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你的墨镜

赵淑萍

车子到了繁花巷这站,停了下来。

上来一个年轻的老师和一群孩子。老师长得很秀气。马尾辫,牛仔裤和绿色的薄夹克上装,整个人显得清爽、利落。而孩子们呢?仔细看,面容有些异样。有的,眼神呆滞,有的,嘴巴有点歪,也有的,一看就是唐氏综合征患儿。

她坐在车尾,她的心悬了起来。早上,听婆婆说,今天儿子的班级要去步云街小吃城实践。她一看到这位漂亮老师,就有预感,她可能是儿子的班主任。曾有一次,婆婆对她说,中午时给孩子送衣服,看到那个年轻的老师搂着孩子正午睡呢。“多么漂亮、干净的女孩,搂着阳阳睡觉,一点也不嫌他。”婆婆看着她,话里有话。

当看到那件湖蓝色的衬衫时,她担心的事发生了。就是她的儿子。儿子夹在一些小朋友中,也上了车。

“你们来了?”车上的乘客笑着跟孩子们打招呼。看来,经常坐这班车,乘客们对他们熟了。她通常是自己开车上班,今天,正好车在保养,所以就坐了公交。

万一儿子看到她,在车上大叫妈妈怎么办?那时候,全车人的眼睛都会朝她看:看哪,这就是那个傻孩子的妈妈。想到这儿,她的脸有些发烧。于是,她把墨镜往上推了推,脸侧过一边。

儿子是她心里永远的痛。精明能干,处处要强的她和同样出色的丈夫居然会有一个脑瘫的儿子。那年生下孩子,她一睁开眼睛,就把孩子从头到脚都看一遍,手指头和脚趾头都是正常的,没多一个也没少一个,她松了一口气。只是觉得这孩子不好看,眼睛小小的。也许以后会好的,她安慰自己。她不知道的是,后来,他们的医生朋友来看时,看着看着,眉头就皱起来了。朋友把丈夫单独叫出去了。双眼的距离那么开,很多异常的现象。果然,几项测试下来,是脑瘫。丈夫的心坠入无底的深渊,简直无法面对孩子。“既然生下来了,就是一条生命,我带到乡下去养。”她的婆婆说。

丈夫说孩子有点弱,要待保温箱。直到满月后,她才得知真相。后来,婆婆就带着孩子去乡下了。

她和丈夫每星期都去看儿子,买去各种好吃的和穿的。但是,他们从来不敢带孩子回城。后来,因为儿子残疾,她和丈夫又生了一个孩子。让她欣慰的是,二胎的女儿漂亮、聪明。

儿子到了读书的年龄,她和丈夫反復考虑,还是让儿子回城上学。本市的这所特教学校,在业内很有名,他们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还带着去超市、商场、小吃城实践。儿子上学,由婆婆接送,女儿上幼儿园,他们自己接送。他们很少带儿子出去,怕人们异样的目光。偶尔带出去,也是带着两个孩子,而她,会下意识地戴上墨镜。在家里,她会搂着儿子,反复地教他说话。但是,儿子对她,总是有些疏远。

车子到步云街了,她松了一口气。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下了车。不知怎么,她看到儿子抱着车门边的金属杆,没有下去。其他孩子都下完了,他还没有要下车的意思。“阳阳,下车!”老师拉着他的手,他不肯下。老师拽他,他抱得更紧了。也许,他对金属杆发生了兴趣。也许,他还没有享受够坐车的快乐。也许,他的思路正停留在别人不知道的哪个地方。年轻的老师窘得满脸通红,要知道,此时,大家都急着上班呢。老师轻声地在耳边哄,他仍然紧紧抱着金属杆。下面的孩子看到这样,有的在叫,也有的又想上车。

看到这个情景,她好紧张。“摘下你的墨镜!”有个声音在对她说。她想过去,但是,脚却像灌了铅似的,移不动。

虽是初夏,天气不热,老师的额上都是汗珠。这时,不知哪位乘客说:“大家都下车吧,这样他就会下了。”这么一说,坐前头的几个乘客就下去了,接着,后面的也跟着下去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还有人说:“小朋友,我们都下了,你也下吧。”她走过儿子身边时,她拉了拉儿子的手,说:“宝宝,我们下车!”但是,她没有摘下墨镜。儿子看看她,像认识,又像不认识,但还是倔强地抱着金属杆。

一车的人都下完了,大家都在等待着这个孩子。一分钟、两分钟……足足过去了八分钟。这时,孩子突然回过神来,意识到空荡荡的车厢只剩了自己一个,他的手松了,然后就下了车。她一把抱住了他。

乘客们一个个又上了车。“谢谢!谢谢!”“真对不起!”年轻的老师送乘客上车,嘴里不住地说。这次,她没上车,她摘下墨镜,紧紧拽住儿子的手,目送着公交车离开原地。

她陪着老师和学生走到街口,然后回来再坐下一班车。她在内心做了一个决定,从明天开始,她要亲自接送儿子上下学。而且,跟儿子在一起时,她要摘下墨镜。

约稿编辑   秦   俑

责任编辑   婧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