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向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向

高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责任主体,高校教师则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实施主体。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举措。新文科建设以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为核心任务,旨在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0“课程思政就是通过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来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将课程思政建设置于新文科背景之下,立足于新文科建设中呈现出来的新趋势、新思维、新特点剖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向,既是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聚焦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担当课程思政育人使命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的具体回答。它预设着人才成长的方向和规格,指引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新文科建设是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牵引下进行文科教育的改革创新。作为新文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多维设定。《宣言》明确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这是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定。与此同时,《宣言》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还有:“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培养未来社会科学家为目标”“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加大涉外人才培养”,等等。这些表述分别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层面对新文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予以了明确,反映了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课程教学。课程思政作为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理应在实现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上发挥重要作用。

  (一)聚焦价值观目标,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功能

  新文科所要培养的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文科人才,而要能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文科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基于此,《宣言》将强化价值引领作为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予以确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177“课程思政中的‘思政’贵在彰显价值塑造之意蕴”。对于兼具知识性和价值性的文科教育而言,学生在进行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古今中外不同学术流派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其中有些是与当今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有些则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这就需要高度重视文科教育中的价值引领问题,以课堂教学主渠道为抓手,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功能,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性的教育引导,以帮助学生廓清价值观迷雾,筑牢价值观自信根基。

  (二)聚焦知识目标,发挥课程思政的知识涵养功能

  从知识目标上来看,新文科教育所要培养出来的文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将更加综合化、差异化、个性化,在知识内容上将更加时代化、中国化、国际化,尤其是所学知识内容的中国化将会成为新文科人才的一大显著特征。知识内容的中国化是指,知识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实践规律、话语表达、研究方法等要体现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国特色。这就要求新文科的知识生产要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摆脱对西方学术体系的依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加强自主研究,“构建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特点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加大新文科知识供给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重构,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写入教材、引入课堂。尽管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价值引领,但价值引领需要以知识教育为依托,离开知识教育的支撑,价值观教育就会丧失理论的彻底性,陷于空洞的说教。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去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义,这与新文科教育内容的最新要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聚焦能力目标,发挥课程思政的能力培育功能

  从能力目标上来看,新文科所要培养的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尤其要培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社会综合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育需要走出传统文科“书斋式”的培养方式,突破学校课堂教学的时空边界,走向社会生产生活一线,真正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需要相契合,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这就要求新文科的课程设置要更加面向社会、面向用人单位,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育人是课程思政秉承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课程思政建设高度重视课程的实践性,主张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社会热点带入课堂,将学生带到社会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不仅如此,“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要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平衡,解决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分析自然与社会的方法,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拥有独立的判断力”。课程思政的开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的,课程中不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也包含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尤其是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课程思政在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适应新文科融合创新趋势,推动“思政”与“课程”大融合

  新文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为了走出自身日渐式微的生存困境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一场自我革命,走融合创新之路是这场革命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原因在于,融合创新既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文科走出困境彰显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跨界融合思维已经拓展到社会诸多领域,“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模式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以人及各种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只有因势而新,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贴近现实,创造价值。导致传统文科出现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但归根结底是传统文科自身封闭式的发展模式所导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科内部各学科分科治学、闭门造车,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二是文科日渐悬浮于社会之上,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相脱节。这就使得文科所生产的知识和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突破文科的发展困境,需要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新技术为支撑,以科际融合为抓手,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寻找知识创新点,在与新技术的融合中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在与社会实践融合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也需要贯彻融合创新思维,推进“思政”与“课程”大融合。

  (一)推进“思政”与“公共基础课程”大融合

  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面向全体学生或者相近专业类别的学生所开设的基础性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如果将高校的课程体系比作一个金字塔,那么公共基础课就处于塔基的位置,它是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通识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思想品德)、科学素养、身心素质的关键课程。新文科建设要推进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必将对现有文科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程进行优化升级,以提升公共基础课程的育人质量。具体来说,就是在进一步发挥文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等国家规定课程教学的支撑作用的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地域资源和学校特色开设一批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素养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思政”与“公共基础课程”的大融合,可以依据课程类型的不同差异化推进。对于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容易被学生视为工具性知识载体的课程,应注重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升课程的价值意蕴。对于新开设的综合素养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有明确的课程思政意识,根据新文科融合创新的特点,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问题为主题跨学科组织课程教学设计,以高站位、高品位、接地气的原则开展教学。

