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翟香菊

摘 要:本文以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定义及特点、存在的管理问题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强化财务管理控制观念、构建专项资金管理体系、优化专项项目管理结构、构建专项资金监管体系等几方面途径。

关键词:事业单位  专项资金管理  管理对策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具体是指国家相关部门或是上级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的下拨的资金支持,其主要是用于专项的管理与建设工作中。基于此,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其资金用途是由国家以及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指定、需要单独对其开展核算与报账工作、不能私自挪用。在使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期间,要坚持“专款专用”。如果事业单位管理没有对其进行专项设计、没有制定明确的使用方案,在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期间,就会出现账目虚假、账目混乱等现象;如果没有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程序进行使用,就会产生挪用资金的现象,这样不仅改变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用途,也会严重阻碍事业单位度资金使用效率。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管理缺乏重视

事业单位在申请专项资金时都比较积极,但是其对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并没有及时落实后续的管理工作。甚至有一些事业单位在申报专项资金期间,没有重点考虑申请专项资金的实际需求,经常会出现专项资金申请数量过大,而在实际实施项目建设工作期间,出现资金沉淀的现象。事业单位在开展与项目预算编制工作期间,没有细致划分每一项工作内容,其过于概念性的工作内容,很难开展预算执行工作。即便是事业单位已经申请下来专项资金,但是其因为手续不全等原因,经常会延缓项目建设进度,无法使专项资金发挥应有效果。

(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我国制定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只是简单的罗列出了一些通用性的内容,没有实际结合不同项目建设的需求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的前提下,会使项目建设实际操作工作缺乏规范性;而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以自身工作经验为核心,误以为在申请完专项资金之后就可以立即进行统筹使用,这样就会很容易出现资金管理疏忽问题,无法将专项资金的使用落实到实处,进而会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专项资金管理效率不佳

一些事业单位在开展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期间,忽视了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没有按照相关工作制度对专项资金的实际收支状况进行独立核算,与日常运行经费和公用费用混淆,这样就无法从报表中准确判断专项资金的收支与结余状况,无法引导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实际状况的了解,不利于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一些事业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期间并没有设定相应的使用范围,这样在开展建设项目期间,就会扩大专项资金支出范围,严重影响资金管理效果。

(四)专项资金管理监管力度薄弱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监管的工作内容,就是要严格管控资金流向,要保证专项资金安全平稳运行,是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方式。现阶段的事业单位在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期间,没有及时开展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管控工作,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就会使内控工作处于形式化的状况,防止出现私自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

三、提升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财务管理控制观念

资金能够安全平稳运行,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是提升专项资金管理质量的关键内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开展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深入挖掘“专款专用”使用特点,转变自身内部管控观念,保证每一笔专项资金都能够用到针对性的地方,不断优化专项资金使用结构。事业单位在注重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与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要不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管控意识,明确各项管理职责。事业单位定期开展专项资金培训工作,引导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积极参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服务与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要求落实每一项工作,积极参加到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严格管控各项目的实施进度,充分利用专项资金。

(二)构建专项资金管理体系

为了能够提升事业单位专向资金管理质量,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就要以事业单位资金需求状况和发展目标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满足自身发展的专项资金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中明确指出资金申請、审批、拨款以及使用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将专项资金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落实在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管理人员身上,这样能够全面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专项性。同时还要建立专项资金跟踪监管体系,从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筹备工作到预算工作,都要对其全过程进行监管和跟踪;将后期监管与跟踪时了解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增强专项资金管理的汇报质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及时跟进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以项目建设的实际进度状况为依据,开展项目款的申请与支付工作;财务管理人员仔细审核项目建设状况,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结构,进而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优化专项项目管理结构

事业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期间,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使用。首先,事业单位在开展专项项目预算编制工作期间,要细化每一项预算编制内容,以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要求为核心依据,注重分析专项资金的使用用途和适用范围,保证预算金额满足专项项目建设需求;准确掌握事业单位专项项目预算标准,将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其次,在制定预算工作期间,事业单位要根据不同项目对专项资金的需求状况进行单独核算,使每一项开支状况都能够在专项资金的使用控制范围内;一旦开支工作超出实际支出管控的范围,就要将此项开支活动排除在外,保证专款专用的有效性,防止出现恶意扩大使用范围的现象。

(四)构建专项资金监管体系

为了能够全面提升专项资金监管质量,就要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专项资金监管体系,事业单位成立内部审计监督小组,将专项资金监管工作列入到重点工作的范围内,通过多角度、多环节对其进行监管。专项监管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同时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还要树立资金管控防范意识,始终坚持“廉洁公正”的监管原则,认真对每一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将其及时反馈到高层管理人员身上,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专项资金监管体系。

四、结束语

总之,事业单位是社会服务组织的重要组成机构,与其他企业不同,不以获取经济回报为目的,更加注重服务效果。通常状况下,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专项资金的拨款工作时,都具备一定的公益性质。基于此种状况,事业单位要注重开展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使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自身使用效率,防止产生专项资金浪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