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水笔的质量 [一支水笔,一世情缘]

  《诗经・静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傍晚时分,一个男子在城墙下等待自己的心上人,不知道什么原因,等了许久才等到女子的到来,女子赠给恋人一个红色的萧管,那男子如获至宝,把玩不已。
  每每读到这首《静女》,我就会自然地想到父亲的那支笔,那支已经被父亲珍藏了40多年的水笔:一支水笔能值几个钱,然而父亲对水笔如此珍爱,无他,只因为是自己心爱的人所送,所以爱屋及乌,爱不释手。
  父亲初中学历,在生产队当会计,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文化人了,但父亲却不酸,身体强壮得很,比如干农活,他就不曾输给任何一个强劳力。
  父亲是在20岁时候通过媒人介绍与母亲定的婚。听母亲说,当时两个舅舅都在县里工作,三舅还小,地里重活需要人帮忙,她就乖乖地跟着媒人去相亲了。回来后,姥姥问母亲怎么样?母亲说,就记得他与一般的庄稼汉不一样,其他也没什么感觉。姥姥又问,那这亲事?母亲脸一下子就羞红了,一句话没说,就跑回了房间。媒人笑了,对姥姥说,你家姑娘不说话,就说明同意了。
  初八那天,父亲带着礼物去母亲家,饭后,又帮姥姥干了一下午农活。临走时,母亲回赠了父亲一支水笔,这亲事就算定了下来。
  那天开始,父亲就以张家的二女婿自居了,并自觉地尽着一个女婿应尽的职责。农活忙了,父亲就准时去姥姥家帮忙。一天,姥姥让父亲帮她写样东西。父亲说没笔呀。姥姥说,你口袋上不是挂着一支吗。父亲有点尴尬,说,笔里没有墨水的。见姥姥满脸的疑惑,父亲这才说,那是母亲送的,他一直带在身上,就是没舍得用。
  当然,父亲舍不得用,并不能说明那支笔将来也舍不得用。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用钢笔写字,可我却三天两头地掉笔。父亲很生气,但又没办法,后来,索性用母亲给我们缝衣服的黑线搓了一根粗粗的绳子,然后将钢笔挂在我脖子上。父亲的方法的确管用,但管不了几天。一天放学后,我与邻村的几个孩子打泥仗。那天玩得真是非常地开心,我一个人用一书包的泥团竟将对方打得落荒而逃。只是回家后才发现,套在脖子上的钢笔又丢了。父亲知道后,气得要抽我。母亲说,你不是还有一支笔吗,拿给二子用不就得了?但父亲没有答应。
  第二天,趁父亲不在家,我翻箱倒柜,从父亲放账本的柜子里翻出了那支水笔。你别说,母亲送给父亲的水笔真的很好用,至少比父亲给我买的好多了,一点都不刮纸。但好景不长,当天晚上就被父亲抓了个现行。长那么大,父亲从未打过我,那晚,父亲没有客气,用柳条狠狠地招呼了我一顿。母亲见父亲打得狠了,就与父亲吵起来,说,不就是一支笔吗,二子用一下,就掉你身上的肉了?事后,父亲一声叹息,好好的一支笔竟让二小子破了戒。也就从那天起,父亲开始用那支笔了。
  父亲与母亲婚后感情一直很好,他很少在外面吃饭,他喜欢母亲烧的饭,尤其是母亲做的水饺。他总是夸张地说,这世上只有母亲了解他的胃。不知道这是不是父亲奉承母亲的话。
  后来,我去了外地上学,工作,渐渐地也就忘了父亲的那支笔,直到父亲突然病倒的那一天。医生说,父亲病情比较严重,让我们做好两手准备。医生的话对我们来说,如五雷轰顶,而母亲却始终不敢在父亲面前掉一滴眼泪。
  那天,我与母亲回家整理父亲的柜子。除了那支笔,我还看到了几个从未见过的小本本。我这才发现,父亲还有记日记的习惯哩。父亲的日记跨度很长,前后达40年之久,上面记满了父亲与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其内容涉及母亲的喜好,母亲患气管炎后吃药的剂量,每天的次数,甚至还涉及到与母亲吵架后的反思……看着看着,我心里不由一酸,泪水便铺满了脸庞。
  很幸运,数月后,父亲还是从医院里走了出来。母亲说,谢天谢地,咱们还能做伴呢!然后,就“哇”的一声哭了。父亲却说,哭啥?我现在有点饿了,我可好久没有吃你做的水饺了哦。母亲说,好啊,回家就给你做,去阎王爷那里转一圈,还是那么馋!我们一家人就都笑了。
  其实,我知道,父亲是不会舍得丢下母亲一个人走的,他也清楚得很,他与母亲之间还有好多的事要记哩。
  摘自《散文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