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职工人物通讯稿五篇

【篇一】

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届大学生,**从西农植保系毕业后一直坚持扎根西部,以攻克小麦病害为己任,在农业科技第一线聚焦粮食安全,追踪世界前沿,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荣誉称号,真正做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先锋模范作用。

用所学报效祖国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导师李振岐院士带领下,在国内首先发现了严重危害我国小麦主要品种的条锈菌新致病菌系,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危害性作了准确预测,提出的防治策略和解决途径被农业部门采纳。1987年,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这一年,他考入李振岐门下攻读博士学位,翌年作为学校第一位中加联合培养的植物病理学博士,前往在小麦锈病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加拿大农业部温尼伯研究所开展工作。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3月,**再次走出杨凌,来到德国霍因海姆大学开展相关合作研究。而最让他牵挂的就是远在杨凌的母校。在德国完成的学术论文,他总要注上母校的名字。1998年,他专程回国,准备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申报材料。2001年,又数次飞回杨凌,组织植物病理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申报,并参加答辩。

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最终回到了祖国。他的想法很简单:“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的手上。”

在母校,**从不同学科选拔出了一批精干队员,组建起植物免疫研究团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协同攻关,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系统深入研究新常态下小麦重大病害的发生致灾规律,揭示病原菌致灾机理和寄主对病原菌侵染的应答机制,进而通过新策略创制新型广谱抗病材料,研发病害关键防控技术,集成一套多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保障我国小麦生产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

为了揭开了我国越夏易变区新菌系不断产生的神秘面纱,**用30多年的时间考察了我国小麦条锈菌越夏区,即全国病害流行的策源地,调查研究了大量数据,探明了条锈病大区间传播路线和规律,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自然条件下条锈病菌在野生灌木小檗上转主寄生完成有性生殖。2017年8月26日,**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植物病理学年评》,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robertmcintosh评价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工作。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带领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以重点治理条锈菌越夏区为核心的全国条锈病分区防控策略,研发出了越夏区针对性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了越夏区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和全国条锈病三级防控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降低50%,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达40亿元。2012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经过近三年上万个显微样品的系统观察,**在国际上首次完整提出了赤霉菌在小麦穗部侵染扩展模式,澄清了百年来国内外对赤霉病菌侵染途径的争议;
确定了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使田间药剂防效提高37.8%;
构建的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我国主产麦区广泛应用推广,在近5年赤霉病大流行的防治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年均挽回小麦损失28亿公斤。成果201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让植保事业传承创新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拼搏的人生态度,影响和带动着周围师生,正如师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现已成长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晓杰所说:“康老师亲切、谦虚、坚韧、务实、严谨、求真的人生态度时刻影响着我,他不仅是我科研的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

**先后培养152名研究生,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3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1人获“宝钢优秀学生奖”、1人获“全国三好学生”等。在他的指导下,团队年轻人迅速成长,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各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

为了实现西北地区农业分子生物学研究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的目标,在学校和示范区的大力支持下,2001年,**承担了学校生物技术中心建设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发展为“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功获批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从开展调研、制定规划、分工协调、上下联系,乃至赴京汇报、挑灯夜战撰写汇报材料,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只有**心里最清楚。

2017年,**获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与以前相比,他更忙了。“揭示条锈菌毒性变异的遗传与分子机理工作才拉开序幕,今后,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要把后边的年轻人培养好,使得我们的农业科技,真正的由过去的跟跑并跑进入领跑阶段。”

【篇二】

“走到任何地方,要记住你是一名共产党员。”6月8日以来,资源环境学院的党员毕业生们在办理或领取党员组织关系转出介绍信时,都会听到或看到学院党务秘书**老师的叮咛。

22年党龄的她,从事党务工作已16年。先后8次被评为学院及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有两次被校党委组织部授予党内年报统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还被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

