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学论文范本范本6篇

【篇一】

中华文化最好的给养是国学经典,它不但可以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励志明德、启迪童蒙,指引其终生发展的方向。而国学经典中蕴含着的大量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只有通过亲身诵读才能深刻体会,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的不言之教。把国学经典引入校园,并在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路径和价值诉求的研究中独辟蹊径,才能使国学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绕于耳DD听读

听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校园内,国学声声不绝于耳,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对国学经典的感知逐渐由模糊到清晰,通过反复巩固,达到诵读的目的。①学校设立国学经典诵读广播站,内容包括国学经典朗读、赏析及轶闻趣事等;
②校园音乐融入国学经典歌曲和中国古典名曲,让学生在古典乐曲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③将配乐诗朗诵设置为上下课铃声,陶冶学生心灵,点燃学习热情。

二、溢于眼DD默读

泰戈尔说过,鹅卵石的完美不是靠锤的打击,而是因为水的载歌载舞。教育需要一种载体,需要一种氛围,需要环境的熏陶,尤其需要美化、诗化、艺术化。校园环境教育理念正是寓教育于无声无息之中,潜移默化,论道而不说教,让学生于举手投足间与古代先贤进行着一次又一次对话。①门口:利用学校电子屏幕开设

“一分钟课程”,精选国学经典,每天滚动播出,让学生在进出校门的短短一两分钟里,受到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
②院墙:在校园周围院墙上装饰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大理石浮雕;
③墙壁:镌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14字校训;
④楼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别设置 “中华经典浸润人生”的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精粹长廊、“诗味书香弥漫校园”的书法艺术文化长廊;
⑤教室:班级文化板块、在黑板报中开辟国学文化知识专栏;
⑥校报:在学校创办的《春华秋实》月刊彩印校报上,开辟国学教育专栏,全面系统地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国学经典知识。

校园书香盎然,国蕴飘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现一个鲜明的特征DD国学经典。学生课间驻足浏览、欣赏,既对五千年的文明有初步的了解,其中涉及的修身、求学、创造等知识又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谓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吟于口DD诵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一至六年级分别开设不同的国学课程:一年级《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千字文》《笠翁对韵》,三年级《论语》《孟子》,四年级《大学》《中庸》,五年级《老子》,六年级《史记》《资治通鉴》。不同学段采取不同的诵读方法。

1. 低年级:故事代讲,熟读成诵

3~15岁是记忆力的高峰期,对儿童来说,记忆方法至简,无非是诵和背,在这之前唯一要做的就是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来模仿。在每个班安装包括“神奇汉字”“国学故事”“水幕电影”等内容的国学资源库,国学经典以动画故事的形式来展现。比如,讲李渔的《笠翁对韵》“卞和三献玉,杨震四知金”时,给孩子们讲一下卞和和杨震的故事;
在讲“雄文能徙鳄,艳曲为求凰”时,讲一讲韩愈和司马相如的故事……教师以故事代讲,并且联系实际,学生不讲自通,也对国学产生了兴趣,很容易熟读成诵。

2. 中年级:自读自悟,导读成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传统语文教学中提出少讲、精讲或不讲,偏重于学生个人的感悟和体会。重读,能够让学生利用大量的时间去自读、自悟,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加以点拨,或只对某些词句略加解释,或学生交流,即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如讲《论语》中“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读这句话,伯夷、叔齐感悟到二人正是因为对过去仇怨的忘却,才能心胸坦荡,而那些心胸狭窄之人,总是记着别人的不是,这样他自己也不得自由。所以,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总是心怀美好,不计前嫌,不怨天,不尤人,这样,不仅自己对这个世界、对他人的怨恨少了,相对的,他人也受你宽容、博大心胸的影响,少生怨恨之情。

听懂与读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自己下功夫读懂的、感悟出来的东西才是牢固的,才是真知。

3. 高年级:温故知新,情读成诵

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也就是通过诵读,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其中的情味和旨趣,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国学知识积累和储备,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已经能够大体读懂《庄子》中《濠梁观鱼》之类的国学经典,此时,要求学生诵读和精思同步进行,要仔细揣摩作品意义,以及作者境况和情志,将心比心,成为作者千古知音,情读成诵,正所谓“诵诗读书,与古人居;
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四、归于心DD品读

诵读国学经典,并不是看谁背得多、背得快,而是要使学生的反复诵读和理解感悟活动化、生活化,建立学习的人文环境,形成一种精神气场,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修养。结合下面的活动,力求使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上升一个层次:①话国学DD国学经典演讲赛。说出你最喜欢的国学经典及喜欢的原因,对学生所掌握内容进行深化;
②演国学DD国学经典迷你剧表演赛。将国学经典小故事编成通俗易懂的校园剧进行展演,使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积累进行完美演绎;
③写国学DD国学经典辩论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五、动于手DD赏读

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是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结果,要把外在的、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变为个体内隐的心理特征,还要把个体内隐的心理特征变为个体外显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内外转化的关键是?惯。因此,学校将“启蒙养正,明理成人”作为办学理念,在学生的习惯培养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又一个平台,使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在生活实践的特定情境中心有所悟、心有所动,进而回应、共鸣、践行,实现诵读的最高境界DD赏读。

