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改革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以及《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宣部、教育部印刷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教育部印刷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等文件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效地发挥思政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一、思政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努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基本原则:1.坚持各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理论知识、重难点内容讲授到位,不忽略基础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2.坚持系统讲授、专题深化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堂”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确保“管用”、“实效”。3.坚持思政课主导教育与主体教育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有效调动大学生作为思政教育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方法手段,鼓励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4.坚持理论播洒与实践体悟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学,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思政课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从三个方面厘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核(一)网络慕课、生本教学----实施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标,根据“基本”、“管用”的原则,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对相关教材中出现的重复内容章节进行“合并重复、增添有用”,精心厘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块。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打破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格局,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活动课堂教学模式。(二)贴紧跟进、学思学行----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特质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为理想和信念,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思政课从“知识教育”向“知行合一”的行动教学转变,思政课改革要贴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生基本素养的要求,跟进学院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各环节,融入学生校内外的各项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行”,实现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促进成才的思政课教学目标。(三)时空延展、追踪考核----巩固课程的教育教学成效我院思政课考核将改革打破一纸闭卷的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动态过程考核。除了在校期间的课内与课外考核,也利用寒暑假,有效延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并通过建立“全程动态”考核体系,将思政课考核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多维度地设立考核学生思政课课业成绩的立面,联手多方教育管理力量(如党团组织、系部辅导员、校园管理人员等),实施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素质状况的评价考核。变思政课单一静态的试卷考核为多元动态的全面考核,努力解决成绩评定与学生日常表现相脱节的状况,实现思政课考核与学生思想品德考评的有机结合。三、思政课改革实施计划及安排(一)课程设置安排思政课必修课一共有五门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由我院素质拓展中心承担。因此属于我院基础教学部承担开设的思政课必修课程有四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四门课程目前具体授课时间和学时分配安排如下:表1:当前课程授课时间及学时分配课程名称课程学期网络课时课堂学时总学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一下学期248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二上学期2483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二(下)和大三(上)两学期481664《形势与政策》大一、大二两学年162 /426/28表2:课改后计划思政课学时分配?课程名称课程学期网络课时课堂学时实践学时总学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一下学期2012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二上学期2012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二下、大三上402412《形势与政策》大一、大二202 至412(二)教学形式改革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成“网络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具体知识点的普及,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含以下模块:(1)帮助学生自学教材的名师教学视频;(2)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章节习题训练;(3)网络平台考试。建立网上“讨论版”和课堂互动教学体系。我们在网上设计出让学生有较大发挥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小班讨论课堂教学将“以学定教”引入思政课教学:理论导读和问题解析。TBL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是“提出目标---定向自学---课堂检测----提出问题----重点解析”,使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为主动建构,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1)理论导读---大班教学划分模块实施大班课堂教学(每门课程开展两到三次大班课程)认真研究教材,划分教学单元,如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划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大模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按照时间的维度划分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专职教师根据研究方向重点划分选择2-3个模块开展教学,实施大班集体授课2到3次。(2)问题解析---小班讨论课堂教学(每班人数控制在45人左右)建立网上“讨论版”和课堂互动教学体系。我们在网上设计出让学生有较大发挥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班讨论。活动课堂主要采取:小组讨论、演讲比赛,小组辩论赛,案例分析、抽签即兴讨论、“一站到底”知识竞答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3、实践教学由于我校思政课目前实践课这一项仍是空白,所以特制定以下相关实践课程。