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理解词语含义与句子含义

 理解词语含义及句子含义

 导入:如果将一篇精彩的文章比作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中丰富多彩的词语就好比树上生机勃勃的绿叶。有了词语的“绿叶”,大树才有其蓬勃的生命;同样,只有与树枝、枝干紧紧相连,词语的绿叶才能闪烁生命的光彩。因此,所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叶”与文章的“枝、干”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从而准确地把握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地说,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

 一、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般地说,散文中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所谓文中含义,一是指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二是指具体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所说的“语境”。常见的词语含义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或主旨;?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

 (3)特殊指代(远指、近指);?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词性活用)。?

 答题思路:

 (一)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一个好的写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语。因此,当我们剖析一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想想这个词语是否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桃花心木》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

 生长。

 读画线的句子,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

 对于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对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生活给予的困难和帮助都是没数的。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是一种 由物及人 的写法。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种树人种树的方法,以及和“我”的交谈,使“我”明白了其中一些道理,说明人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心,必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二)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当我们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语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要从人物望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语的作用。

 (三)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不单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为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因此,当我们分析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时,不可不考虑这个词语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在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许多分析词语含义的试题都需联系上下文来进行分析、理解,因此,这一方法尤其要认真掌握。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里的“?”指的是? ,“!”指的是? 。

 例如,散文《爹娘》中有这样一段话

 家里祖祖辈辈都没有人读过书,父母巴望我这一辈出个读书人,让我六岁就上小学。那时,书费很便宜,连学费也才四元;但是要揍够这四元钱也是十分困难的。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我的学费,是从奶奶蓬乱的头发里梳出来的;是从爷爷额上的皱纹里犁出来的;是从妈妈去鸡窝里捡鸡蛋时的笑容里溢出来的;是从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与锄头把之间发出的吱吱声里溅出来的。我的学费就这么昂贵,昂贵到需要全家几代人付出。

  “昂贵”的本义是“价格很高”,但联系上下文来看,很显然不是这个意思。从作者的描述来看,这里的“昂贵”应该是指这区区四元的学费包含了全家几代人艰辛的劳动。由此可见,在特殊的语境中,词语会产生特殊的含义,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有时,加点词语处于文中的总起句中,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下文的具体表述来理解加黑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有时,加黑词语处于文中的总结句中,则需要我们根据上文的具体表述来理解加黑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另外,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有时还需从修辞的角度、从限定的角度去考虑。

 例题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简要说说下列加黑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2)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解说

 如果仅就字面来理解,“总是”?说明没有例外,母亲天天都是这样:而“很自然地”从字面上来看是说“我”很自觉、很主动,不需要别人来催。这样的理解显然很肤浅。这就需要我们联系中心思想来考虑一下。这里的两段话节选自《回忆我的母亲》,而这篇文章旨在歌颂母亲勤劳朴素的一生,揭示母亲的勤劳朴素对“我”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正确的理解是:“总是”强调了母亲贯勤劳能干:而“很自然地”则表现出母亲的勤劳对“我”的影响很大。

 例题二: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节选自《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加黑的“不料”一词在文中表现了我军的__________ (不超过4个字)?;对敌人来说,这个词具有强烈的意味。

 解说

 从行文来看,“不料”是说国民党方面“没有想到”“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但问题问的是“不料”对“我军”的表现作用,这就需要联系文章中心来考虑。这则新闻意在反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橫渡长江,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因此,这里的“不料”其实是以国民党方面的“没有想到”来反衬人民解放军的神速、所向披靡。因此,这里的正确答案应该是:“不料”一词表现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对敌人来说,这个词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跟踪练习

 (一)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

 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3分)

 答案:“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二)描花的日子

 张炜

 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说:“好。”

 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我真佩服外祖母。

 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我画猫。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打了个哈欠。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

 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

 ①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答案:母亲和外祖母可以做他们最愿做的事:描花。所以,她们很高兴。

 ②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

 答案:父亲看到母亲和外祖母高兴,他就很高兴;他因能为家人做些事而感到高兴。

 二、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重要语句”通常有以下几种语句:

 ①从文章的内容看,揭示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关键性语句、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

 ②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重要的句子。

 ③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所谓富有特色,一是指结构上超常组合,二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包括意蕴丰厚的哲理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韵味深长的语意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等等。

 ④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

 常见题型:

 1.理解某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文中某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4.文中某句话有何丰富的意蕴?