1. 寸草报春晖DD我感恩

孝,是一切善行的根本,是百善之先,也是爱心的原点。请在爱的天平上把父母为你做的事和你为父母做的事列举出来,作为砝码放在天平的两端,看看你的天平是否倾斜得太厉害,如果是,请你加重砝码。

爱的天平

父母为我做的事 我为父母做的事

写着写着,学生惊愕不已,有的学生甚至落了泪,在多数学生的天平上,“父母为我做的事”竟然写满了整张纸却依然没有写完,而“我为父母做的事”却空空如也。学生当场宣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习上、生活上让他们放心,并制作感恩卡,制定感恩计划。随后,开展评选“班级十大孝子”“校园十大孝子”活动,让评选上的孝子在全校师生及家长面前讲一讲自己的“孝事”。家长动情地说:“孩子变了,变文绉了。”孩子们诵中悟,悟中用,真正使“孝”深入校园,深入孩子们的心里。

2. 《弟子规》力行表DD我践行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对于经典的诵读,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培养良好情操和行为习惯的需要。紧密联系生活学习《弟子规》,制定实践《弟子规》力行表,让学生把《弟子规》精神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并让学生详细登记,互相交流、监督,共同进步。

3. 座右铭DD我能行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
看到了,也就记得了;
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会刻骨铭心。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来实现的。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这是孩子们在学习《欹器》一文后得到的知识,而“谦受益,满招损”这个道理又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里。孩子们根据欹器的原理自己动手制作,并将自己的座右铭及原因贴在欹器上,放在写字台的旁边用以鞭策自己。

我们来欣赏一下孩子们的座右铭:

我的座右铭是“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班干部,我总是要求同学们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等,但是我自己有时候却做不到,所以,我要以此来监督和鞭策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班干部。

我的座右铭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次考试,我都会名列前茅,因此很是骄傲,也就瞧不起那些学习不如我的同学,通过这句话我知道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要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

在活动中,学生会逐渐体会先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齐家、博爱尚贤、仁义礼智、诚信和平等美好的品格追求,经过国学经典的审美熏陶,学生的品位、内涵自然提升,身心自然健康。“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格教化当是经典诵读最大的价值。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国学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校园生活带来一片生机。“书香校园,人文课堂,涵养教师,儒雅学生”DD我们将在经典诵读的研究之路上努力前行。

【篇二】

一、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的现状

近几年,相继出现了一些有关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策略性研究的论文及研究报告,一方面肯定了在幼儿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认为死记硬背的方法,违反了现代教育科学理论。鉴于此,幼儿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既要积极剔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又要对其诵读方法有很好地把握。但在实践教学中,幼儿诵读经典在整体上并未引起太多的重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城乡之间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活动,但是收效甚微。笔者曾在西安市的小学及幼儿园做过详细的调查,对经典诵读较为重视的是本市的几个重点小学,利用课余时间,教师要求学生背诵了《论语》、《百家姓》、《三字经》、《笠翁对韵》、《弟子规》、《声律启蒙》等国学经典,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绝大多数幼儿园中,对经典的诵读相对较为缺失,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科学研究证明,孩子13岁以前是记忆力的最好时期,也是语言文化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道德观念、人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无疑是最佳的。并且人们还通过各种方法增强孩子的记忆力训练,诸如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通过鼓励增强记忆信心、在游戏中训练记忆力、在兴趣中促进记忆力,而国学经典诵读即是一种一劳永逸最为有效的训练方式。

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重视国学经典诵读,使幼儿自小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和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思想积淀,对于幼儿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总的来说,现如今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个别小学实施得比较好,而绝大多数幼儿园就缺失得多,这将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极大损失,希望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要在幼儿阶段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必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认识到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的积极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张瑞敏曾说:“孔子教我做人,老子教我做事,孙子教我赚钱”。老庄的达观,屈原杜甫的忧国忧民,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于乡里小儿”的高洁人格,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精神瑰宝。再如,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除了具有高度的史学文学价值之外,在为人处事方面也给当今的人们以很大的启发:褒贬善恶,歌颂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这里有爱国精神、忧民精神、奋发有为的精神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包括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以及《四书》、《五经》等等,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态度,使幼儿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道德、文化修养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民国时期,我国之所以出现了许多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与他们从小形成的国学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当然,这也是经典诵读的必然有效的结果。古人一向就比较注重国学经典诵读,从秦汉时期到清朝末年,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就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那么唯一的课程就是国学经典。古人尤其注重《四书》、《五经》的学习,比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总称为《四书》,据说它们分别出自于曾参、子思、孔子、孟子之手,合称为《四子书》。南宋著名儒学大师朱熹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
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
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
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与此同时,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也是符合党的十八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核心价值向传统文化回归的宗旨。

