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如何发挥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驻村工作队如何发挥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驻村工作队如何发挥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当前,各个村都有委派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有的是省、市、县相关单位派驻的,有的是乡镇派驻的。驻村工作队主要职责是宣传党的政策、抓实精准扶贫、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选派工作队驻村帮扶,既为脱贫攻坚工作派去了骨干力量,又为农村党组织、重点贫困村脱贫助推动力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与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选派干部不够精准,驻村干部自我定位有偏差。帮扶单位在选派驻村干部中,没有深入帮扶村调研,没有深入了解帮扶村缺什么,需要发展什么,有什么资源优势,通过什么方式带动群众发展,没有真真正正结合上级因村派人精准要求,把最能干的选派到基层,除个别主动申请驻村的外,很多干部选派下来心里面是不情愿的,导致了工作被推着走,推着干的局面,甚至有的选派干部年龄大,临近退休,精力有限,工作只是应对,很难胜任驻村工作,发挥不了作用。有的驻村干部对脱贫攻坚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驻村工作职责任务不清、自身定位不准的问题仍然存在。把扶贫当成“镀金”,把驻村当做“休假”,怀着优越感、带着“想舒服”思想整天“混日子”、心不在焉的现象在驻村工作期间很难杜绝。个别派出单位“一把手”认为人派到就可以,当甩手掌柜,单位“后盾”作用发挥不够。

 二、适应基层环境困难,乡镇基层能力经验仍需从头积累。单位选派的干部,在机关工作时间长,刚下来对基层工作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开展,而且基层工作繁琐无序,不像机关工作一样单一,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驻村干部就产生思想不上进,工作不积极,学习不认真等厌战情绪。他们在岗位上需要面对群众的衣食住行,面对农村基本医疗、低保、产业补贴、养老保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老百姓有一个问题就要去咨询,责任心强的干部就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自如应对,责任心不强的就不知道怎么办,导致在政策宣传上缺位。有的驻村干部虽然工作热情高涨,但不可避免的存在农村工作经历少、对村情民意不了解、对精准扶贫政策掌握不全不深不透等现实问题,特别是精准扶贫经验和时间能力,很难短期内迅速提升,需要在农村长期工作生活中点滴积累。

 三、日常监督管理执行存在打折扣现象,管理制度仍需从重从严。乡镇党委负责提供驻村干部考勤情况和工作表现情况。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派出单位和派驻乡镇对驻村工作队管理不严,走读现象严重。普遍存在对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定期汇报制度、报岗制度、请销假制度落实不够严谨,缺乏经常持续性。有些乡镇或疏于管理或打不开“情面”,跟踪查验、确认、检查工作落实不够;存在两头跑、两头顾、两头干的“缺岗”、“兼职”和“走读”现象,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彻底杜绝,将直接影响到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成效。工作不够深入,走访一部分村群众了解,普遍反应对驻村帮扶工作满意度不是很高。

 四、扶贫信心不足,驻村帮扶不够重视。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可以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阶段。驻村工作队面对的扶贫情况必将更加复杂,致贫、返贫原因必定更加多样,更需要坚定的扶贫信心去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部分帮扶单位没有从全党脱贫攻坚的政治高度认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人员调配不得力,扶持项目不落地,领导联系不到位,有缺督失察、应付差事现象。问题体现到工作队员身上就是没有真正驻村帮扶,对帮扶工作不够重视。

 五、政策帮扶落实有差距,驻村干部业务理论水平仍需加强学习。有的单位派出的驻村干部缺乏农村工作经验,还不尽快补课,对乡情、村情不够熟悉,也不主动走访了解,对国家和省市县扶贫政策的掌握也不全面,把帮扶等同于救助,对开展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认识不到位,对帮什么、怎样帮,扶什么、怎么扶缺乏深入思考。有的贫困村干部还处于依靠驻村帮扶单位投入资金修修村部、补补围墙等一般性概念,对产业扶贫促进增收的紧迫性认识不够,谋长远、思发展的意识不强,没能正确认识精准帮扶与持续脱贫发展的关系。有的还存在驻村第一书记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队员出勤率差,配合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的能力缺失,工作主动性差,造成第一书记单打独斗的现象,未形成攻坚脱贫合力,作用发挥不明显。还有驻村干部以单位资源有限,资金缺乏为由,在协助落实扶贫项目、改善扶贫村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引导精神扶志等精准扶贫方面,与群众的期盼相差甚远,帮扶措施少,效果不明显。

 综合所述,为有效解决精准扶贫驻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发挥积极作用,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是精准选派,派好驻村工作队员。认真统筹各个层级、各个方面人才资源,严把第一书记选派关,原则上选派具有一定基层工作能力、热心农村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较强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明确工作标准,建全“能进能出”机制,对不能干事、干不成事、群众不欢迎、工作无动力的驻村第一书记及时召回。

 二是强化责任,明确驻村工作队的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的主要职责,对省、市、县派出帮扶单位工作严格实行全脱产,明确摆正驻村工作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位置,让驻村工作队起好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于工作考核应多注重在工作实绩方面,减少各种重复性表格填报和资料收集,统筹精简开会时间,真正让驻村工作队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开展扶贫。

 三是加强宣传,做好驻村工作队业务能力培训。采取集中与分类培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培训力度,重点就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扶贫支农政策、先进典型案例等内容进行集中综合培训;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或新进的驻村工作队员分类开展提升基层工作与联系群众工作的能力培训,对缺乏集体经济发展意识、基层党建管理经验的驻村队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村两委可借助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在资金、项目、管理及技能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提供有效场地或平台,加强对贫困群众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教育培训,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四是压实责任,加强驻村工作队人员监管。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检方式进行有效监督,对驻村工作队的考核应避免简单化、形式化,更加注重从驻村时间、集体经济发展、群众评价、第一书记评价、扶贫实效等方面进行。坚决防止第一书记唱“独角戏”、驻村工作队“搞回避”现象发生,切实发挥驻村工作主力军作用。

 五是强化保障,健全驻村工作激励保障机制。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驻村工作队选拔任用、表彰激励工作机制,将驻村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在同等条件下,对表现优秀的驻村工作队员在晋职晋级、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其次是加大驻村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对确因扶贫工作需要但政策中又没有包括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经费应给予合理考虑,提高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性。再次是要常态性开展组织关怀,通过定期培训、交心谈心、树立典型等方式,第一时间掌握驻村工作队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问题,切实增强驻村工作队员组织归属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