 方法技巧:

 1. 解释词语的含义和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要注意:?

 (1)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含义。?

 (2)对于多义词,更需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有的词语本身没有某个含义,而作者却赋予它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挖掘出这一词语被赋予的新的含义。?

 (4)如果作者运用了反语,这种词语的含义恰恰与其本义相反。

 2.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句子的含意有基本含意、深层含意、言外之意之别。体会文中句子的含意,首先是体会句子的表层含意。其次是体会句子的深层含意,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如哲理意义、隐喻(象征、比喻、双关)意义,这样的意义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理解。第三是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各种修辞方法,如比喻、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

 (1)概括意义:具有概括意义的句子,其含义是对某些文段或者全文的意义的概括。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中心句、归结句。一般来说,作者对这些句子都会进行适当的阐发。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首先必须分析句子本身的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义。?

 (2)哲理意义:指文中简练的警句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含义。它们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显现出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分析句子的哲理,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句子所在的文段,这个文段就是该警句长生的土壤。?

 (3)比喻意义:所谓比喻意义,就是作者使用比喻修辞格而产生的句子的临时含义。从考试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比喻的喻体,准确把握比喻的本体意义。?

 (4)象征意义:所谓象征意义,是指象征的本体意义。分析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就是通过分析象征体和本体的相似之处,追寻其背后隐藏着的作者的真实本意。?

 (5)附加意义:作者运用双关等手法,使句子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这隐藏的意思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图,这就是句子的附加意义。

 例题: 冬季小语

 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也是一种孕育吗?

 时序更迭,四季循环,极像一个生命的历程,由明媚清纯的春进入活力迸放的夏季,然后自盛放的夏转入成熟的秋,由怡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的冬季。凛冽的冬季,极像走完了人生的一个历程,正期待另一次新的超越,正期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个生命在春天来临。生命就是需要不断的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

 冬季真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没有稻穗摇曳,更无从听群蛙齐鸣,往昔有着青春绚丽,如今倒像直入禅境。这时农人正忙着堆肥,成车成车的肥料正肥沃着贫瘠的土地。在冬季,泥土正吸收新的养分,当明春来临,牛梨翻松了新土,那土地就再洋溢无限的生机。我们所熟知的自然界,有些动物正在冬眠,冬眠并非死亡,而是一种新蜕化;有些树木花草也弃绝了红花绿叶,但那也不是枯死,明春嫩绿的新芽,将展开一个新的绚丽的梦境。

 而守候一季的寒冬,你心里正孕育着什么?正想做何种的突破?

 我们生命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而放弃了沉思;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地奋斗,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来印证我们生命真正的存在,这样我们便还需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以便我们继续跋涉。生命也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灵园里开了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若你一心沉湎昨日的喜悦,你就难享今日清纯的欢欣。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孕育,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燃烧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泪尽。

 这冬季,原不是告退的季节,守候一季寒冬,原在孕育明媚的春天。有诗人意味深长地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冬季,让沉思丰盈你的生命,孕育更新你的思想,抚慰你创伤的心灵,催生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冬季原来是沉思而孕育的季节啊!别叹气,别放弃,别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节。

 下面两个句子你读懂了吗?请任选一个分析它的含义。(3分)

 (1)我们的生命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放弃了沉思。

 (2)若你一心沉湎昨日的喜悦,你就难享今天更清纯的欢欣。

 跟踪练习:阅读《秋天的黄昏》,回答问题。

 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分)

 答案: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

 小结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