当今社会,许多与国学经典诵读有关的研究报告、教学计划,往往强调的是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经典诵读习惯,而忽视了幼儿阶段,其实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是非常必要的。“诵读”,顾名思义即为朗读和背诵,而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古人写诗作文,往往注重音律和谐,注重对仗对偶,讲究平仄相间,要求“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追求读起来琅琅上口,“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文言文骈散结合自不待言,诗词曲赋更是精美绝伦了。而幼儿又是记忆力“一心多用”的关键时刻,在长期的培养中,熟读成诵,这样才能从最初的“不求甚解”到日后的慢慢体会文本的内涵,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学习。另外相对于孩子的中小学阶段,幼儿阶段学习的压力相对较小,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播放一些国学经典篇目,日积月累,效果自然是相当明显的。

三、幼儿国学经典诵读切实可行之方法

清代散文家刘大??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记忆力的强化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增强、幼儿人格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亦应有切实可行之方法:

1、熟读熟诵、持之以恒

经典诵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坚持,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都强调了熟读熟诵的重要性。

2、营造环境、激发兴趣

在家中,可以通过播放CD,播放背景音乐,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
父母也可以同幼儿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互相学习,或同幼儿一起观看一些有关国学经典的综艺节目,提高幼儿诵读的积极性;
同样,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竞赛,通过比赛,从而激发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据研究证明,幼儿的学习能力一直处于一种变化过程中,从出生的“一心多用”到长大后的“一心一用”,这个过程是一个衰退的过程。家长和幼儿园应该抓住幼儿这个特点,诸如,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播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录音,使幼儿“一心百用”,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育目的。

3、积极探索、提炼方法

可以尝试使用重点词记忆法,通过多次熟读,达到背诵的效果。苏轼当年自创了“八面受敌读书法”,比如读《西游记》,先是围绕着唐僧西天取经去读,再围绕孙悟空降妖除魔去读等等,这样一本书通过不同的角度被当作几本书来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在幼儿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幼儿良好道德品德的培养,高尚人格素养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篇三】

少儿图书馆是国家为社会提供的特殊公共图书馆,特殊的少年群体就决定了图书馆在工作性质上的特殊性。进入新世纪,国家倡导并开展素质教育,少儿馆的建立和开展活动正是顺应了国家对新教育理念的倡导,为少儿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然而,少儿馆的诞生并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多数少儿馆沿袭了普通图书馆的经营模式,使绝大多数读者觉得乏味、不接受。既然少儿馆是为孩子的学习打基础,那么就应该有更多有特色的管理办法,不能一味按照成人图书馆那样管理。

一、少儿馆之国学传播的文化价值探讨

对少年儿童开展国学传播活动是一项有意义的文化传播活动,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古代“国学”是学校,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入学习的,具有阶级性,是统治阶级为自身的统治而建立的。而现代“国学”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术、学问以及相关文献的统称。开展国学,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普遍的价值。

1.传承华夏文明

国学活动是对祖国文化、文明的一种传承活动,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特别是针对祖国未来的花朵,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奠定坚实的基础。想要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必须提高国民的素质,祖国悠久的文化传承应从少年抓起。通过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实现祖国繁荣强大的梦想。要实现国家的强壮必须从儿童开始进行文化传承教育,以便为社会储备更多健康的力量。

2.有利于少儿心灵的健康发展

国家第九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了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本世纪初,国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素质教育,然而受应试教育旧疾的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并非那么顺利。社会对“素质教育”进行了错误的理解,认为素质教育是技能教育,便走入对儿童进行技能训练的教育误区。素质教育是根据学习者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现代科技特点、科学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进行的教育,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思想观念尚不成熟,需要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其施加教育影响,以引导儿童健康向上的学习,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国学传播,有利于孩子们心灵的健康成长。国学是我国的文明传承,适合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而作为中国的儿童自身,对祖国的文化则有一种先天的亲近感,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对文化的吸收。

3.能有效拓宽少儿馆的业务范围

现代少儿馆需具备各种业务活动条件,以便对全民开展终身学习的服务。传统图书馆在向现代图书馆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改革,例如经营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业务模式等,以适应全民学习的要求,为全民学习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少儿图书馆是对儿童实施教育的阵地之一,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部分之一,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而在馆内开展国学传播活动,是少儿馆众多工作之一,扩展了少儿馆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使工作更加丰富且有深度。

4.是各种教育的延伸与补充,是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

我国当前的少儿教育过于集中在学校和家庭中,学校和家庭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教育责任,教育应培养儿童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儿童健康的兴趣爱好。因此,在学校会有各种兴趣爱好的特长班,以发展儿童的个性。而对于普遍的社会教育形态来讲,多半缺乏健全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氛围,对于少儿馆的国学活动,正好能丰富社会教育形态,为社会儿童的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其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围绕华夏文明实施教育具有热烈的教育气息,并且这样的教育和儿童的生活实际中为人处事有密切的联系,是对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补充,为儿童全面的素质教育提供可能。

二、少儿馆开展国学传播活动的创新路径

现代化的图书馆能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服务,而借阅功能不再是少儿馆唯一的功能,它开始向教育方向转变。国际图联对现代图书馆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对社会开展教育活动,开发智力资源,受到了图书馆界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又都开展了具有特色的教育服务工作。

1.开拓国学本体性的传播路径

语言形态。自改革开放后,少儿馆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功能,对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给予儿童文化教育和道德教化,从而普及了儿童的文化知识与道德思想教育,是儿童学习的校外课堂。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中均在进行着各式各样的知识讲座与学术交流,给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也可在少儿馆开设国学专题讲座,开辟除学校外的“第二学校课堂”,讲述我国的历史文明,让国学知识得以普及。