对党和个人负责

基层党务工作有很多繁琐的事情要做,作为学院党务秘书,**总是以强烈的责任心去对待每一项工作。新入校党员的档案审查是党务秘书一项常规工作,这项工作急迫而又繁重,**依然做得一丝不苟,“我要对党组织负责,对党员个人负责”。

2016年秋季开学,学院有68个研究生党员的档案转入,按要求必须在中秋节后全部审查结束。就在中秋节当日那一天,**将从档案馆调阅的和学生交过来的档案整理好,集中精力进行审查,中午食堂吃完饭也没有回家,一直工作到晚上,等想起来看时间时已是凌晨40分。

考虑到爱人在眉县猕猴桃试验站值班无法接送,第二天又是星期日中秋假日,**就在办公室隔壁资料室的一个长沙发上合衣躺了一宿,早晨起来,擦了一把脸继续工作。每一份党员档案有近百页,所有档案审查完,用了近两天时间。

工作16年来,**对党员档案审查始终细致严格,针对高中期间突击入党等有严重问题的档案,先后报请学院党委对4个学生党员的资格不予认定。她说,于组织来讲,这是严把关口,规范入党材料,防止工作跑偏,对党忠诚负责;
于个人而言,这是端正学生对入党的认识、增强学生党性意识,对他们未来就业及职称职务晋升等成长发展负责。

让党员学习有实效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后,**发现了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党章,不论是自学还是集体学习,读一读、念一念,效果并不理想。

看到有关手抄党章的报道,她就进行了尝试,第一次在家一笔一划抄写了6页,“真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感觉很震撼,通过抄写,她对党章的内容熟悉了,对党的感情也加深了。她找学院党委书记闫德忠讲述自己的收获,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在全体党员中推广这一做法。

随即,资环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院党员开展为期60天的手抄党章活动。习惯了双手敲击键盘的师生们,当把17301个字的党章抄写完了后,都感触深刻。学院老党员、高级实验师尚浩博对手抄党章的创意点赞,活动结束前交来了201页的“党章书法作品”。

这之后,**还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开展了“点赞党员先锋微故事”“我是党课主讲人”等多项创新活动,探索实施了“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填写登记表”“党支部学习活动情况网上通报”等制度,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取得显著成效。

其中“点赞党员先锋微故事”在学院网站上设立了专栏,目前已推出11期,坚持完成党员暑假作业的二级教授吴发启、绝不耽误学生一节课的曲东教授、拄着双拐坚持到现场迎接新生的辅导员刘庆麟老师、带头为餐厅做义工的张晓琳同学等21位师生党员的一个个小故事,展现了平凡师生的闪光点,把合格党员的标准在师生们的身边立起来。

秘书岗位也是育人平台

“李老师对我帮助非常大,可以说是我的人生导师。”6月27日,电话那一头,正在北校区3号教学楼学习英语、即将跟随导师赴以色列开展流沙治理研究考察的我校水保所2017级硕士研究生白雪强难掩激动。

白雪强是资环学院2013级水保专业学生。2014年春季开学后不久,因为要上驾校找学院盖章,在学院办公楼楼道很偶然地遇到了**老师,得知李老师是学院党务秘书,他就问:“老师,我想入党,怎么办?”

了解了白雪强的入党动机和学习情况后,**真诚而又严肃地说:“我们的党员都是先锋模范,你不修边幅,精神不振,这样的状态别说我们党,恐怕连你的女朋友都不喜欢。”但李老师并没有嫌弃他,中午和他一起去学生餐厅吃饭,一路就聊个没停,给他介绍入党的条件和程序,告诉他要向同班并且是同宿舍的党员同学学习,分别时还送了一本党章和一本《入党培训教材》。

2014年秋季,白雪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7年,他不仅考取了水保所学术型研究生,还顺利入了党。“每取得一点进步,我就关注他,为他点赞,同时还指出不足督促他改进。”**说,虽然身处党务秘书这个普通岗位,但自己是党的人,就要利用这个平台为党培养人——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16年来,**既要求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成绩优秀,又通过让他们参加办公室助管、日常志愿者服务、暑期志愿者服务队、科技扶贫、迎接新生服务队等成长成才。

