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对舞台艺术和演出市场的再认识

胡海芬

摘要:2020年上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春节期间老百姓们一改往年的过年习俗,宅在家中,不走亲不访友:医护人员犹如战士一般奔忙在抗疫前线。由于疫情的特殊性,为了大多数人的健康,许多企业停工停产,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演出市场。为了经济发展,在疫情出现拐点、得到控制时,不少省份已经陆续复工,學校也陆续开学,但是演出市场仍然没有得到开工的允许,已经开工的也被再次叫停。许多演出机构的演出计划一改再改,一直无法确定准确的开演时间,文艺表演团体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挑战。

关键词:舞台艺术;疫情;演出市场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106-01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表的《致全国演艺同仁倡议书》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3月,全国己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达到20000场,占一季度总场次的80%以上,造成直接票房损失约24亿元,其他损失近百亿元。尤其是3月份,全国20多个省区市近8000场演出被迫取消或延期,造成直接票房损失超10亿元。①

4月10日,网红医生、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参观《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时,与上海芭蕾舞团的采风人员相遇,在被问到剧院什么时候可以开门,舞团什么时候可以演出时,张文宏的回答表明他对“艺术”有很独到的见解:“精神生活很重要,饭吃饱了自然要有精神生活。艺术对你们来说是‘生活,对我们来说是‘精神,所以我们‘精神了,你们就‘生活了。精神生活包括艺术、包括舞蹈、包括电影,我相信这些一定会打开。只不过疫情有时间节点,在专家、国家管理人员对疫情风险有一个充分的评估以后,会选择比较合适的时机全面打开,全国人民放心。”②

思考一,舞台艺术离不开观众。其实,面对疫情,艺术表演团体的创作并没有停止,相反涌现了许多反映疫情时期方方面面的作品。由于疫情导致艺术作品无法在舞台上呈现,剧团在网络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上展示创作的诗朗诵、广播剧、歌曲、小品等作品,上传剧团优秀剧目录像。在特殊时期,线上演出成为剧团在疫情期间的谋生手段和发展方向,既可以引导观众欣赏艺术作品,增加观众粘合度,也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观众不能走进剧场,线上活动此起彼伏,格外热闹,“云上见”成为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思考二,舞台艺术离不开剧场这一特殊环境。相信从事舞台表演艺术的人都有非常强烈的感受,只有真正在舞台上表演,直接与观众即时交流,表演者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句台词,一声叹息,马上能够在现场得到观众的反馈,观演双方在表演者与观演者两者共同的空间里实现最完美的审美体验。著名编剧孟冰就曾说过,我一直认为话剧是不能从电视屏幕观看的。原因是只有在现场才能完成演员和观众的交流,“在演员的台词和形体动作的起伏中形成的气流,渐渐地将观众的呼吸调整为一个节奏的律动,从而整个剧场里,那些成百上千观众的血液在同一种情感状态中奔流,于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情感认同超越了民族、文化、制度、道德、习俗等一切界限,从而达到目前人类的精神活动共同认定的审美标准和精神境界。”

因此,即便是剧目在线上点击量很高,也不能完全实现剧目的审美价值。艺术从业者最终还是希望观众能够买票进入剧场欣赏表演,收入通过票房米实现。

思考三,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可以反作用于社会生活。艺术从业者即使隔离在家中,依然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基训,修炼内功,他们深谙“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中所蕴含的道理;他们也深信文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越是在困难时期人们越是需要文艺的参与,需要文艺的抚慰,越是能够体现出文艺的价值。

正如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彦在《疫情必将过去,大幕定会重启》一文中提到,戏剧人关注时代、关注生命的热血和激情,依然呈现出这门艺术与社会水乳交融的深度切合。这也是戏剧应该具有的历史秉承和担当。③

中国古语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仓充实、衣食饱暖,荣辱的观念才有条件深入人心,老百姓也才能白发、自觉、普遍的注重礼节、崇尚礼仪。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后就会有社交需求。在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社会持续稳定后,剧场全面开放条件一旦具备,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就会“爆发性”显现,到那时,谁的作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谁的演出抓住了观众的心理,谁就是演出市场的赢家。

注释:

①复演在即又被叫停,旅游演艺业复苏“敢问路在何方”?[N].中国城市报百家号,2020-4-9.

②朱渊,《偶遇“张爸”“召唤”能量——上芭“抗疫”作品紧锣密鼓创排中》[N].新民晚报,2020-4-12第8版,

③陈彦,戏剧,还是要回到剧场去看[N].光明日报,20206-14(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