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设计理念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文学阅读为诗歌(《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和小说(《百合花》《哦,香雪》),写作任务为“学习诗歌”。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要求“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替身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本单元通过要求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角度欣赏作品,学习借助意象理解诗歌的情感,在理清小说情节的基础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体会作品内涵。在青春的人文主题之下,体会诗歌和小说表现的青春内涵,并且进行诗歌创作。

  单元学习目标

  (一)阅读本单元的诗歌和小说,体会不同文体在表现“青春的价值”人文主题时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

  1.学习诗歌时,注意抓住关键意象、理解诗歌中的形象、能结合作品的背景在阅读体味中感受诗歌的蕴含的情感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

  2.学习小说时,注意梳理小说故事情节,阅读时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学会通过抓住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变化来体会人物形象特点,体会不同年代青春的特点。

  (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诗歌和小说学习的理解,尝试诗歌创作,能够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和创作成果。

  单元学段安排

  根据高一学情和教情,并结合文体特点,本单元设置四个学习阶段。

  第一学段1课时。主要学习《沁园春·长沙》,让学生适应并进入到高中状态来,通过学段任务完成和教师引导复习和巩固基本的诗歌鉴赏的方法。

  第二学段3课时。本学段让学生梳理并理解四首现代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情感,并概括出诗歌对自己的青春启示。

  第三学段4课时。本学段为小说比较阅读。通过两篇小说的“联读”,自主学习,从叙事者的角度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来讨论交流人物形象特点,并且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来评价人物。

  第四学段2课时。本学段为语文实践活动“青春诗会”。创作以“青春”为主体的诗歌。学习小组交流互鉴,倾听同伴意见,学习他人优点,对自己诗歌进行修改润色。

  第一学段:学习《沁园春·长沙》

  一、学习任务

  1.前置学习任务:①收集整理这首诗歌产生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情况。②总结自己初中时期诗歌鉴赏的方法,用思维导图呈现。

  2.找出《沁园春·长沙》上阙的意象,分析意象的特点,体会意境。

  3.结合作品背景,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下阙抒发了怎么样的情感。

  4.描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青年们的思考,谈谈给你的启示。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习活动及任务

  (一)学生活动

  1.诵读诗歌,完成表格

  内容:意象意境特点抒情主人公形象

  上阙(看)

  内容:事情情感

  下阙(忆)

  2.假如“红色长沙”研学旅行的一站是橘子洲,要求你来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请你来有感情地进行朗诵,并谈谈你喜欢的诗句,为什么?

  3.徐复观说“阅读诗歌的过程就是追体验”,所谓“追体验”是指阅读者寻波探源、去体味还原诗人原始创作心境。请你结合本单元前置作业关于作品背景的理解,来谈谈你对毛泽东在诗歌中抒发的“青春价值”的认识。

  4.1921年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学生为国家积极奔走,感受当时青年的积极奋发有为状态,请你以当时青年革命者的身份,给当代青年说一段话,你想说什么。

  四、学习检测评价

  1.提供李大钊《青春》、周恩来《赤光的宣言》、朱德《太行春感》、陈毅《赣南游击词》等青年革命者的诗歌,感受他们在当时的积极奋发有为,请写出你的春春宣言,可以是诗歌形式,也可以是名言警句形式。

  第二学段:学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

  一、学习目标

  1.课前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四首诗歌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2.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寻找意象,把握意象的特点,体会并理解意象的内涵意蕴;

  3.探寻时代背景,感悟诗人抒发的情思,体会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

  4.感受四首诗歌中青春的“内涵”,谈谈对你的“青春启示”。

  二、课时安排:3课时。(重点学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

  三、相关学习资源

  (一)写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921年,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酝酿成立了创造社。后又结集出版诗集有《星空》《瓶》和《前茅》等。1926年参加北战,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思想逐步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飞跃。1928年初,在上海创作了他的第五本诗集《恢复》。1928年到1937年,郭沫若流亡日本,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撰写自传、散文和历史小说等。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归国请缨,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并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借古讽今的原则写了《屈原》等六部历史剧,紧密配合了现实斗争。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红烛》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峨日朵雪峰之侧》

  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这一运动后来被严重扩大化,一大批响应党的号召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被错误地确定为“右派分子”,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作者因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峨日朵”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诗人拿来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

  《致云雀》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二)其它学习资源

  (1)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光明,恰是反动派的末日!……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2)为民主 为和平 为大众 成仁取义

  反独裁 反内战 反特务 虽死犹生 ——周恩来、邓颖超在闻一多遇难后所题挽联

  (3)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朱自清

  (4)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

  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要成为一个有志和有为的青年,爱祖国、爱人民是首要的要求。 ——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四、学习活动及任务

  1.阅读诗歌,完成表格。

  意象特点情感/意蕴艺术技巧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联系诗歌创造的背景来说说这个形象的时代意义。

  3.《红烛》用问答的形式抒发诗情,那么诗人在问问答答中,情感经历哪些变化?请你朗诵出来。

  第一节:赞扬红烛的“红”——扬

  第二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抑

  第三节: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扬

  第四节: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抑

  第五-七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扬

  第八节:灰心与创造的思考——抑

  第九节:红烛精神的总结——扬

  4.《峨日朵雪峰之侧》和《致云雀》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但他们选择的“物”都不一样,请分析一下诗人不同选择的原因。

  五、学习检测评价

  1.同学们已经学了五首关于青春的诗歌,请同学再次诵读五首诗歌,根据你对这五首诗歌中青春价值的理解,来谈谈你的青春启示。

  篇目青春的启示

  《沁园春·长沙》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2.诗歌最爱是少年,同学们尝试创作诗歌。“以青春为主题”,选择不同的意象来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也可以表达青春的你对人生、生命、社会的思考和认识。

  学习资料:教材p30《学习诗歌》。其它诗歌读本《汪国真诗歌》、《冰心诗歌选》、《泰戈尔诗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