资环学院优秀党员、曾经担任过助管、与**亲如母女的2014级学生张世君即将赴浙江大学读研,临行前专门去向**老师告别,“李老师对党的事业之忠诚,对工作之谨慎细致,对学生之真诚热情,都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篇三】

“王老师,我们马上要离开学校了,今天专门来给您送哈达,谢谢您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专程来送哈达的两名学生分别是考取西藏大学研究生和西藏公务员的次仁卓玛与次央,她们口中的“王老师”就是一直对她们关怀备至我校2018年优秀党务工作者、动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辛勤工作,积极主动为学院师生服务,努力做学院师生的金牌“服务生”。

勤学习

提素质

在学院工作之前,**一直在学生处从事学生资助工作,这项工作更多是要求对资助政策的学习把握和耐心细致的服务,我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也多次得到了教育部的好评,而**本人也获评学校2014年度管理标兵。

但自2015年5月成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后,为尽快转变角色,熟悉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认真学习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自身党建理论水平,确保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由她本人主持的“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机制研究”获批校级党建重点项目课题。

尚敬业

强建设

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积极主动承担党委日常工作任务,尽心竭力协助党委书记完成学院多项工作。

学院党委委员换届选举,教授委员会、双代会的换届选举等都有她奔忙的身影。另外,还对4个教工支部、16个学生支部进行了全面换届,切实从全方位加强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支部工作能力。

为了让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牢固,作为党务工作者的**不断丰富、创新组织生活形式,组织学生支部书记以及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比如举行学生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比赛;
带领学生赴华县、眉县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采取辅导员招录的考核办法,通过笔试、面试、答辩的方式,优中选优,加强团工委学生会等核心骨干党员学生的标杆作用。

守原则

抓教育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党性原则强,为人正派、作风务实,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严格组织生活。

作为学院党委委员,她坚持和少数民族学生谈心谈话,坚持到支部开展工作,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做了许多耐心细致的工作。**感慨道:“我们动医学院的藏族孩子们确实很棒,他们都很优秀,积极要求进步。”

到学院工作后,通过多次和学生的调研座谈,她深深感受到藏族学生对进步的渴望,但是由于基础教育的差异,导致藏族学生入党较为困难。

为了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解除藏族学生的心里压力,她找高数、线性代数、英语等基础课教师,专门为民族学生开小灶。同时,为鼓励民族学生追求上进,还为民族学生单列党员指标,近年来,每年都有优秀的民族学生光荣入党。她积极倡导在学生中开展党员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将学业困难、生活困难、心理困难的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到了实处。在学校开展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党员党性修养谈心谈话活动中,坚持到第一线和思想认识模糊的学生进行交谈交流,严把党员的思想关。

爱学生

做朋友

担任学院党委副书记以来,**始终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把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便是她的工作信条。每一名来到办公室的学生,她都会耐心叮嘱学生要重视学习,注意自身安全。学生中有了问题和矛盾,她不厌其烦,多次和学生及家长深入沟通,及时有效化解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她对工作全身心的投入下,学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院2015年、2016年连续被评为学生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学生工作被评为学校单项奖;
2017年被评为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院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升学率达50%以上。

特别是她非常注重对学生专业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融合的工作创新,在她的倡导下,开展了“双创”导师的聘任工作,学院为每名新生配备来自企业一线的高管作为同学们的职业导师,让新生从入校起就不再迷茫,对未来有着更为清晰的人生规划,这在学校也是首次尝试。2017年,为全面落实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教书育人当中的作用,又为2017级180名新生聘任了学业导师,真正将全员育人理念落到实处。今年,动医学院转出6名学生,转入13名学生,这是学院连续几年转入学生大于转出学生,这些都与她对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学院的学生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要求学生一定秉承传递正能量为宗旨,同时还要把学院特色、专业特色渗透在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专业、爱专业。