  (二)推进“思政”与“专业教育课程”大融合

  新文科建设虽然强调要打破学科壁垒、专业壁垒,通过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来建设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但这不是说不需要专业教育、不需要学科支撑,而是需要走出原先较为封闭、脱离实际、学科主导的专业化建设思路,走开放融合创新之路,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文科人才。因此,新文科的专业教育课程,将更加开放,更加突出课程内容的人文性、时代性、现实性、融合性。推进“思政”与“专业教育课程”大融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充分激活专业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课程体系。在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时,要坚持“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三位一体”的整体目标架构,结合各自专业所对应的社会领域,细化为具体的可以操作和考评的目标体系。在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建构时,要充分把握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性和价值性的辩证关系,所选择的知识内容既要符合学科知识演进的逻辑,也要融入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实践语境,凸显中国价值立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进去。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不应“侧重于对具体现象、场景、故事的描摹以及不同学术流派的辨析、考据,而将价值判断搁置一旁,使学生在获取信息、接受知识的同时得不到理念、观念上的引导,以致形成了较为模糊甚至反向的认知与判断”,而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既向学生介绍理论观点,描述社会现象,更要引导他们形成“四个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家国情怀。

  (三)推进“思政”与“实践类课程”大融合

  《宣言》指出:“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新文科教育将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科实践应用能力,实践类课程在新文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有研究者指出,“专业课程在融入思政内容方面,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相似,往往停留在理论学习和认识上,缺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务实性和实践性,因此,学生的理解往往不深,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而实践类课程的开展则可以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悟结合起来,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走进生产管理一线去了解国情社情、历练专业能力、拓展思维视野、认知自我价值,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当前高校的实践类课程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专业实验实践类课程,这类课程往往是专业理论教育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如岗位实习、社会调查等;二是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这类课程是新形势下为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单独开设的课程,如,各种创新创业大赛;三是社会实践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培育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暑期三乡下。推进“思政”与“实践类课程”大融合需要立足不同类型的课程形式选择不同的融入路径。针对专业实验实践类课程,应重点挖掘专业实践所对应的行业或领域里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政”资源融入到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培育中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针对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应重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创新创业实践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了解国家发展实际,感悟中国精神。针对社会实践类课程,应重点立足学生的专业优势,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让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认知自我、增长才干、放飞梦想。

  三、运用新文科教育技术新手段,激发课程思政教学活力

  “新文科”是应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而生。“从教学方式看,随着新技术的推进,新文科教学手段多样化,大量新技术渗透到文科教学中。”《宣言》指出,要“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在这样的倡导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将获得新科技的技术赋能以提高育人质量。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三个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三者的效能及其互动结果,新的教育技术赋能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将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一)技术赋能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价值教育寓于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能否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主要却决于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其中课程思政意识是前提,课程思政能力则是关键和支撑。课程思政能力是指课程教师依托课堂教学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同,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学科知识及其价值观念进行融合的基础上对学生施加影响所呈现出来的能力。所以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融入、呈现力;二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识别力。这两方面能力的提升既需要教师主体的理论素养提升,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融入、呈现力是当前制约教师履行课程思政职责的关键制约因素。随着云计算、大数据、VR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的挖掘与可视化呈现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在对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时,可以充分运用这些技术。当然前提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内容数据化,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数据库,为教学内容数据的挖掘、选择和匹配奠定基础。在内容的呈现上,则可以充分运用可视化技术和VR技术,将相对抽象的内容通过生动的画面予以呈现。除此之外,“技术就是洞悉学习者学习时间数据、学习任务过程性数据‘密码’的眼睛和大脑,通过检测积累的丰富数据,能够给学习者精准‘画像’,进而实施有效干预与行为改进”。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识别和把握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予以实现。

  (二)技术赋能学生提升课程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有机融合的过程。检验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核心指标是学生是否“学”到了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这既与教师的“教”有关,也与学生的“学”有关。因此,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生课程学习能力,不仅受个体潜在心理综合素质影响,也与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有关。在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你讲我听”,学习的资源主要是教材及教辅资料,学习的过程被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知识考试。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参与课程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反映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教育技术将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赋能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可以依托新技术,延申学习时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进行整合,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可以拓展学习资源,走出教师、教材和教辅的限制,与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对接,既可以通过网络联结其他教师解疑释惑,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结其他学生讨论问题交流心得,还可以借助开放的网络空间寻找学习资源。尤其是在智能技术的支撑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实现人机协同,智能设备既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及时评价、反馈学习进展和效果,以便于个体进行学习反思,调整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三)技术赋能教学内容提升课堂吸引力