实践形态。为儿童讲学,应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可以将国学里面的一些现在仍在沿用的传统节日,诸如“春节”、“清明”、“中秋”等进行讲解,或是以沙龙的形式,或是以猜谜竞赛的体验形式进行教育活动。使得国学能够切合儿童生活的特点,让孩子们通过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更加热爱民俗文化,热爱生活。

传媒形态。通过现代媒体工具对儿童的国学教育进行传播,例如为少儿馆建设专门的国学门户网站,提供少儿电子阅读服务,在电视,报纸上开设属于少儿的国学专栏,为儿童的正确人生价值取向做出引导。

历史体验形态。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在现实中是有根可循的,少儿馆可以利用历史寻根的方法,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去汨罗江夏令营,探访端午节的由来,让孩子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屈原。

2.寻求多方合作传播的路径

国学涉及的学科领域宽泛,其传播又是无比复杂,若仅靠少儿自身的努力是不能有效完成连贯系统的国学教育的,必须借助公共传播平台,觅寻广泛的合作。

学术合作。在学术方面,可与地方各高校、科研所进行合作,共享国学资源,甚至可以邀请研究国学的相关人士开展临时的国学讲座,保障国学的专业性。因为高校和研究所对国学文化有专门的研究,可为少儿馆提供专业的指导,为少儿馆的国学传播提供有深厚学术价值的文化。

联盟合作。通过和社会各图书馆、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开展联系与合作,共同分享各大图书馆的国学资源。一般情况下,在一线城市或者较为富有的地级城市会有少儿馆,而绝大多数的中小城市并没有开设少儿图书馆。从整个社会资源看,信息时代的少儿馆不能满足国民需求,社会对少儿馆的需求量还很大。所以,广泛的合作能够冲破行业隔阂,充分利用相互的资源,来实现少儿馆活动的丰富程度。一线城市的少儿馆可以和县市城市图书馆、企事业单位等开展联盟合作,进行少儿国学传播活动,也可开设少儿馆分馆,扩大服务的空间范围,挖掘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协作合作。儿童的教育受到法律的保障,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全社会都应尽力配合,承担教育儿童的任务,以保证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而国学传播活动是需要寻求各方面的协助,其主体具有复合性。因此,少儿馆应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家长的联系,为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的成长发育。学校、家庭都可以在平时的交流中与儿童探讨国学相关的话题,以此熏陶儿童的精神世界。

三、结语

在图书馆所承担的社会公共责任的引导下,少儿馆应寻求国学传播的创新路径,加强儿童心灵教育,国学活动的开展,其传承的是民族的精华,是祖国优秀的历史文明,它是一种对儿童进行心灵慰藉的教育活动,是公共的文化教育,不存在功利色彩。开辟国学传播新路径,为儿童身心的成长打下牢固的学习基础。

【篇四】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很多人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的源泉、管理的真谛。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不断的修身、培养自身的人文情怀、提高自身管理与领导才干、积极体会博大精深的为人智慧、锤炼出广阔的胸襟,这样才可以带领一个团队走得更远。而国学之中则有许多值得领导者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升领导修养。在这里就对国学智慧与领导修养进行探讨。

一、学习国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指出,一个人的身份界定,不在种族血统而在于文化。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文化便成为它最重要的黏合剂。中国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动力表现在诸多方面,积淀了中华先民生存智慧的文化传统,无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二)提升国学素养,有益于领导干部塑造健康人格、培养高雅情趣

改革开放以来廉政建设的实践证明,情趣品位是否高雅,对于一个干部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有所寄托、有所喜好,是人谋求身心和谐的现实路径。明代的贺复征尖锐地指出:“人之灵心必有所寄,不寄之于诗书文章谈论,则必转而他寄焉。夫他寄者,膻逐之场,而浊淖之府也,酒食醉饱之余,而博弈筹算之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用高雅的情趣来寄托心智,则难免种种低俗的侵蚀,沉醉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陷入泥潭而无法自拔。博大精深的国学,为当代人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品质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三)提升国学素养,有益于提升领导干部的德行修养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对为政者的德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诗经》中有这样的话: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意思就是当官要做老百姓的父母,要爱民如子,德音不止。古人把修身正己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鲁国当权者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温家宝在香港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履新之际,赠予“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八字箴言,既是殷切期盼,更是鞭策提醒:唯有立身正、为政正,才能聚人心、合众力,开拓施政新局面。总之,领导干部只有自己品德高尚,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兴教化,敦民风。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

二、汲取国学精华,提升领导修养的措施

(一)从国学中学会做人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去追求。什么是“仁”呢?孔子的弟子颜渊问老师。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礼”可以理解为社会公德和法制规范。领导者克己有多层意义:克服自己的缺点;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冲动。

