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关于《夺冠》的感悟

  高中生关于《夺冠》的感悟

  由于在观影前没有了解任何有关《夺冠》的创作背景,所以,我想当然认为这部影片只是一般的主旋律电影,可当国歌从教练的手机里微弱又强有力地奏响时,我被完全震撼到了,那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一代人的记忆——精神追溯

  我们这一代的人,兴许不能体会如此简单、执着与宏大的快乐,所有人的头都挤在电视机前,人们眼中的光,照亮屏幕中的黑白色调。当女排在1981年世界杯夺冠后,万人空巷,烟火与呐喊,弥漫在沸腾的人群中。此时的世界冠军,不仅是升国旗奏国歌,更是,证明给世界看:中国站起来了,中国的排球事业站在世界之巅。

  而女排球员,她们背负了太多。一个个球,砸向满是伤痕的姑娘们,姑娘们在浮动着尘粒却又十分明净的阳光中嘶喊,血、汗、泪混杂,依然无法磨灭她们为祖国争荣誉的坚定信念。

  为国而战,团结、坚持、坚韧、拼搏,是拍着胸脯融化于心的东西,是精神的旗帜,上一代人背负着这些,砥砺前行。

  来者的追赶超越——精神重塑

  时代的进步,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有了不同的选择。人们的思想愈加自由开放,对于排球,没有人再把它当作命,当作国与国之间实力的抗衡,它成为一种职业,一种纯粹的竞技项目,这是时代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再拿上鞭子对大家施压,“女排胜利就是祖国荣耀,大家都要热爱排球,支持女排。”诚然,似陪打教练般有情怀的人必然会有点落寞,而将希望寄托于郎平,愿她能复兴女排。于是郎平进行改革,使中国女排队与时俱进。她在全球聘请教练,扩充球员,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但同时,她也不断地问姑娘们两个问题:“你们爱排球吗?”“你们为什么而打排球?”

  这两个问题,一直到最后,都没有人给出完美的回答。当然也没有我所预料的斩钉截铁的“爱”和饱含深情的“为了祖国”。这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空间,两个问题的回答,没有高下之分。不爱排球,可以退出国家队去考大学,走自己的道路;爱排球,就将路一直走下去。

  “为什么而打排球?”朱婷最初的答案是“为了父母”,在赌气之下说出“为了成为郎平”,当在旧训练场顿悟之后,她知道自己为了什么。

  在与巴西女排比赛的前一天,郎平终于袒露心声,她说道,“上一代人已经背负了够多,而今天,我希望你们去享受,享受排球带来的快乐。”可我们看到女排队员并未因此而懈怠,她们反而互相交流,互相配合,完美诠释了女排精神。

  电影为我们展现的是常态化的时时刻刻的爱国——自信。我们的祖国在不断发展、强大,而今天的中国,已不需要刻意强调爱国,而是男有分、女有归,人们都有追寻自我价值的权力,人民与国家在共同进步,而我们要去传承的女排精神是经过新时代洗炼的,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诠释。

  电影也展现了郎平坎坷的一生:女排队员,赴美留学,成为美国女排总教练,之后又回到中国带领女排队员走向巅峰。郎平背负着祖国的期望和无数的误解与骂名,但她坚定,她心中有排球,心中有祖国,才能如此矢志不渝地坚持。

  我想,女排精神是极有价值的,我们在追寻这种价值的过程中,也必能荣耀祖国、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