整合四门思政课实践学时,统一设计实践教学主题和实践形式,初步开展校园主题教育、暑期社会实践,读书活动实践报告具体计划及安排见表3。(实践活动的内容会根据实际活动进行相关主题变化)表3:“学思学行”教学计划形式内容学时实施时间校园主题教育分别以“勤”、“慎”、“诚”、“爱”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以“立志”“诚信”“创新”将校训付诸于实践,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弘扬校园文化软实力。综合采用专家讲座、主题演讲辩论、观看视频资料、文艺活动、技能展演等多种形式。13学时思政教研室和学生处各系(部)辅导员根据每学期主题,结合本系(部)专业特点,细化并撰写活动方案。一年级和二年级开展主题活动月暑期社会实践思政部每年5月公布选题范围,学生自行选择实践题目和形式。采取团队集中和个人分散两种形式,团队实践实行项目化管理。13学时基础部和学生处组织,思政部负责选题、指导和培训。一年级暑期读书活动实践采取“读书+报告”的形式,每位学生精读2至三本经典马原著作,递交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报告。10学时思政部列出书目,学生选择阅读。一年级和二年级开展此部分作为思政课考察实行单独学分制,大一大二两年全部按照要求完成实践活动可获得3学分。(三)教学内容的整合综合四门公共政治课的内容,划分为几大重点模块内容模块开设课程开课形式开设时间学时安排基础理论导读(涉及每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大纲所要求的重难点)四门课程均应涉及课堂教学大一至大二8校园文化解读形势与政策讲座大一上学期4企业文化解读大一下学期4职业生涯规划大二上学期4就业创业分析大二下学期4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爱国主义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教学方法的设计围绕“三动五结合”,即动脑、动口、动手,听、看、谈、讲、写相结合,注重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1、对话式教学法该法要求以学生提问和教师答疑为主,同时穿插教师对学生诱导性的问话。对话教学要求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平等交流,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谈心得,谈体会,谈感受,谈收获。双向互动,展开平等的讨论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结合自己的体会谈收获与提高,共同研究探讨存在困惑的问题,课堂活跃起来,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入耳入脑的目的。2、演讲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现实问题,凝练一个或两个题目,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教学。此法有两种含义,一是由学生自愿报名进行演讲,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一是教师进行演讲式教学,通过演讲方式,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3、主题辩论式教学法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社会实践进展,选择若干有争议的观点,在教师和学生的综合选择后定下一个可辩论的题目,将学生分为正反和旁观者点评三方。在正反两方辩论后,先由学生旁观者点评,最后由教师评讲。4、案例教学法该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课堂上让学生思考案例,讨论案例,由教师分析案例,解剖案例,最后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5、角色互换式教学法该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2—4次时间,根据特定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登台讲授,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并在学生教学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该内容的教学研讨,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表达能力。6、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等待灌注的容器,而是有无限认识潜能的认识主体。7、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适时地把学生认识不清,理解不深,但又是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交给他们作更深层的思考,通过共同讨论而获得正确认识。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每学期至少组织2-3次的主题讨论,要求全体同学都要参加,每人写出发言提纲,并作为平时成绩。为了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我们还探索了“四步走”的措施。即选好讨论题;做好讨论前的充分准备;加强课堂讨论的启发和引导;及时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8、调研教学法该法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思想状况,列出一定题目,使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一定社会调查研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并在课程上进行交流讨论,分析提高。通过深入社会调查研究,不仅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深刻更直接地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理想与现实存在某种程度的差距也使他们对我国的道德水准和法律意识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对所学的理论又有了全新的总体认识 9、情景剧教学方法例如开设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舞台课堂”,举行一场以“青春思索”为主题的本科生思政课成果大赛。来自各个学院的同学们可以围绕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医疗体制改革”“和平外交战略”“文化软实力”等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情景剧等方式阐述观点。(五)考核方式改革学生总成绩=网络学习考评+课堂考评+实践考评(30%+40%+30%)网络学习考评:每章节网络学习的习题成绩和最后期末网络成绩考试由电脑系统自动综合成一个总成绩;课堂考评:出勤率+课堂参与表现;实践考评:论文成绩/调查报告/成果展示/读书报告(六)各科改革的时间规划基础部思政教研室所涉及的四门公共政治课改革方案计划从2017级新生,分课程启动,所涉及时间共四个学期,具体时间安排如下:课程名称时间安排改革成果展现形势与政策2017级大一上学期2017.09至2018.01,编写相关电子教案,撰写案例库,录制课程的视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7级大一下学期2018.03-2018.07编写本课程相关电子教案,撰写案例库,录制课程的视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7级大二上学期2018.09-2019.01编写本课程相关电子教案,撰写案例库,录制课程的视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7级大二下学期2019.03-2019.07编写本课程相关电子教案,撰写案例库,录制课程的视频(七)改革所期待达到的效果1、思政课成为我院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2、百分之95的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获得基本的政治常识,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重难点内容,为以后考研或者考试打下理论基础;3、百分之90的学生能够通过思政课的改革参与到其中,并且能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获得听、看、谈、讲、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