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效应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效应

在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协同育人研究成果中,有学者提出构建协同机制是实现育人协同效应的重要保证,但在实践中难度较大,其原因在于整体上构建同向同行育人的工作体制和制度规范缺乏一个核心要素来凝聚。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传统。《诗经》记载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反映了古代工匠在雕琢器物时执着专注的态度。还有“庖丁解牛”“巧夺天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等典故,是历史长河淬炼下的优秀精神品质。xx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中国发展成为制造强国、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凸显精益求精这一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将工匠精神描述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须从干实事、细事、小事开始,先修“心境”而后达“技境”,以严谨的态度练就炉火纯青之技,敢于创新,追求更高、更好、更精。从教育属性来说,工匠精神融合了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xx年12月10日的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祝贺信中强调,“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工匠精神是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具体体现和必备特质,是制造业强国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水平的精神实质,彰显对产品质量、性能、服务的追求越来越精,永无止境地“求精”。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是一个需要各个环节协调配合的系统育人工程,而课程育人是育人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衔接,形成良好的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既必要又重要。“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中的缺失

  (一)构建协同机制缺少逻辑主线的引领

  在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协同育人研究成果中,有学者提出构建协同机制是实现育人协同效应的重要保证,但在实践中难度较大,其原因在于整体上构建同向同行育人的工作体制和制度规范缺乏一个核心要素来凝聚。所谓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基于机制运作形式的角度,有通过行使行政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的行政运行机制,也有通过指导方式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指导运行机制,还有采用监督方式协调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监督运行机制。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政策中,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育人只是作为人才培养规划的指导思想,没有形成一套权威的纲领性章程和制度规范体系。在整个协同育人过程中,缺乏一套相对完善的、可遵循的制度体系和管理规范,协同育人具体怎么做、有哪些要求,也没有规范的操作指南,从而导致协同育人在落实、细化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弱化甚至忽视。而且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育人效果考核,因学科特性不同存在模糊性。应该在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从而在整体上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政课与专业课“两张皮”的现实困境,最终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发展,构建高职院校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多数观点认为,职业教育是以培育工匠为主的教育,高职院校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肩负相应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构建培育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机制,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的突破点。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缺少顶层协同的整体指导构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是教学活动运行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在某种程度上,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专业名称与学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标准、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进程计划表、专业教学团队的配置与基本要求、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要求、其他说明等。其中,课程体系设计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与核心。一般来说,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等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构成,整体上是基于“课程+课程”的设计模式,各课程基本上以课程自身的学科属性为遵循,履行特定的育人功能。不同的课程指向不同,有注重高等教育属性的公共基础课程,有面向产业和职业岗位的专业课程,也有直接对接实际需求的技能课程。然而,各门课程的育人指向是单一向度,课程间、学科间的交流机制呈断裂状。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等体现的是知识的关联性和衔接性,公共基础课程都是基于各自的学科属性进行教学设计,未能从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上制定协作融合的标准规范。当前的课程建设实际上是课程与课程的叠加,各门课程仍是各司其职、各自独立,且互不干涉,不能很好地形成协同共振的合力。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积极研究和实践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方案等顶层设计中,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结合高职人才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仍须树立科学的工匠精神培育质量观。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和设计专业人才方案的建设,既保证各门课程种好责任田,又突破各门课程的学科属性限制,开发工匠精神培育的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全课程、全过程育人的一体化课程,实现各门课程培育工匠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促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牢固统一的育人共同体。

  (三)课程间教学环节缺少良好纽带来连接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与专业课都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指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xx年1月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职院校既要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需求,也要在注重学生专业技术积累的同时,强调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融入专业精神、劳动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锤炼;同时,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围绕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近年来,各种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理念、方法、路径等被不断提出,但是其内容较大程度上是基于理论层面的梳理,没有最终在实践中落实或者形成实质性成效,其原因在于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核心目标内容宽泛,指向不明确,引领作用不突出,不易形成合力,难以在实践中落实。思政课教学主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为了强化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促进高职学生的成才与发展,也融入了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的熏陶,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考核内容多围绕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未形成系统的教学和考核指标规范。专业课教学主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养成,为了落实德技兼修的目标,也融入了职业价值导向、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但未能形成系统的教学规范。也就是说,思政课和专业课在完成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时,都融入了培养高职“匠人匠师”的基本要求,但都是点的实施,各自为政,各自主导教学,未做科学精准的分解,不能明确本课程的侧重点,未达到点对点、点对面的协作层次。

  高职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的职业幸福感,工匠精神的内涵符合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思想道德、文化素养三位一体发展的需要,如何在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一个理论抓手作为核心目标引领,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课程联动体系,实现具体语境下的实质性协同。

  二、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关键

  (一)工匠精神培育是思政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的育人目标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是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深化。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也要求高职院校由服务社会企业发展向引领社会企业发展转变,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技术技能应用人才,从而适应产业不断升级、技术迭代对人才的新要求,满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是基于新时代产业升级的进一步要求,包含对知识、技术、能力、思维、素质等多维度、多领域的复合要求,人才培养内涵要求更高,这与工匠精神的专业性、职业性、人文性的内涵高度一致。按照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内涵的新要求,需要在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形成培养目标的有机协作分工。