孔子讲:“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从孔子的评价来看,一个人要具备这三个基本的素质。孙子在《孙子兵法》里又提了一个新的做人的标准,就是“智、信、仁、勇、严”,从这五个方面来提醒一个人修己道德的要求。东汉末年,有一个思想家叫杨震,到山东烟台当太守,在去的路上要经过潍坊的昌邑,昌邑县的县长叫王米,是杨震的学生,也是杨震推荐王米给当时皇帝到昌邑县来当县长。王米得知恩师来了很激动,在家里面隆重地宴请了杨震,为了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王米送了10斤黄金给恩师,杨震不要。王米说道:“老师啊!天色已晚,没人看见,而且就你我师生二人,没人知道。”但杨震却说出了历史传承到今天著名的四字震言:“天知道、神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所以说在我们生活当中什么是领导,领导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不妨把领导这两个字拆开来讲,“领”就是带领,“导”就是疏导。你要以身作则地领着大家往前走,这是一种影响力。你要去做大家的思想工作,疏导大家,这是一种统帅力。即领导的本质是带领与疏导,带领与疏导到落实的层面上讲就是执行。今天,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讲,执行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一个地方、一个政府,他的工作落实得如何,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执行力上。

总之,克己复礼、仁义德行,是做人为官的根本。纵观历史上的每一个昌明盛世,无不与当政者的仁义德治有关。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国家的崛起,首先需要领导者的施行仁义、克己复礼。

(二)从国学中学会观人、用人

领导者该如何用人?用人,先要学会观人,这里给大家推荐诸葛亮的观人七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乾隆帝听后转怒为喜。这个故事充分反映了纪晓岚的随机应变能力。“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人性本有贪欲,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汉代人,杨震,曾经推荐王密为邑令,王密晚上带着金子赠给他,说:“黑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个四知故事将杨震的廉洁奉公展露无遗。“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信用是用人者取得下属忠心拥戴的重要条件,也是用人者对其下属最基本的需求,期之以事观其信,然后用人不疑,这是成功的用人者的共性。

乔艾琳?狄米曲斯(美国)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ReadingPeople》这一本书当中,他提出“读人”并不是一门科学,也并不是一种天分,而是要知道应该去看什么、听什么,以及该要去收集一些什么资讯,同时还要从一个人的外观、动作、语言来归纳他的模式。在用人之前,必须要首先准确地识别一个人,这样才能有效地用人。在实际的识人过程当中,应当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从人性的角度来对一个人进行了解,荀子将人大致划分成了两大类,即“性本善”和“性本恶”,这与麦克雷格对人划分的“Y类”与“X类”大致对应。在管理中,应当分别对其采取放权与专权的方式;其次是要从性格的角度去认识一个人,人的性格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四类,分别是平稳型、活跃型、完善性、能力型,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也应当针对人的性格来对其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后是要从人的心理需求去认识一个人,并针对其心理需求特点来对其实施管理。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处于不同层次需要的人要采取相应的满足其需要的管理方式。

走进了庄子,却未必就能走进那“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之天高水阔的意境。读过了《庄子》,却未必就能读懂那“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之淡泊超然的心境!把握生活并不难,难在能否拥有一颗体贴生活的心;超越世俗亦不难,难在能否拥有一份解读世俗的情!

学会观人之后,接下来就是用人。孔子所倡导的“仁”的境界中,忠恕是仁的主旨。领导用人的关键之一就是懂得忠恕。忠恕的核心其实就是成就别人。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探究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有重要的八个字:成就别人,成就自己!我们来看看,曾国藩的立人达人之道:“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这就是‘立’;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这就是‘达’。只有深刻地领会了这种人情事态的人,才会与他人同爱恶,达己也达人。”曾国藩自知领兵打仗非自己的长项,他擅长的是推行人才战略,“集众人之长,补一已之短”,“合众人之私,成一已之功”,据不完全统计,曾氏幕府二十多年间召集的幕僚达400多人,而后官至三品者达47人,位至督抚者33人。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沈葆桢、刘蓉、李元度、罗泽南等晚清的栋梁之材,无不受曾举荐,“国之重臣,悉出曾门矣!”中国人素来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曾国藩对这些人怀有知遇之恩、师授之恩、举荐之恩,这些人又怎么能不对曾国藩尽心尽力!人才已备,人心已得,何城不摧?何业不成?

三、结语

在第十八届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王岐山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DNA,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人们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充分认识国学的重要性,要把汲取国学智慧作为提升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

【篇五】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思想学术,包括以儒、道、释为主的传统思想,经史子集为中心的学术文化及一切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艺术等精神文化成果。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同一概念,但很多时候它们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在本文中将不进行严格区分。近几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外的月亮圆”的思想渐渐消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尊崇自己的文化。为更好地了解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国学状况和态度,笔者于2016年3月,对长沙市四所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学院)进行了一次题为《关于大学生国学状况和态度的调查问卷》。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其中中南大学38份,湖南大学60份,湖南师范大学48份,长沙学院48份),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这次问卷调查选择大学生群体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大学生的国学水平和状况,是对国学情况的最高反映;
大学生对国学的态度关乎国学兴衰。

一、国学危机犹在

近些年,高校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的研究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安微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等等。显而易见,国学确有兴起之势。

