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林业开发与保护中心有关报送2020年林业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报告

区政府:

2019年,我区林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线,自加压力,主动作为,扎实抓好了林业生态修复、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富民等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2019工作总结暨2020年计划报告于后。

一、2019年度工作总结

(一)真抓实干,林业生态修复成效突出

1.超额完成各项森林指标

全区林地保有量98.4万亩,森林面积新增4.3万亩,达到119.3万亩,森林蓄积量净增10.1万立方米,达到463.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长1.2个百分点,达到35.4%,超过了市上下达和区上规定的指标任务。

2.全面完成营造林任务

2019年,上级下达我区营造林任务7万亩,实际完成8.63万亩,占任务的123%。通过区级自查,今年的营造林面积核实率100%,面积合格率100%。其中,中央改革发展资金补助造林0.9万亩和低效林改造0.5万亩,国有林森林抚育2.8万亩,天保工程封山育林1.5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0.8万亩,省级财政林业生态保护恢复专项资金补助造林0.6万亩(区级财政整合后对口安排区级生态修复及产业发展项目0.6万亩),产业发展新栽花椒1.53万亩。

3.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抢抓春季造林有利时节,对历年退耕还林进行了补植补栽,补植补造面积4000余亩,补植苗木30万余株,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0.7446万亩,顺利通过了国家和省级核查验收,达川区林保中心被表彰为全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20周年先进单位。

4.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和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利用广播、电视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天然林修复制度,着力提高社会各界保护天然林意识。抓好了全区6.12万亩国有林和33.17万亩集体公益林的管护,落实管护人员95200人(其中国有林管护人员163人、集体林95037人),签订管护合同190400份。完成了天保工程封山育林1.5万亩,并做好了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对全区33.17万亩集体公益林落实补偿,共兑现资金520万元。全区2.8万亩国有林森林抚育目前正在实施,计划明年3月底完成任务并开展自查验收。

5.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宣传,并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和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发挥义务植树在国土绿化中的作用。在万家镇双桥村4组(小地名指路碑)建立区级义务植树基地一个。今年3月16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许国斌带领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及区义务植树成员单位负责人在该基地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当天栽植米径10厘米、树高2.5米的柳树300株,米径10厘米、树高4.5米的银杏200株。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积极响应,均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2019年,全区参加义务植树人数52.9万人次,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01.5万余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7%。

6.统筹推进创森工作

全区创森工作进入了档案收集和巩固提升阶段,创森攻坚清单116项任务,有78项达标,38项指标正在有序推进。主要抓好四项创森工程:一是森林增绿工程,巩固历年退耕还林成果,实施天保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提质,依托乌梅、青花椒产业和中央、省造林补贴项目大力实施新造林,全年完成营造林8.63万亩,保障了全区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二是河流绿化工程,重点抓好了巴河、州河干流绿化提质扩量,全区河流501.5公里已绿化303.97公里,绿化率84.5%。三是道路绿化工程,重点打造了万家银杏大道、百节乌梅大道和国道g542柠檬、安仁柚产业带,全区国、省、县、乡道公路可绿化里程452.8公里,已绿化390公里,绿化率86%。四是城乡绿化工程,天益广场、仙鹤广场、滨河公园、南坝公园(一期)、休闲文化体育公园5个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基本完成,10个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建设加速推进,城市绿地新增2200亩,12个幸福美丽新村得到巩固提升,达川区龙会张家山村、花红白岩村等7个村积极开展绿化美化被作为市级绿化示范村推荐上报,百节蔡家坡村、福善莲花村等4个村被推荐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

(二)严管重护,森林资源保护有力有序

1.强化林木采伐监管

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和凭证采伐制度,严禁公益林商品性采伐,对天然林实施禁伐,并强化监督管理,确保不突破上级下达的控制性指标,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增长。2019年省厅下达我区年森林采伐限额57363立方米,截止目前,办理林木采伐30782.27立方米,其中占限额采伐22147.31立方米,不占限额采伐8626.96立方米,低于控制指标。

2.严格林地保护管理

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占一还一”。截止目前,上报审批林地16件,批准使用林地面积27.85公顷,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521万元(含经开区2件,林地面积1.52公顷,森林植被恢复费53.65万元)。

3.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严格执行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禁止非法猎捕、杀害、出售、收购、运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禁止违法猎捕、射杀野生动物和非法采挖野生植物的行为,全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切实保护。全区未发生重大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行为。

4.严格古树名木保护

完成了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全区无名木,现有古树832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2株,二级保护古树9株,三级保护古树821株,并对832株古树进行了挂牌保护,落实了管护责任。同时,加大了树木移植管理和执法力度,严禁采挖移植天然大树,保护好了现有野生植物资源。