除了心中时刻装着学生,作为学院部门工会主席,她坚持以工会建设为纽带,热心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多次化解职工思想问题,认真开展教职工校园文化活动和教职工慰问活动,把党组织和学校的关心送到每位教职工心中。

谈到今后的工作,**表示,会继续加强学习,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甘于奉献,热情为师生服务,努力塑造一名高校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篇四】

水建学院博士生**,是个来自河南洛阳、1989年底出生的“跨届”80后,有着中原学子勤奋好学的秉性、80后的成熟踏实以及90后的进取活力。自2012年9月考入我校水建学院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师从李援农教授以来,他顺利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业,给大家留下了党性观念强、业务精湛、追求卓越的好印象。

履职尽责强化党性

2015年5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前,他就主动强化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入党后,更是注重遵守党纪党规,模范履行党员义务,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始终心中有一个信条,那就是要心存报国报党之志,把爱国和报国的热情转化到学好专业知识上来。

每次支部组织的活动,**总是积极参加。他常对支部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对象考察、支部建设等出谋划策,与支部党员共同营造良好的党风、学风,传播正能量。在科研团队里,他积极协助导师制定一系列学习室的规章制度。为了让研一的师弟师妹尽快适应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他们还制定了“一带一”活动,安排研二的师兄师姐一对一在学习、生活上帮助研一的师弟师妹。此外,还制定了一些奖励机制,提出每半年给优秀者进行奖励。通过制定这些制度,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

勤奋努力

成绩突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习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博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在soil&tillageresearch、industrialcropsandproducts、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农业工程学报和农业机械学报等期刊上发表(接受)论文17篇,其中sci论文7篇(中科院农林科学1区top期刊论文4篇),ei论文7篇。

天道酬勤。凭借出色的学习和科研能力,**于2015、2016年连续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我校一等学业奖学金,并于2016年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我校优秀研究生干部和第四批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资助项目。

**为人诚朴、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在2014年至2016年担任农水研究生四班班长期间,他积极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学校和学院安排的学术讲座、体育比赛等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其出色的组织能力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班级曾连续两年在学院组织的拔河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心得分享

续缘西农

**认为,胸怀报国之志与拥有报国之能是一体的,空谈误国,必须要有过硬的知识贮备和能力,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真正的贡献,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此,他总结了自己在硕士、博士期间的学习和科研心得与大家分享,以期带动学弟学妹们不断追求卓越。

一是多积累。多读一些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高质量论文,多读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论著,并作好相关记录。二是勤思考。在读别人文献的时候,要弄懂别人为什么这么做,还有没有其他别的方法;
在做自己试验的时候,要弄清楚一些试验方法的原理,思考一下还可以通过其他更简便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结果?三是多动嘴。在遇到自己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一定要向同学、向师兄师姐、向老师请教。四是不怕失败。作为学生,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不能因为论文拒稿就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

如今,与西农朝夕相处6年的**已经博士毕业,正因为对西农的热爱和对西农高水平教学科研条件的认可,**选择留校继续进行教学科研工作。他诚恳表示:“我要发扬‘扎根杨凌,胸怀社稷;
脚踏黄土,情系三农;
敢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继续秉承‘诚朴勇毅’的校训,向赵洪璋院士、山仑院士、**院士、邵明安院士和‘三秦楷模’王辉教授等前辈学习,争取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及实现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展望未来

只争朝夕

博士毕业了,**将踏上工作岗位,新的人生旅程即将开启。这个一路走来的优秀青年对自己即将开启的职业生涯有着认真的思考和谋划。

“参加工作后,我将由博士研究生这一身份转变为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双重身份。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做到课前备好课,课堂讲好课,课后总结好,认真为学生答疑解惑,在师德师风上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一名爱岗敬业、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好老师。其次,作为一名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的科研工作者,我将更好地结合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用水实际,在作物节水、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上下功夫,发挥我校传统学科优势,为我国旱区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争取五年内,在双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基金)1—2项。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广大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这段话,将是我未来所不懈努力的目标所在。”**说。

【篇五】

提起化学与药学院的**老师,学生们脱口而出:“赵老师超级可爱!”“童心不老!”