讲国学危机,主要强调整个民众对国学的了解、认识、学习危机。在调查问卷中大学生对自己国学水平的评价差(3D4分)和很差(1D2分)的有43人,占比约为22%。大部分学生感觉自己的国学水平一般(5D6分)共计129人,占比66%。《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读过一本以下的共143人,占比约为74%,且其中37%的同学只读过《论语》,34%的同学一本没读。上大学以来没有再自学国学的同学共有151人,占比约为78%。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国学情况不容乐观,何谈基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和创新。传统文化是一个大的集合体,不学习、继承、发扬,里面的东西就会慢慢的、一点一点的以人们浑然不知的方式消亡,当我们觉察时,往往就到了“癌症”晚期。

近些年的“国学热”,不免有点虚热。国学成为某些人获取名利的工具,他们通过传销式推广,达到聚敛钱财的目的。那些听国学课的人,看些国学书的人,也往往带着功利性的心去学习,总期待着从中获取一些拿来即用,用之即有效的法宝,使自己的企业焕然一新、事业飞黄腾达、人生翻开新的一页。孰不知国学不是生意,更不是工具。国学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位炎黄子孙都应该知道和了解,都应具有这样的“基因”。局部的“国学热”,快餐式的国学消费,象牙塔里的国学研究,不足以化解国学之危机,因为这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敬畏、热爱、传承。因此“国学热”的常态化,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兴国学,民之所向

虽然国学危机犹存,但值得欣慰的是,兴国学,乃民之所向。问卷调查中,上大学以来有过学国学想法的同学有111人,占比约57%;
在和英语的比较中,选修国学的同学占比为53%,超过了英语;
对学国学有兴趣的同学有164人,占比约85%;
认为大学里增设国学公共课,利大于弊的同学有167人,占比约为86%;
赞同兴国学,大学生当担此重任的有157人,占比约81%;
赞同大学里增设国学公共课和认为兴国学有必要的同学都达到了惊人的172人,占比高至89%;
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有兴趣、认同感、自信,都愿意去更多的学习传统文化,也都希望中华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三、兴国学的五个阶段

(一) 观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让人们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经济人”的角度,不少人不禁会问学国学,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价值在哪里。像大而空的讲学国学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可以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这样对民众的吸引力是远远不够的。能不能给学习国学一个实实在在的意义和价值,能不能给学习国学一个实实在在的动力,关系到国学兴败、文化强弱。我们需要学者的苦苦呼吁和一些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我们知道习总书记是很推崇传统文化的。他曾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讲过:“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当代马克思理论著作;
做好领导工作必须的各种知识书籍;
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在《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一文中,用“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来说明中澳虽远隔重洋,但历史和现实将我们紧紧连在一起。他在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讲话中引用“尚贤者,政治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来表达党和国家对选人用人的重视。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无疑给全国人民做了很好的榜样。

(二) 制度阶段。英语的重要性难道真大到可以让所有中国学生去学习的程度?中国学生难道有如此多的人有兴趣学英语?目前的英语教育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当然这无法量化衡量,但却一直存在怀疑。高考要考英语,四六级英语成绩也是政府、企业选拔人才的几乎是必设门槛,学生如何不去学,家长如何不督促孩子去学。当下英语教育体制、模式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惯性。英语作为语言,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一种工具,掌握这个工具的方法很多,是不是要掌握这个工具应该让市场说了算。然而我国的英语教育模式和体制显然让英语学习具有强制性,成为一种负担,让英语成为了门槛、条件、资格。英语在很多学生手中不是成为了可用的工具,而是成为了除了占用自己更多的学习时间之外,没有其他更多意义的任务。而且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英语让他们在高考、就业面前更显劣势,从这个角度讲英语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英语都可以制度化,国学更没有理由不这样。甚至,国学取代英语又何尝不可。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国学远远比英语有效的多。宣传让我们有意识去学,制度建设才会让我们产生持续的动力去学,真正实现从心动到行动。我们不得不承认主动性去学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上面的问卷调查说明了这一点,大多说学生有想法难行动。制度要求不免有被动之嫌,但是这最终会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这是基于从主动到主动的巨大困难,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营造让人们主动学习的氛围,而且好的环境氛围是一点一点形成的,其往往是后来的产物,而不是开始的措施。换句话说,它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三) 实践阶段。前面的阶段是让我们去学,无论是被动也好,还是主动也好,只有脑子里有了,骨子里有了,才谈得上用。只有学习过了,才有可能体会到传统文化对整个国家、社会的价值以及对个人的价值,并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被动吸收到主动吸收的转变。传统文化如果没有实践意义和当代价值是很难留存下来的。国学无疑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价值。国学可以化解我们心灵的危机,解释当下的困境,救赎迷惘的灵魂。比如,《道德经》中的“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告诉我们要懂得满足;
“上善若水”教育我们修静不争;
还有老子的天人合一,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如果我们早点意识到,而不是埋头发展经济,是不是全国各地的雾霾,将不再是今天的新闻。再比如,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对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册,一半可用来助君打天下,一半可用来助君治天下。可见《论语》的智慧不容小觑。国学的价值与力量,往往是无形的,很多民众无法体会与感知,当失去时才会发觉它的弥足与珍贵。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地社会中,人们变得更趋于急功近利、安逸享乐,更关注金钱与效果。这也是传统文化被“冷落”的原因。

