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论文示例

让小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论文示例

数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将数学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感知数学的实用性。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教学中的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的教学场景。是师生相互交流对话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情境同时又是知识的载体,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怎样将情境合理呈现到数学教学中,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努力的方向。从平时教研活动中,人们热衷情景创设,但或这或那的问题也不少,这有待于我们共同商讨。下面,我以实践现身说法,不足之处还望斧正。

  一、情境教学应生动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教学情境产生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其中,积极探索未知的知识。因此,只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才会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比如教学“认识克、千克”时,可利用课件展示学生爱吃的含有克、千克的鲜奶蛋糕、火腿肠、饼干等食品,并询问学生“你喜欢吃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包装盒上的“克” “千克”,“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这样很自然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又如教学圆周长时,我们可以出示圆盘等圆形物体,让学生自己用彩带绕圆一周,然后取出圆盘,让 “圆周长”清楚地显示出来,非常直观地将“圆周长”概念映入学生脑海中。还可以进一步开展“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深化学生认识。然后将彩带展开,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圆拉直后是一条线段,向学生渗透“画曲为直”的思想。

  二、情境教学应启发思考

  古人云:“学启于思源于疑”。在情境教学中要巧设疑问,让学生不仅对问题感兴趣,还想探索问题的答案,促进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如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可现场演示:让学生向装有半杯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小石子,杯中水位不断上升,引导学生思考:水位为什么上升?水位上升与放入的石子有关系吗?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通过巧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思考逐步突破难点,获取探索成功的喜悦。

  三、情境教学应易于操作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为落实这种理念,我们创设的情境应易于操作,能让学生“动”起来,在动手操作中学数学、做数学。如教学“长度单位”时,在学生认识了“厘米”的单位后,可让学生用“1厘米”的长度去测量黑板、课桌的长度。学生会发现测量不易操作等,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从而思考需用较长的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于是新的长度单位 “米”、“分米”应运而生。随着测量对象长度增加,学生还会产生“千米”等长度单位。通过创设易于操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知识的魅力,激发探索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情境教学应富于挑战

  情境教学富于挑战,就不可能“站着身子摘桃”,必须要让学生“蹦一蹦”、“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我能行”、“我厉害”的心理,激发学生斗志,解决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如在“三角形面积”教学中,我们可创设情境:怎样算出红领巾的面积?能不能将求三角形面积转化成求学过的图形的面积呢?你能借助手中的学具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这样学生的好战欲、求知欲成功激发,跃跃欲试。然后放手让学生借助手中的三角形纸片,通过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等操作转化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这种富于挑战的情景设置更会让学生树立解决数学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体会挑战成功的快乐。

  五、情景教学应贴近生活

  数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将数学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感知数学的实用性。在情景教学中,情景的创设应贴近生活,符合实际,不能远离生活。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从贴近生活的情景中感知数学的奇妙,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如教学百分数税率问题时,我利用班上一位学生家长开有小餐馆创设了教学情境,通过学生向家长了解收集到每月营业额、食材费、房租、水电费及其他开支,计算小餐馆月盈利多少元。这种贴近生活的数学情境,一下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迫切希望通过学习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尝试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

  总之,数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要求也不少,这需要我们共同去研究、总结,甚至借鉴。现目前,情境教学甚是风靡,我们有很多相互学习的机会,只有我们认真研究,学生就能在情境中顺利学数学、做数学,发展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