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的隔壁住着幸福】苦涩的幸福

  “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已不记得这到底是谁说的,但它却被张玉贵奉为至理名言。   当年一脚跨出太行山闯世界的张玉贵,靠着不懈打拼的精神,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河南卫辉颇有影响力的企业家。
  
  苦难的幸与不幸
  
  梳理一下张玉贵的过往,对于当年所遭遇的苦厄,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如果说是幸运,这种滋味太过苦涩;如果说是不幸,正是这种磨砺,炼就了他倔强的性格。
  1964年,张玉贵出生于河南卫辉一个极其普通的小山村。10年的动荡,加上从小就不安分的性格,让他没读完初中就早早归入土里刨食一族。而这也成为张玉贵至今无法忘却的痛楚。
  15岁那年,父亲的去世,使张玉贵近乎绝望。原本就困难的家境从此更显窘迫。兄弟5个,未来的日子该怎样过,如同千斤重担压在张玉贵的心头。
  为了生计,张玉贵下过煤窑,在县城的化工厂里拉过煤、烧过锅炉,在乡兽医站做过几个月的二把刀兽医。20岁时,他到省城学习修表。一个同学顺手“牵”走他一整套修表工具的事情,在那个时候也能让他刻骨铭心,因为对一个学徒工来说,买这套工具真是不容易。
  新乡一家建筑公司招工。肚里没多少墨水的张玉贵,虽然心里没底,但为了改变命运,还是出钱请客,靠一顿饭打动招工人员后,他顺利成为一名建筑工人。在那里,木工、油漆工、钢筋工、泥工……所有的工种他几乎干了个遍。
  两年后,折腾上瘾的张玉贵跳槽到新乡一家装饰公司做工程。
  有一次,张玉贵受公司指派负责一项任务,他准备大展拳脚。就在此时,他却发现公司所进的壁纸属于劣质产品。“要让我负责,就重进壁纸;要用老壁纸,我就走人。”生性倔强的他犯起了轴劲。
  而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张玉贵哭笑不得。公司决定,让他放下手头活计,牵头销售这批壁纸。“结果可想而知。”张玉贵说。
  
  挡不住的商机
  
  后来,公司在邢台成立分公司,销售劣质壁纸无果的张玉贵,被公司派到那里“戍边”,条件则是每年上交10万元。
  10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邢台的打拼,让张玉贵吃尽苦头,也吃透了装饰行业,看到了无限商机。于是,他决定自立山头:“挣的钱全给了他们,我就拿那么点工资,不值!不如自己干!”
  1980年,回到卫辉的张玉贵成立了自己的装饰公司。囿于体制所限,当时他挂靠在邮政系统。其实,在当时,对于贴一张画就能过年的普通民众而言,装潢装饰绝对属于极其前卫的词汇。所以,起初的生意也就是干些零敲碎打的活儿,但独门生意也让张玉贵积累了相当丰厚的人脉资源,为日后的井喷式发展蓄积了能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劲吹神州,全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这极大地刺激了装饰行业的社会需求,张玉贵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1988年,卫辉由县升格为县级市。这就意味着,将有一大批破旧立新的工程项目上马。原本生意就相当红火的张玉贵,一时间更显得炙手可热――他的手头永远有做不完的工程,他甚至发愁到底先做哪一家。那些急着装修的客户,常常提前预约,隔三差五地宴请张玉贵。不经意间,张玉贵成了众多工矿企业的座上宾。用张玉贵的话说,那时的生意就如同秋风扫落叶。
  张玉贵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就是那个时期积累下的。
  
  成功没有法宝
  
  “其实,搞装饰公司我也没什么成功的经验,就是敢干。别人不敢接的工程,我敢接,我边学边干。以前积累的经验可真帮了我大忙,结果一个个工程都干下来了。更主要的是我能吃苦。”盘点过往,张玉贵说。
  一次,为揽下某邮局大楼的工程,张玉贵需新添一台设备,而这种设备只有天津一家企业生产。为此,张玉贵只身跑到天津,结果按照地址在天津足足跑了一个星期,也没找到那家企业。难道是信息有误?就在张玉贵进退两难之际,他惊奇地发现,所要找的企业就在自己住的旅社后面。这让张玉贵领悟到人生至理:很多事情,有了积累,成功就在蓦然回首间。
  为了省钱,当然更为赶工期,张玉贵决定将这台重达一百多斤的设备扛回家。怕被铁路上的人罚款,他先是把这台设备精心打扮了一番,接着装作一脸轻松地抱着它上了火车,然后搂着那块铁疙瘩坐了一路。这让邮政局的领导相当感动,工程顺利拿下。“喏,那东西就在那儿。别看你年轻,你试试能扛起来不能?”张玉贵向窗外的院子指了指,对记者说。自豪写在他的脸上。
  1998年,装潢行业有了迅猛发展,大大小小的装饰公司相继成立,竞争无序,市场混乱。在当地业界早已是“泰山北斗”的张玉贵,在政府授权下负责起当地装饰行业的管理工作。因为出色的组织能力,他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嘉奖。张玉贵的事业迎来一个高峰期。
  2005年,张玉贵开始操盘“卫辉市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涉足地产业。2005年,他引资2600多万元的旧城拆迁改造项目――“健康花园”房地产项目顺利竣工。2006年,张玉贵又自筹资金建设“和谐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840万元。2010年位于卫州路与翟阳线的“祥和园”投资3000多万元,即将开盘。
  2006年年初,张玉贵成立了“玉贵广告装饰有限公司”,经营该市主要街道的灯饰广告业务。
  自此,张玉贵完成了一个山里娃到成功商人的华丽转身。
  “老早的时候,我家那个地方产的苹果,被当成贡品进京。解放后,周总理还专门给我们那里的老书记发过奖状。这也算是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采访结束时张玉贵说,他要为家乡做点事,首先是把那里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整好,然后漫山遍野栽上果树,建成优质水果基地,同时建立果品加工厂,做成品牌,最后把家乡建设成生态观光旅游基地。
  摘自《名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