5.抓实森林火灾防控

一是压实责任。年初与各乡镇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书,乡镇与村社、护林员、农户、特殊群体监护人员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全区共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1281份。二是落实措施。在做好宣传教育、护林巡逻、野外火源管控、值班值守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应急准备,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抓好物质储备,加强扑灭队伍建设,并适时开展防火演练,着力提高森林火灾扑灭能力。全区各乡镇和国林林场共建立半专业扑火队58支,以村为单位建立群众义务扑火队856支,新增防火物资储备860件(套)。截止目前,全区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损失率为0,保持了连续近十年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的良好成绩。

6.狠抓有害生物除治

一是积极抓好一般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年共投入经费80万元,调购林药10吨,完成食叶害虫松毛虫、蜀柏毒蛾防治10.5万亩。二是强力推进松材线虫病除治。调整了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部及办公室成员,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指挥长,建立健全了区、乡、村三级网络监测体系,实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和周报制度,严密监测各地松材线虫病松树枯死发生情况。完成了三年除治攻坚行动年度除治任务,并顺利通过市级复查和省级抽查,全区共完成强度择伐401亩,一般择伐除治疫木30.2万株,投入防控资金3705.3万元。今年9月,启动了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共发现发病松树3.8万余株,较去年下降了72%,全区松材线虫病除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普查数据基础上,科学拟定了2019至2020年度除治实施方案,并于11月召开了全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会,正式启动了2019至2020年度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目前除治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

(三)打造亮点,林业产业建设加速发展

1.重点发展花椒产业

今天上半年,全区新栽花椒8.2万亩(包含农业用地栽植面积),全区花椒栽植总面积已超过18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4万亩,比上年度增加投产面积1.9万亩。全区鲜椒总产达到1.68万吨,总产值达到1.8亿元,同比增加4000万元,就地就近吸纳农动力116.8万余人次,劳动力收入0.9亿元,种植区农民平均增收200元以上。

2.巩固提升乌梅产业

充分利用达川乌梅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以及悠久的栽培历史的优势,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业主(大户)+基地”等模式规模成片发展。今年,新建乌梅产业基地0.7万亩,提质增效1万亩,全区乌梅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挂果面积2.0万亩,产鲜果6000余吨,产值1.8亿元以上。“达梅1号”科研项目获得了达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百节马家万亩乌梅省级现代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子项目乌梅三圃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乌梅良种繁育玻璃温室及附属设施的项目立项、概算批复、“三通一平”等工作,“中国乌梅之乡”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

3.科学谋划竹产业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达州市委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实施意见》精神,拟定了《达川区竹产业发展意见》,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同时,紧紧围绕黄庭、平滩竹林资源优势,拟打造以铜钵河、210国道为主线,结合乌梅山、仙女山、平滩温泉等优势旅游资源的竹林风景线一条,通过对原有白夹竹进行抚育,提质增效面积4000亩,目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4.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

引进四川友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6.5亿元,在万家镇建设中华银杏谷,规划面积3万亩,打造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西南部最大银杏种植园及培育基地;
建成省级森林康养人家2家(雷音铺森林管理处、达州瑞福森林康养人家),省级康养基地3家(达川乌梅山森林康养基地、达川雷音铺森林康养基地、达川观音湖森林康养基地);
省能投集团投资开发建设铁山国家森林公园进展顺利。全区初步形成了以铁山国家森林公园、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真佛山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和乌梅山景区为主,林家乐、农家乐为辅的生态旅游格局。2019年,全区生态旅游达425万人次,产值3.3亿元。

5.持续提升林业产值

依托花椒、乌梅等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区林业产值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019年,全区林业总产业值预计可达26.52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收入达到2295元,林业对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四)精准发力,林业扶贫成果斐然

1.持续开展对口帮扶

继续做好大滩乡张家店村和夏家坝村的对口帮扶工作,调整了两个村下派第一书记,并充实驻村工作组人员,切实加强帮扶力量。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中心及下属单位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合对子,经常性开展大走访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做好产业扶持引导,帮助发展咸菜、青脆李、柑桔、安仁柚等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两个村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实现了脱贫不返贫,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100%。

2.重点抓好生态扶贫

年初,协调区自然资源、达川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制定了《生态建设专项扶贫2019年实施方案》,有序推进生态扶贫工作。全年计划实施项目5个(巩固退耕还林补助、生态护林员建设、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公益林建设、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及治理工作),5个项目年度任务均全面完成,完成率100%。2019年林业生态扶贫计划投入1500.5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430.98万元,目前已拨付资金1430.98万元,当前资金完成率95.36%,年度项目资金完成率100%。同时,积极创建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出台了《达州市达川区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引导有序发展和规范运行。截止目前,已组建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26家,承担林业生产任务1.5万亩,带动300余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参与造林生产活动,贫困人员人均增收4300余元。通过实施生态扶贫,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给群众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为全区如期脱贫摘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夯实基础,林业保障机制全面加强