如此评述,无疑赵老师就是同学们心中的大可爱。课堂上的他,知识面广,无所不及,讲课时表情丰富、诙谐逗趣;
下课后,站在学生们中间畅聊,聊嗨了又比手势又摆poss,一副萌态。除了那头花白的头发外,其他无异周遭。

谁能看出,他已是59岁的人?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课堂氛围特别好”

“大家开始回答:蓝色罐装的是什么?对,氧气!绿色罐呢?对,氢气。那黑色罐?没错,氮气。红色是什么?不知道?”教室里来回游走的**老师一脸“诡笑”,环视四周片刻,大声道:“灭火器!”哗,全场大笑!

“赵老师一节课下来,天文地理、国内国外,一大堆的信息点和知识点,让你脑洞大开。他就是个百宝箱!”大二学生黄丽洁说。

讲到气相色谱柱时,一般的老师通常会讲定义定理,而赵老师讲色谱柱会把用什么材料、怎么制造的,生产型号是什么等都会给学生讲得很仔细,因为不同的型号、产地做出的试验数据会不同的。教学用到的分析仪器他几乎都拆开看遍了,个中的原理都如数家珍。

有时,化学课变成了“军事课”。从化学设备他会延伸到武器、枪支、飞机,讲世界最新型款,美俄的研发现状,我国生产的是什么样的,印度武器从哪来,进而讲世界局势,讲人工智能、科技研发等等。进而,他会讲中美贸易战,讲中兴公司被制裁,讲我国技术研发方面的短板。

不知不觉,课堂又变成了思想政治课。“我们核心技术攻克不了,就会受到遏制,甚至受到控制。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富强,必须要实现核心技术的攻关。同学们要努力,把知识夯实好,不要到将来想做一件事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国家的未来建设在你们身上!”一通教育让学生们非常受用,黄丽洁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大学生爱国教育不喜欢说教,但这些实例的讲解,让我们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除了丰富,就是生动。在讲质谱的基本原理时,**拿出两根粉笔,举起一根:“大家看,抛物线!”粉笔被抛起掉在地上,断成几截。他接着说:“如果我们要判断另一根粉笔是不是同样的粉笔时怎么办?”同学们齐声答:“抛出去!”“对,看它是不是也断成几截!如果是,说明它就是粉笔。如果不是,那应该是香烟吧?哈!质谱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分子‘摔碎’,根据‘碎片’进行分析。”接着,**说:“请问同学们,如果按这个思想去买景德镇瓷器、买手机,你们怎么做?舍得吗?”全场笑声再起。笑声中,一个简单的比喻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有时,仪器分析课则变成了自然课。讲色谱时,他将流动相比喻成一条河,将色谱样品比喻成同时出发的船只。上流有一个码头,下流有一个码头,还有个仓库,货物运输从码头始发,船有快有慢,所以同时出发的船只到达下游码头时间就不一样,样品中的成分就被分离开来了。“课堂氛围特别好,听着轻松,记忆清晰,复习时极易深入。”小黄说。

除了丰富和生动,就是幽默。“听他讲课,就像听单口相声!”大二学生周赫说。有时候讲开心了,赵老师甚至能手舞足蹈,蹦一下、扭几扭,或对所讲内容加重注意,或表达自己的开心,有时还突然用一个夸张动作来到某位同学面前,看你是不是认真听课。“听懂了没?听懂了没?”他连续发问,促使同学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兴之所致,成语、谚语、歇后语一起上,比喻生动处,全场笑声连连。“那时,赵老师神采飞扬,超可爱!”