  “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这些素材及信息是在教材所倡导和规定的价值观念、知识观点及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再次开发而成。好的教学内容设计,既要融合教师的教学智慧,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需求,还需考虑教学场景的要求。当前一些课堂到课率不高、抬头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老师照本宣科,读教材、读PPT,教学设计千篇一律,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不够新鲜和生动,吸引力不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既有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和能力问题,也有学生认知思维和方式转变的问题,还有评价制度、教学环境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认知思维和方式的转变。当今在校大学生学习成长在移动互联时代,他们时时在线、处处在线,他们时时读屏、处处刷屏,他们热衷于看图、看短视频、看真人直播。直观化、动态化、多元化、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方式致使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也呈现出形象化、碎片化的特征。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呈现只有符合学生的上述认知特征才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赋能,将短视频、数据画像、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到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中去,使干瘪的教学要点立体起来、鲜活起来,使抽象化的文本素材图像化、动态化,使学生能够参与进来、体悟出来,打造课堂“视听盛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吸引力。

  四、立足新文科管理体制新变革,构建全链条式育人格局

  在组织管理体制上,新文科教育“要努力突破传统的‘原子式’的、‘个体化’的教育组织模式”,跨越学科边界、专业边界、课程边界,实现学科协同育人、专业协同育人、学院协同育人;打通“学界与业界”“学校与学校”“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育人通道,构建校、政、行、企多元参与的育人格局。《宣言》明确指出,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开展法学、新闻、经济、艺术等系列大讲堂,促进学界业界优势互补。聚焦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因此,从应然的角度讲,课程思政建设也将随着新的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变更而获得多元协同的力量支撑。但要将协同育人理念和目标转化为实践,将应然转变为实然,还需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做好机制建设和实践探索。

  (一)校内协同激活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

  高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责任主体,高校教师则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实施主体。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只是课程及课程教师的事情,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同样负有责任和义务”。这就需要学校的党委行政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激发各责任主体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要统筹好各门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协作配合问题,要求二级学院做好本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分年级、分专业、分课程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与挖掘,避免简单重复教学。二是要统筹好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协作配合问题,建立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互学互访、互帮互助的交流机制,鼓励专业课程教师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听课研讨,支持思政课教师加入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团队,以学院为单位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三是要统筹好专业课程教师与辅导员老师之间的协作配合问题,鼓励专业课程教师多向辅导员了解所教班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动态,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育人素材。同时也鼓励辅导员在工作中思考课程思政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及时向专业课程教师反馈意见。四是要统筹好其他各部门工作人员共同服务于课程思政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支持。

  (二)校校协同打造互助共享的课程思政平台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是各高校正在积极推进落实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各高校的历史底蕴、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师资力量不同,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所拥有的资源也存在显著差异。如拥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相比其他高校而言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将更容易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有力支撑。师范类高校因教育学的学科优势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氛围更容易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而一些偏理工的专业性院校,偏技能培养的大专院校在学科支撑和人文传统上则相对薄弱些,但他们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科技的研发和运用上更有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技术支撑。除此之外,各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进程也存在时间和水平上的差异,早在课程思政建设方案颁布之前,xx地区的一些高校就率先在全国进行了课程思政方面的建设探索,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示范课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而大多数高校都是在方案颁布后才开始课程思政建设,且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仅靠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学校、一个行业的学校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需要各高校之间共享资源、互助互进。具体而言,重点应抓好互助共享平台的建设。一是建立交流学习平台,在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下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联盟,高校之间定期分享建设成果,交流学习建设经验。二是建立互助发展平台,课程思政建设资源充足且经验丰富的高校定点帮扶建设相对滞后的高校,互派师资共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三是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将各高校的优质课程思政教学视频、素材、方案进行整合共享。

  (三)校社协同构建政学研企一体化育人格局

  “教”与“学”都是以特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为依托的,脱离社会生活的教学实践是空洞无味的,脱离社会支持的教育实践也是无法进行的。课程思政建设,无论是课程建设的资金、政策、技术等资源的获取,还是课程内容的挖掘与丰富、育人环境的优化等都需要依托社会力量的支撑。这里的社会力量主要有三大主体:一是政府。政府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导者、支持者,也是参与者。政府除提供必要的制度和物质支撑外,还可从政务实践中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经验丰富的党政人才还可直接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去,这与新文科建设中推行的社会大讲堂模式是相契合的。二是社会研究机构。与高校里的科研机构相比,社会的研究机构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更有深度地参与社会建设,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增进学生把握社会发展现实更具有穿透力。三是企业。企业是社会经济运转的细胞,企业在参与经济建设中更能够把握当今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更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企业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既能够为理论类课程提供一线的教学案例,也能够为实践类课程的开展提供平台。构建政、学、研、企一体化育人格局,应“坚持两走”:一是走进来,即邀请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工作人员走进学校共同商议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走上讲台结合工作实际讲好中华民族复兴故事;二是走出去,即高校应组织参与课程建设的教师走出校园到政府去、到研究机构去、到企业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积累教学素材,尤其在开展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时,组织学生到政府、研究机构及企业去参观、实习和见习,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知社会、磨砺自我、励志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