(四) 创新阶段。实现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创新,一言以概之,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国学的与时俱进,实现国学的现代化。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文化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前不久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一篇第三章主要目标中提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依靠什么,依靠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在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其根本的着力点也是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强”是由内至外的,而这一点只有民族文化能够赋予,失去民族文化内容的文化建设,只能做到大而不强。大让人看到,强才让人学习、敬畏。

(五) 输出阶段。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让世界认可自己的文化。这是兴国学的最高阶段。文化认同的逐步实现,也是赢得世界尊重的过程。也只有达到这一阶段才可以说得上国学兴。撒切尔夫人有本书,叫做《治国方略》,有句话深深地刺痛了中国人的自尊心,她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文化输出首先必须建立在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深入学习基础上。没有自己的文化学习、文化创新、文化自信,何谈输出。当今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每一位中国人都是文化输出的载体,因此每位中国人都应该学习国学,了解传统文化,具有国学素养和传统文化的气质。

我国文化出口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统计,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合计369.7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足1%。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仅占4%,这与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还很不相称。文化出口不足,文化影响力弱,说明我国文化在全球的接受度不高,也说明我国的文化创新不足,文化强国任重而道远。

这五个阶段,并没有时间先后的划分,它们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实践、创新、输出阶段的成功会强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提高对国学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国学的学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包括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在以一种令人不易感知的点滴式的方式消减着。对我们而言能看懂一些《论语》的人会不会越来越少,少至一人。因此,国学兴、兴国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学习、努力。

【篇六】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学校德育教育与管理。就目前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德育工作既存在着优越的条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具备的优势

(一)我国学校德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美德,比如尊老爱幼、谦和好礼、勤俭廉政等,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构成了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另外,历史上的一些经典故事也成为现阶段德育教育的正面能量,例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以及二十四孝等故事,都是德育教育的历史资源。

(二)我国政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就提出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新时期更是实施了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在战略实施的背后是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我国政府先后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完整的思想品德课程体系。我国目前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均开设有德育教育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历等开发的,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尤其是随着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增加,在校园逐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期以来学校教师形成的重智育轻德育观念没有彻底改变。德育是重要的,这一点毫无疑问。而且德育也一直摆在学校教育甚至社会教育的第一位,我们常说“德智体全面发展”时,也非常明确地把“德”放在了首位。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许多学校忽视了德育教育,一直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把升学率作为学校发展的要求,只教书不育人,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最终,造成许多学生高分低能,甚至品德败坏,值得引起思考。

(二)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影响很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上流传的淫秽书刊和音像制品以及电脑中的黄色片成了毒害学生的精神鸦片;
一些网吧、歌舞厅、游戏室等成了意志薄弱的学生坠落的温床,这些不良社会风气显然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甚至成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绊脚石。

(三)学校德育工作于家庭教育不同步,不协调,令学生不知所措。许多家长在子女德育教育问题上所表现的无知,与学校的德育教育产生冲突,令学生无所适从。例如,我们在公交车上会发现,当一个小学生主动给一位老人让座的时候,身边的父母会说他傻;
当学生即便没有车辆的时候也会遵守交通规则,父母却按耐不住,哪里方便,走哪里,连红绿灯也视而不见,这种现象让学生产生了怀疑,因为完全和学校的德育教育相反,所以致使许多学生时分困惑。显然,家庭的德育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德育教育。

(四)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不协调。目前,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以及面临的升学压力,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主要表现在交往不适应、情感受挫、厌学逃课、生理发育困惑等。德育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和心理保护等方面,缺少必要的研究,致使德育教育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学生的思想当中。

三、完善我国德育工作的对策

基于以上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完善:

(一)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将学科特点与德育共性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同时还要清理学校周边的不良信息传播源。商家要落实好不制作,不传播淫秽书刊和音像制品。公安机关要定期检查学校周边的网吧、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整改,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三)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因素构成一个人教育影响的全部源泉。”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搞好校园德育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育德育人的氛围。学校可以建立德育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校也可以经常开展德育评比活动,通过树立榜样,发挥德育模范作用。同时,搞好学校环境建设,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高素质。

总之,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的长期配合和努力,才能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篇七】

国学教育,现已逐渐在许多小学铺开,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认识到了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儿童读经,已不是少数学校的创新教育。但在大学,虽然有一些学校成立了国学研究机构或国学系,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早年成立的国学研究院和国学门,2001年武汉大学创办国学试验班,2005年人民大学成立的国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国学研究基地,2006年安徽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等等。但多数大学往往只是中文系师生较关注国学,国学经典的文化精髓并没有以切实有效的方式浸入大学生的心灵。很多大学生不知国学为何物,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毫不重视、崇洋媚外、浮躁空虚。在此背景之下,明确国学经典的含义,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大学生的心灵,对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必将起到较好的作用。