“只是希望你好”

“老师从不发脾气,但学生犯错时,他虽然不严厉批评,却会苦口婆心地劝。”周赫说。

上课个别同学大脑神游,赵老师走到了学生跟前,看着对方,用眼神说,我已经关注你了,快认真听课。

“每节课赵老师都会说一句话:听我讲总比你们自己看书、看ppt好,要认真听啊!看着他恳切卖力的样子,让你不忍心不听。”

周赫颇有感触。

有一天下课了,赵鑫桐同学问赵老师:“老师,内标法和标准加入法有何不同?”这下子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内标法、外标法、标准加入法、曲线法,通通一股脑开讲。“当时都12点了,又讲了20分钟!快12点半我们才走出教室。”

临考前,赵鑫桐又困惑于相关问题,他再次询问老师,赵老师又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老师从来不会不耐心,对大家都这样。”

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从来都是关联的。赵老师虽然讲化学,但vb做到了精专,他用可视化编程计算机代码做的ppt,上面的“钟表”会走。“看到我们惊奇的目光,他告诉大家学什么都是有用的,没有专门单一搞化学的,多会些东西有益。”有的老师上课只念课件,甚至ppt都是下载的,考前大家看看就知道内容了,但赵老师的不行。“如果不听他的课,就看不懂他的ppt,因为那是从他脑子里出来的知识。”

爱抬杠是赵老师的另一大“特色专利”。“回答他的提问时,他特别爱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一直到你穷尽答不出。”周赫说。

“不会了吧?”这时的赵老师一脸“得意”的笑:“下来,且听老师给你们讲。”于是abcd一一道来。“我也跟着他学会了,反问他为什么为什么,他最后笑着说我‘你抬杠!’”周赫笑道。

凡是他的学生,没有谁和他有距离感。“我们相处,什么东东都能唠出来,他脾气好、和善,就算批评,也是通过关心体现出来。大家和他在一起,有时像家人,有时又有同龄人的感觉,特别亲切!”

周赫准备本科毕业出国深造,**课间找到她,提醒周赫做好心理准备,注意人身安全、生活差异、圈子环境等,做好吃苦的准备,“老师弟弟在国外,他把他知道的都告诉了我。”

对实验报告,**要求异常严格,数据坚决不能更改,如果出现就会扣分;
对每个试验仪器如试管、烧管,要标出厂家、型号,因为不同的来源会影响到实验结果。“他从不用什么手段逼你学,也从来不说你不好,只是希望你好。”

“啥事都不敢走捷径”

“谈不上高风亮节,总觉得党教育了自己这么多年,啥事都不敢走捷径,咱胆子小。”**一脸憨厚。

弹指一挥间,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的**,在西农的三尺讲台已经站了36年。“我热爱教育,既然干了这份工作,也喜欢干,就认真干。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凡事只求个认真,已经成了职业习惯。”

目前,他带着本科生“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学科导论”和硕士生“仪器分析”等课程,并结合教学工作,主持5项校级教改项目和2项“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农林/医药类专业数理化基础课程的创新与实践”课题,主编和副主编、参编了多部国家级教材。

虽然自己的专业是化学,他却专门利用业余时间涉猎了很多相关学科,如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在讲授本课程内容的同时,巧妙的引入相关知识和原理,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给学生指明这些知识的借鉴作用。“要完成好教学工作,自己必须要有广泛的知识积累,这个不敢马虎。”

谈及师生相处之道,**说:“关怀耐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严格要求;
既有长辈的感觉,又是朋友的关系。通过自然科学的课程教学,自然地融入做人、爱国、上进、服务人民的教育,充分体现和实践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

面对这个可爱的赵老师,同学们一致表示:“超级喜欢他的课”;
三十余年的教书生涯,学院李芸老师评价他:“踏踏实实一辈子,不争名不争利”。也许,这是师生对他最高的评价。

“怎么都不能给学生使性子、甩脸子。我是第一届77级大学生,下过乡,当过知青,经历过很多,对工作不仅是喜爱,还有珍惜,学生认可最开心!”**的脸上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