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女性主义理论

侯茂琳

摘 要:西蒙·德·波伏娃是法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是现代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第二性》是波伏娃的重要著作,是西方女性主义的经典,《第二性》确立了波伏娃在西方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研究中先驱者的地位,该书被女性主义者誉为“圣经”。本文在对该经典著作予以理性解读基础上,旨在梳理出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梳理了波伏娃“他者”思想的来源,女性如何一步步沦为“他者”,成为“第二性”,介绍了波伏娃“他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波伏娃;《第二性》;他者;女性主义;解放

一、波伏娃女性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黑格尔从主从关系的角度分析了“自我意识”的形成,从而引出了“他者”问题,其实黑格尔实际关心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在《第二性》中,波伏娃对自我意识的分析深受黑格尔的影响,认为黑格尔对主从关系的分析非常适合男女关系[1]。每个人都想作为主体而把别人当做奴隶,女人不把自己当成主体,但没有一个会自觉成为客体和他人。波伏娃认为女性之所以成为他人,是因为男性在将自己定义为自己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作为其他女性的地位。

海德格尔将人的存在看作为真实的存在与非真实的存在。波伏娃的解释很大程度上来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波伏娃认为,男人更接近真实存在,女人更接近非真实存在。因为男人有意识地进行创造以获得真实存在,而女人则逃避真实存在,陷入非真实存在的状态。女性的非真实状态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因为女性感到焦虑便会开始反思这种非真实的生活状态,听从内心的呼唤,回到真实的状态。由海德格尔的理论出发,波伏娃既深刻地阐释了两性的处境,也由理论视角阐明女性摆脱这种非现实状态是具有可能性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对波伏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启发,他成功地把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与自己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相结合,促使《第二性》的问世,在书中,波伏娃明确说明,“我们的观点是存在主义的观点”,此句话为全书奠定了基调。

“存在”问题是哲学中的基本问题,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在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中提出。波伏娃由此提出了她著名的女性主义观点——根本不存在“永恒的女性气质”。波伏娃认为传统的“永恒女性”是人为规定的。但否认“永恒的女性气质”并不是否认女人,是否定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他们应该和所有人一样,首先是个“人”。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对“他者”问题的论述,是与波伏娃理论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理论[2]。萨特认为,只有自由本身才能限制自由。萨特指出,人就是自己本身的选择造就的主体,也就是说,人的选择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除了他自己。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波伏娃根据这种自我设计理论提出:女人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波伏娃认为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是自由意志的选择,但是外在环境迫使女性接受外部给他们设定的“女性气质”,使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样子,成为第二性。尤其是女性从小接受的教育,还有在社会大环境对于女性的注视,都促使女性逐渐成为“他者”。波伏娃根据萨特的“注视”理论,认为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就是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但波伏娃认为即便这样,也是女性自由选择的结果。外在的形式对女性起到了威逼利诱的结果,促使女性最终走上社会既定的轨道。所以在波伏娃看来在未来女性是可以不断成长为新一代的独立女性。

二、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概论

(一)“他者”的内涵及特点

波伏娃认为,女人并没有成为一个与男人相对立的存在,男性与女性群体结合在一起,只不过在群体中处于附属地位。纵观《第二性》第一、二卷,波伏娃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探讨了女人沦为“他者”处境的原因。波伏娃首先从整体探讨女性整体的地位及处境,接着论述女性从小到大是如何逐渐的沦为“他者”的。

波伏娃在《第二性》的前言中提到,“他者”的准确含义指的是那些处于被支配地位,失去独立人格被异化的人。“主体”与“他者”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男性为“主体”,相应的女性就处于“他者”的地位。波伏娃用许多生物学上的观点来对女人的“他者”处境进行考察,揭示女性的生理结构是女性成为“他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使先天身体素质不如男性的的女性处于一定的劣势。仅仅因为生物学特征把女人放在“他者”的位置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波伏娃转而试图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寻求解释女人处于从属地位的理由。但精神分析学的角度也无法完美的解释女人为什么沦为“他者”,因而波伏娃转向现实发展的世界中去寻找,对历史进行考察。

女性“他者”的特点,首先是依附性,还有多面性和绝对性。所谓依附性是指他者无法独立存在,只有主体明确之后,他者才有可能出现。因为主体决定了“他者”是否存在,这种依赖性显示了作为“他者”的女性身份的被动性。另一方面,在男性眼里,女性是多方面的。她既是妻子也是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丈夫和孩子,是善良的化身,但是另一方面,女性也有邪恶的一面,但这一面被锁在内心深处,是忠实的母亲与背信弃义情人,她是善与恶的二元对立体。善的一面表现出对男性良好的信任,恶的一面则表现出女性追求自由和主体价值的努力过程,这便是女性“他者”多面性的特点。一般来说,事物都是相对的。主体借助他人来表明自己的存在,但另一个主体又将前一个主体看作是“他者”,证明自己的主体价值,但是,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中,兩性的另一方面没有被平等对待[3]。两者不是相对的,女性的“他者”地位是绝对的存在。