1.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中心党组始终把从严管党治党摆在首位,自觉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刮骨疗伤,有效解决队伍中“不落实,假落实”问题,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林业队伍。二是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监督责任清单,中心党组书记与领导班子成员、直属各单位、各乡镇林业站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45份。三是严格执纪问责。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并加大对直属单位、乡镇林业站在履行主体责任、规范“三公经费”以及作风效能方面的专项监督检查,将各单位和干部职工置于有效监督下,全年林业系统无违纪违规案件发生,保持和巩固了林业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2.强化效能建设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将13项行政许可事项和2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入驻政务中心,切实做到所有的林业审批事项在“一个窗口”、只“跑一次路”就可以办结。今年来,共办理各类林业行政审批1826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上级退件率为0。二是严格林业执法。严格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确保公平公正执法,为林业生态建设保驾护航。截止目前,共办理木材运输、森林植物检疫执法案件17件,依法打击处理违法人员17人次,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涉林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3.强化种苗保障

一是加强林木种苗行业监管。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切实加强林木种苗的质量检验,全区林木种子合格率达到97%,苗木合格率100%。严格实行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今年新办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15家,全区共办63家。同时,对63家苗圃开展了行政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秩序。二是抓好种苗生产。完成大田育苗610亩,可出圃花椒、香樟、乌梅、柑桔等合格苗木1210万株,切实保障全区林业种苗需求。

4.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做好院地、院企合作。与省中医药科学院、达州市达川区小港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合申报的2019年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科技示范村)实施顺利,林业科技推广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常运行,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二是狠抓林业科技推广和服务工作。“达梅一号”科研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达川区人才项目“达川乌梅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人才引进及培训项目”已通过区人才办验收,《乌梅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已公告颁布实施,百节马家万亩乌梅现代产业园乌梅三圃开工建设,为乌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开展林业科技下乡10余次,重点传授和指导核桃、乌梅、青花椒等栽培、整形修枝、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能,培训基层林业站、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及种植大户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

5.强化林业宣传

及时上报党委、政务工作信息,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我区林业改革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和兴林富民典型经验,提高达川林业关注度。今年以来,在达州电视台、达川区电视台新闻报道9次,在《中国绿色时报》《绿色天府》《达州日报》《达州晚报》等报刊发表文章10余篇,编撰《林业信息》70余篇,其中被《中国林业网》采用25篇,市林业工作简报采用40余篇,60余期被《人民日报网络端》《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政府网》《达州新闻网》《达川区政府网》等网络媒体采用报道。

6.强化目标绩效管理

与区委、区政府签订《目标绩效管理承诺书》,承诺干成7件大事,涉及国有林场改革、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效益补偿、乌梅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中心将这七件大事细化分解到相关股室单位,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与之签订承诺书,实行周调度、月小结、季评估。这七件大事均按时间节点和形象进度稳步推进,目前一项超前,六项进度正常。

二、2020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完成工程营造林2万亩,巩固上一轮和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11.65万亩;
管护国有林6.12万亩和集体公益林34.90万亩;
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85%以上,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
森林覆盖率、林业产值、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上级部门的要求;
无重、特大森林火灾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以下,全区林业系统安宁和谐稳定。

(二)主要措施

1.狠抓城乡绿化

扎实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大力争取和实施天保二期、新一轮退耕还林、森林提质等林业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全年计划完成营造林2万亩。统筹推进创森工作,突出重点补短板,加速推进2个在建城市公园、7个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建设,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加快森林廊道、公路、铁路、河流等绿化提质扩量,继续巩固提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百节蔡家坡村、福善莲花村等被推荐为“国家森林乡村”的4个村力争获得正式命名,全力确保2020年3月底前完成创森各项目标任务,顺利通过终极“大考”。

2.狠抓产业富民

巩固提升乌梅产业,稳步推进乌梅三圃建设,常态化抓好乌梅管护,开展丰产栽培技术培训2次以上,大力推行地方标准《乌梅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着力提高乌梅品质和产量,积极与区文游局沟通协调,做好2021年2月百节乌梅山花卉生态旅游节争取和筹办工作,进一步加快乌梅产业发展。科学谋划竹产业发展,出台《达川区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引导竹产业规模发展,争取竹林抚育任务3000亩,提高竹林质量。做好林业产业摸底调查,进一步掌握全区林下种殖业、林下养殖业种类和规模、生态旅游业、花卉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出台扶持引导措施,全年计划新增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推进林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3.狠抓依法治林

强化森林火灾管控,力争全年无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发生。扎实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控,强力开展松材线虫病除治,完成年度除治任务,确保全区林业生态安全。依法加强林木、林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保障和巩固全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4.狠抓自身建设

抓好林区道路、管护站点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林业发展基础。抓好机关党建、党风廉政、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回头看”活动,着力建设一支忠诚、担当、干净的林业干部队伍,为全区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