  工匠精神是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心制作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是一种对职业坚守敬畏、对工作执着坚持、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极致的价值取向。专业课在培养学生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需从价值取向维度出发,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不懈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技能和创造的价值和意义,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才能更有效地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的积累,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以及较高水平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工匠精神与改革创新、实践属性、劳动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的核心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正是思政课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养成的具体要求。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和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时,要结合相关的职业属性、专业技能,关爱学生的职业成长和全面发展,将工匠精神中的专业追求、职业热爱、人文素养等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使思想政治课程育人过程具备有效的支撑,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亲和力与吸引力。

  (二)工匠精神培育是思政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的内容着力点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职院校所有课程都要解决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既是各门课程的教育使命和根本任务,也是各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交会重点。思政课需要结合高职的职业教育属性,以工匠精神为立德树人的落脚点,以工匠精神承载思政育人的价值引领,从根本上改变思政课程目标的宏大抽象所带来的孤岛化与标签化现状。而专业课不能仅停留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层面,要超越知识、能力培养层次,把专业行业发展、个人理想抱负与国家现代化强国目标和民族复兴之伟业同步契合,立足国家需要、社会需求和人民渴望,在教学内容中提炼和融入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工匠精神等价值范式,做到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在能力养成中实现立工匠之精神、树“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之人才。思政课和专业课都要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进行全方位的工匠精神价值引领,实现共同育人目标,满足现代化建设制造产业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培育工匠精神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工匠精神培育的专业人才整体构架,形成各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未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系统设计,工匠精神在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培育中处于无序离散状态,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工匠精神培育目标总体要求。应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为核心要素,将其写进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与人才培养之首位要求,使其融入全过程的专业建设,成为专业内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育人逻辑主线。

  专业内的思政课与专业课依托课程特色,细化“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内涵。在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进行设计,有重点地确定专业内每门课程、每一环节对工匠精神培育的支撑作用,推进专业匠人育人目标与课程支撑体系深度融合,建立专业工匠精神协同矩阵图。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努力实现“1+1>2”的协同效应,那么“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养成可期可待。

  (二)设计全过程的工匠精神培育方案,实现教学环节的全程参与

  加强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一是要把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为内涵的工匠精神的培养目标写入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目标体系化、制度化、精准化、项目化。二是进行教学设计,保证工匠精神在课堂内外落实。高职院校思政课有“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主课,在“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等章节中,可嵌入和拓展工匠精神的理论和价值引领,注重职业情感的培育;“形势与政策”章节的教学应结合教育部指导方案,加强工匠精神的融入,如从贸易战、xx问题、百年奋斗谋复兴、勇毅前行兴伟业中都可以找到制造强国等结合点。在专业课堂中,包括专业的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是养成学生工匠精神的良好平台。可以在现代学徒制下、工学交替中实现多元化,聘请行业企业工匠、能手等,通过“传帮带”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工匠精神的养成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结果,既要有理论学习以达成价值引领,又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逐步培育学生对职业从有感情到坚守敬畏、对工作从热爱到执着坚持、对产品和服务从简单到追求完美极致的价值取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各门课程要围绕其核心循序渐进,不放过任何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实习、研讨中增强家国情怀和职业使命感。

  (三)共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成果的有序共享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引领下,各门课程共建工匠精神培育资源库。资源库的主要功能包括梳理职业、专业的发展历史,遴选工匠精神典型案例、工匠成长经历案例,引入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等,建设企业文化实践项目,推进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实践基地建设等。“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具象化,努力营造职场氛围,建立直观的文化载体。”这样做既能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又能避免各门课程重复使用案例资源。同时,还能提升专业课程工匠精神培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通过专业课为思政课提供不同职业的责任、使命以及匠人养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立足工匠精神培育关键点,研制协同量化的考核指标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懈追求的品质,通过养成过程最终凝聚和物化为一种精神,在人的思想和行动中体现出来,其精髓即“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种精神可以通过量化的指标,建立在过程性和终结性的考核评估中,让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落实到教学各环节、全过程。例如在过程性考核中,可设计完成作业的动态考核,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完善作业,实施积分累积制,培养学生对待作业毫不马虎、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精神;在遇到难题、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对坚持不懈的行为实行加分制;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从理性认知到实践践行,实现理实一体、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德技并修,养成吃苦耐劳、注重细节、敢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工匠精神。“为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加强教学研讨,通过师生互动,促进互相启发,实现教学相长。”以思政课实践环节为例,在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学生要完成实践总结报告,学生第一次提交的个人总结大多摘自网络。对照积分累积制度的严格要求,学生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最终在文本编辑、思想深度、行为态度、实事求是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职业教育是以培育工匠为主的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高职院校应担当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良好纽带,是同向同行的合力突破点,既能满足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思想道德、文化素养三位一体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化和中国职业教育质量与地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