一、国学经典的界定

国学可以说是学问之根。邓实在1906年《国学讲习记》一文中认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大师吴宓先生认为,国学是一个国家学术的总体,是本国学术的整体。也就是说,它应该包容中国学术的方方面面。张岱年先生则认为: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由此看来,国学应是一国固有之学问,它是一个国家民族性的传统精华。而中国的国学从二十世纪以来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它也包括了中医、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或者说是广义的国学。狭义的国学,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主要表现在对《四库全书》的研究。其中经、史、子、集,应以经、子部为重,尤其倾向于经部,或简称对《四书五经》的研究。

儒、道、佛是传统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请钱穆先生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DD《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这些传统典籍,无不闪耀着中国国学璀璨的光辉,堪称国学之经典。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价值

顾名思义,经典诵读是对一些经典文本的诵读。从词源上分析,诵读由“诵”和“读”两个词复合而成。在《说文解字》中,“诵”被注解为“讽也”。段玉裁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注解:“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读”,《说文解字》释为“籀书也”。段玉裁同样作了进一步解释:“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段玉裁甚至对“诵”和“读”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综合以上,“诵”指的是通过有声语言来达到背的一种阅读活动。“读”则是一种通过理解来把握文本意义的阅读活动。“诵”和“读”合称为“诵读”,是在秦汉以后。有研究者将诵读界定为:“一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读书方法。”从这一诵读的定义可以看出,诵读是一个逐步深入文本的过程。经典诵读就是引入学生生活经验作为经典诵读的支架,从认知、评价和审美三个层面具体参与,借助诵读这一阅读方式,通过眼、口、耳三种器官的联合活动,先使文字符号通过视觉进入大脑,转换为声音,再通过听觉进入大脑,让文字符号和相关的言语同时刺激大脑,以实现对经典意义的深入掌握。这种活动是全身心的一种活动,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润物无声的一种心灵浸透,对当代大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熏陶有着无可替代重要的作用。

三、合格大学生的界定与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做到立德、立言、立功,尤其把“德”看得最重。传统文化中“德”主要指人的心性、文化、情操、信念、审美、学问、修养等品性,其内容丰富,包括仁义礼智信,也包括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情操;
重义轻利、尊师重孝的修养;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信念;
和谐持中、持续发展的品质;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精神。

大学阶段,本是学问的深入阶段,大学生完全可以脱下应试教育的战袍,一方面,进行专业性的学术科技研究;
一方面,进行传统文化等人文素养学习,这二者均不可偏废。《弟子规》甚至强调:“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只有德才兼备,才可成为一位合格的大学生。

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少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尤其是作为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DD师道和孝道在当今的很多大学生身上体现得不够充分。大学生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素质较差。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
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
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

这种现状从表面上看形成了一个链条,即:大学生学习的功利化和阅读面的狭窄DD人文知识的欠缺DD文化的缺失DD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混乱DD功利主义的盛行。从本质上看,此链条的中心环节就是文化的缺失,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正是文化缺失的重要方面。

四、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大学生优秀的素养和品质

国学经典诵读就是让大学生沐浴国学经典的光辉,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核心内容,培养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人文精神、民族意识以及健全的人格。这种活动极具价值、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一,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传承经典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诵读能让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提高修养。《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说过,“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一个人信息灵通和这个人有修养很可能是互不相容的两件事情。要信息灵通,就必须快速阅读大量仅提供信息的指南之类书籍。而要有修养,就必须慢慢去读、细细去品味很少的几本书,那是一些生活、思想和感情都有声有色的人写的书。”网络解决了快速阅读大量信息的问题,却带来了浮躁取巧的风气。美国学者詹明信称此为后现代主义特征,就是“平面化或没有深度”。如果年轻人想有所成就,得养成读经典和思考的习惯,不要被这个什么东西都来去如风的时代牵着走。学生静下心来,学习传承、品读背诵国学经典,能逐渐内化为一种涵养DD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人文素养。实践证明,无论是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或是取得巨大成就的自然科学家都具有非同一般的人文素养,只有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为个人今后的发展提高提供强大的后劲。

第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凝聚力。

世界经济虽趋全球化,但民族特色文化反而更显珍贵。世界各国也在传承本民族文化。如基督教文化、伊比利亚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黑非洲文化等。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是最坚韧的纽带,维系着华夏民族的和平与发展,这种精神也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绵延成长之根,是炎黄子孙永不枯竭的精神宝藏。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中国籍院士张隆溪说我们可以从诵读《诗经》、《楚辞》等古典作品中汲取营养,这些作品在我们的审美经验中都存在于此时此刻,与我们没有隔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从没间断的文化、智慧、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前进。

第三,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开拓力。

没有传承,无以言延续;
没有创新,无以谈发展。传承,使中国悠久醇香、文明傲世:诸子百家、儒道文化……延续成滔滔长河;
创新,使中国发展壮大、领先潮流:四大发明、工巧科技……开拓出股股清泉。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开创。我们的国学经典本身就是一种海纳百川般不断吸收壮大的学问,比如其对印度佛学的吸纳汉化就是一种“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精神,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应以国学经典为基础,圆融新学,开拓创新。胡锦涛曾提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这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是人文素质得以提升的基本保障。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而不衰,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我们一定要肩负重任,把国学传承下去。现在全球一体化,彼此之间都在取长补短,相互交流改革,我们也必须开拓创新,但万不可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数典忘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应秉承大儒张载之格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国学经典诵读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