是听,听是关键,是基础,特别要听对难点的讲解;其次是记,心记不如笔记,听课笔记一定要记,而且要记好。第三是思,只有思才能受到启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更大收获。第四是看,看虽处于辅助地位,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做好记课堂笔记。好脑子不如勤笔头。记好听课笔记可以帮助思考,加强记忆,有利于课后复习,巩固和增强学习效果。怎么记呢?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记听课笔记。第一种方式是书上批记,即将主要论点、论据、重点、难点及理论知识的层次等在书上逐一做下各种符号,必要时做一些文字记述;第二种是笔记本记录(听课摘记)。但无论怎么记,切忌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老师的板书,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不一定都记,老师没有写的也不一定都不记。要听记结合,不要贪多求全,把老师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要记关键性内容,特别是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凡是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内容而记书码和行数,同时记笔记要精简内容、分门别类、使用统一符号。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篇3

  在教学过程及练习过程上,笔者不太强调学生能否做出某道题,而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作出点评,给予表扬。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给出中间铺垫。通过这种教学,学生觉得学政治很轻松,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了,学好政治的信心大大增强。

  在课堂上,教师的轻松、自信会感染学生,而抽象的问题简单化更会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信。

  二、自主合作研讨,使学困生在互助中参与良性竞争。

  班级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学生的集体力量,是学生之间能够互助、合作和良性竞争。教师要充分了解这种作用,根据本班班风和学生的特点来研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好班集体的力量来组织教学。政治教学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种班集体的力量,养成学生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小组之间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又良性竞争,就是一种很好的政治学习方式。在班级里,把班按四人或六人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在教学中,把问题分发到各个小组,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综合讨论,教师及时指导和集体点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竞争,从而达到互相提高的效果。

  三、动手构建知识树,实现驾驭知识的目的。

  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的问题都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将所给材料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这就需要学生把零零散散的知识重新整合,构建知识网络,以便于在整体中把握。这点对于学困生而言显得稍难,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笔者的做法是:培养勤动笔习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板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达到驾驭知识的目的。 实践证明,学困生养成了动手做笔记的习惯,有利于他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后作业的准确率提高了许多,使学生在“ 学会”的基础上向“会学”的方向发展。

  四、总结解题规律,消除畏难情绪。

  政治课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它具有不确定性、多元性,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观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述。这是学生感到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如此,它也有规律可循。在教会学生活读巧记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解决问题。

  基于此,笔者在平时练习的时候,督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学生每天选做一道具有代表性的试题,注重归纳整理出适用的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思维创造力。做题时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要求学生审题要胆大心细,要从容镇定,把握关键词和主干句。

  笔者同时要求学困生借鉴优生的成功经验:准备一个错题改正本和好题本。

  每次考试,特别是大考,把做错的题目以及当时的错误解法抄在改正本上,再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这样一比较,所在科目的薄弱环节一目了然。抓住薄弱环节就抓住了复习重点,到考前着重针对错题本上的题目查缺补漏,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五、让学困生在作业设计和讲评中体验成功之悦。

  考虑到学困生的认知差异,笔者在作业的布置上分两类:一是口头作业(每日时评),二是书面作业(课堂笔记)。对作业和考试采用学生互评和老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每日时评的具体做法是:一是进行课前5分钟时事评论;二是以月为单位借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时评作业;三是学期末作为校本教材进行时评结集。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由学生自己去收集评论的素材,问题由学生发现,并由学生自己去设置问题,并以宿舍为单位轮流进行课前的5分钟时事评论。“每日时评”活动是调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政治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评还可以跨越学科界限,让语文与政治学习有更多互为补充、交叉碰撞的机会,通过开展“每日时评”活动,除了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力和洞察力,一定程度上还改变了学生作文言之无物、言之少理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