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短视频APP中音乐传播的模式及其发展分析

岳春晓

摘要:快餐时代下,音乐短视频APP的出现为音乐传播带来新的生机。音乐不再是单一的欣赏体。抖音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本文从短视频软件的音乐传播特点入手,分析其传播模式,反思其发展的弊端,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抖音;传播模式;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121-01

一、前言

短视频APP是视频应用与社交应用的衍生品,它的特殊性让其从互联网商业时代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传媒行业中重要的里程碑。抖音,是一款主打音乐,视频,社交为一体的软件。用户可以在软件中选择歌曲或采用录音等模式,通过后期剪辑上传至软件。由此可见,用户在使用和分享软件中,音乐都不可避免的进行了传播。

二、抖音中音乐传播的现状与特点

在抖音中音乐,声音的传播特点可以分为:(1)多元化自主性的音乐传播,基于短视频APP中的视觉传播,将音乐可视化。创作者在传播的音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的创作,这赋予了音乐新的内涵,增强了音乐的自主性。(2)定位准确的音乐传播,抖音抓住时代特点,瞄准受众喜好,将每首音乐的时间设定不超过30秒(一般用户)。用户在创作时,可以迅速定位歌曲高潮或喜欢的部分进行剪辑。(3)复制艺术的病毒传播,在抖音中,往往以一样的歌曲,动作,特效呈现。这种复制艺术在某一程度上减弱了受众的个性化,增强了歌曲当中的商品属性和休闲娱乐功能。

三、音乐传播的模式

本文以5w理论视角下分析抖音APP中音乐的传播模式。

从传播主体大众化的传播模式。在抖音上,人人都可以进行创作,实现传播。播主体己经趋于平民化和普遍化。

传播渠道的多角度传播,抖音和不同类型的软件进行合作。受众可以选择抖音作品上传到各类网站,进行分享点赞。这种传播模式,刺激了用户的兴趣,增加了用户的黏度,扩大了受众群体;传播内容的大数据传播,在抖音中,音乐的推荐往往是根据大数据的算法,排出使用率最高的音樂;传播受众的互动传播,用户可以在抖音欣赏音乐时,和作者留言交流和点赞,达到双方互动传播的模式;传播效果的全球化的全民分享,抖音作为传播媒介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用户的自我满足与需求。据统计,2018年海外版抖音“TIKTOK”月活用户已经过亿,抖音的全球化传播使中国文化成功输出。

四、短视频下音乐传播的反思与建议

图像艺术已经成为如今的主流艺术。音乐逐渐变成了图片的附属品和背景声。在抖音中,音乐和视频的捆绑,确实得到了有效的传播。但是,这种音乐的传播是基于受众沉浸在各种视觉产品当中的。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反思和建议。

音乐传播的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抖音时代,音乐的艺术和审美功能被忽略,一首首旋律洗脑的神曲,刺激性用户的模仿,讨好观众的神经感情,忘记歌曲本身的艺术价值,让音乐艺术成为“现象级”网红产品。

碎片化欣赏音乐,音乐变成了快餐时代的牺牲品。在抖音上,每首歌曲(普通用户)在使用传播时都只有短短的几十秒的时间。碎片化的欣赏音乐虽然能让我们快速抓住高潮副歌。但是,一首歌的高潮并不能代表一首歌曲的艺术价值。碎片化欣赏音乐,加速了音乐的消耗。

由于抖音的创作趋于个性化,自主性较强,很多创作者并不理解音乐作品本身的含义,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去进行音乐的视觉创作,这就导致音乐在大众演绎的传播中,渐渐区于本来的意思。比如萧敬腾的歌曲《怎么说我不爱你》中,被大家广为演绎的抖音版本是一个人吸烟耍酷的镜头,这和原来歌曲想要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在抖音中,音乐艺术,成为现象级的过眼云烟,留下的只有抖音上那几万个赞。

五、结语

立足于社交平台的短视频APP通过简短的视频与声音的配合,在短暂的时间里迅速抓住受众的需求,满足了快餐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欲望。

抖音APP通过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的开发价值。运用交互技术,网络红人效应,短视频剪辑等,激发受众的兴趣,增强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为音乐的传播取得积极性进步,为5G时代带来了新的传播生态环境。

但是,抖音APP并不能止步与此,在提升软件内容和受众网络环境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音乐的艺术价值被大大忽略,商品价值被过分提高。魔性音乐的背后,必将带米审美的疲劳和逐渐流失的用户群体。网络文化的建设离不开质量的维护和提高,在丰富了人们视觉快感的同时,音乐文化的体验也必然是不能缺少的。

因此,以抖音为例的短视频APP应该运用自己特殊传播特点和优势,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而不是满足于音乐所带来的短暂的商品价值。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和维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音乐传播环境的绿色发展,促进音乐传播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宁梦耘.抖音APP的传播特色[J].新媒体研究,2018(15).

[2]张冰洋.短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研究——以抖音平台为例[J].视听,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