(二)女性气质的逐渐形成

波伏娃指出,一个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变成女人的,即“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从而提出“女性后天形成论”的新观点。并指明这种差异的形成并非由生物因素决定,而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女性气质所特有的类似“母爱”“依赖”以及“自我牺牲”等,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的,实质上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处境中形成的。波伏娃目的在于呼唤女性,她与男性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应该按照男人的意愿发展成为“第二性”。

女性的“他者”身份是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除了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之外,波伏娃还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女性逐渐成为“他者”的形成过程。她分别考察了游牧时期、早期农耕时期和以私有制为代表的父权制的农业时期,在游牧时期主要是生理上的差异導致的;到早期的农耕时期,由于生育变成神圣的职能而致使女性的地位假性上升,到父系社会以后女性的地位不断的下降,但女性的“他者”属性还有一丝独立性;父权制导致女人彻底成为“他者”,当私有财产成为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时,女人作为男性的财产,从是她父亲的财产到是她丈夫的财产。通过对这三个历史阶段的考察,波伏娃得出结论:女人生活在男人创造的世界中,不得不按照男人所确定的那样认识自己,她们是在男人的塑造下沦为他者,并最终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并且在女性逐渐从女孩长成女人的过程中“他者”地位逐渐加深。

(三)女性的卑微处境

波伏娃列举了各种社会制度下女性的处境,均处于男人的奴役之下,使女人不能参与政治生活。女人自始至终都是男人的附属,因此波伏娃说“整部妇女史是由男人写就的”。女性的社会身份即伴侣和母亲的角色将女性困于“他者”的境地,女性最终接受社会赋予女人的命运,婚后扮演起伴侣和母亲的角色,成为绝对被动的客体和他者

在《第二性》下卷第六章,波伏娃说:“正是通过生儿育女,女人完整实现她的生理命运;这就是她的‘自然使命,因为她的整个机体是朝着延续种族的方向发展的。”[4]女性处于如此被动的状态,但仍然不太作为,一直处于自欺欺人的状态。波伏娃更用大篇幅的笔墨来描述女性的自我欺骗,并且是主动的非常明显的去选择自我欺骗。也正是由于不断的自我欺骗,女性才满足于自我状态而不进行改变。波伏娃表示,处于恋爱中的女性存在自欺,而恋爱中的自欺使女性更加依赖。

三、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对女性解放的影响

对于“第二性”的成因,波伏娃给出的结论是,是社会和制度造就了女人,是社会和父权制度塑造了女性气质。所以,要改变女人的这种被动的命运,只有从社会制度、法律和意识层面等来引导和改变这种传统的两性既定的关系。实现女性解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这不单单是女性主义者的使命,更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

对于中国来说,随着波伏娃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不断传播,由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女性她们牵头,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虽然缓慢但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因为知识女性在当时毕竟属于小众,因此女性地位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大的改变。

波伏娃在通过对两性的比较分析之后,总结了女性为摆脱“他者”思想所做的努力以及并未成功的原因,因此波伏娃提出女性摆脱“他者”思想的途径,并进一步唤醒女性,为女性寻找正确的方向,实现现代女性独立。

首先是经济上,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导致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所以女性只有经济独立,才能在社会上占领一席之地,摆脱对男人的依赖,摆脱婚姻和家庭的束缚投身到社会生产中,实现对自身内在性的超越,从而实现女性的主体地位;另外要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人格统一,女人要立足于自身的自由意志,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顾忌社会的非议,从而实现女人自己对自己的解放。女人应该以女人的姿态和男人处于平等之中,而非女人应该拥有男性气质。

四、结语

女性被剥削受压迫的命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想要改变并非易事,这需要付出时间和长久不懈的努力。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为二十世纪中叶欧洲的女性解放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她提出的“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使女人从被压迫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思想直到今天都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波伏娃的《第二性》深受黑格尔、海德格尔、萨特的影响,其中波伏娃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终身伴侣,在哲学思想上受萨特的影响最为深刻,将女性主义理论与存在主义哲学结合起来,提出著名论断——“没有永恒的女性气质”。对中国女性解放运动来说,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女性的状况对它进行扬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女性解放出路,实现女性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社会,进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解放进程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凌.“他者”走向“自我”——从《第二性》揭示的女性处境探析波伏娃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思想[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7-8.

[2]方亚中.从波伏娃的“他者”到依利加雷的“他者”[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17-123.

[3]徐蕊,张学军.女权社会主义视域中的现代女性解放问题探论[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91.

[4][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笫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303.

[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7]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1987.

[8]刘湘.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中的“他者”概念[J].山海经,2016(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