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与壮族山歌演唱方法的有机融合

黄兰椿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的唱法既包含传统民族唱法的优点,又吸收美声唱法的声区统一、音域宽广、真假声结合的优势。广西黑衣壮山歌是典型的壮族山歌,也是壮族山歌现保存最完好的古老的表现形态形式,被誉为“山野来风的天籁之音”和“广西音乐的原始富矿”。广西黑衣壮山歌在演唱方法上跟民族声乐演唱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文章尝试把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与广西黑衣壮山歌演唱方法相融合,将民族声乐演唱和黑衣壮山歌进行整合与实践,更好诠释民族声乐和弘扬地方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壮族山歌;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126-02

一、前言

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经过了对传统民歌、诗经、楚辞、乐府歌舞大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等的继承和创新,开始逐渐从众多的音乐艺术形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专门的声乐演唱艺术形式,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欧洲传统声乐艺术开始传入我国,这种新的歌唱艺术形式的出现,使我们的民族演唱艺术更为丰富。在广西壮民族中,有一个自称为“敏”“布敏”“布壮”的族群,因为该族群以黑色为美,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身着黑色服饰,所以被称为“黑衣壯”,黑衣壮民歌包含6个种类160多套,类型丰富、形式多样、情感真挚,演唱时或高亢嘹亮,或低沉古朴,或悠长深远,表现出了黑衣壮族群特有的风情和韵味,被誉为是“山野米风的天籁之音”和“广西音乐的原始富矿”。

文章尝试把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与广西黑衣壮山歌演唱方法相融合,将民族声乐演唱和黑衣壮山歌进行整合与实践,更好诠释民族声乐和弘扬地方民族文化。

二、黑衣壮山歌的演唱特点及技法分析

(一)演唱特点

黑衣壮山歌的声音音调、色彩有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山歌的高亢嘹亮,时而又绵长深远,时而又宛转悠扬,独特的山野风格造就的共鸣色彩与汉族民歌用声和润腔有显著差异。黑衣壮山歌曲调中较为典型的有“过山腔”“诗敏”“尼的呀”等。

1.“过山腔”

总体米说,黑衣壮山歌保持了腔调高亢的曲调风格,这种腔调称为“过山腔”。演唱者声调高亢,隔山而唱时往往只听其声不见其人,声音传播距离很远,所以称为“过山腔”。“过山腔”经常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歌唱的内容也多为情人间表达爱慕之情,高音部分假声演唱技法的使用,不仅让声音传得远,而且有时还让人分不清是男声还是女声。“过山腔”的歌词采用壮族民歌特有的押韵方式,这种押韵方式是前一句的句脚与后一句的句腰押韵,又叫“腰脚韵”,句子一般为七字,而且衬词也比较多。黑衣壮人有自己特有的对唱方式,例如男唱天时,女会以地来对应;男唱哥时,女会以妹对应;男唱山时,女会以水对应等等。演唱时男女都用同一旋律对唱,只是依照歌词内容的不同,旋律会稍有变化。

2.“诗敏”

“诗敏”一词出白那坡黑衣壮壮族地区,是那坡黑衣壮多声部山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这种多声部山歌以二男二女的对唱形式演唱,旋律采用五声商调式,与“过山腔”相比,旋律更加悠缓、抒情,速度上也比较慢,内容多为叙事。“诗敏”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传统和声学上顾忌的长时值大二度音程,因为在传统和声学上来说,大二度属于不协和音程,由于音程度数过于靠近,给人一种惊悚、离间、刺耳的不协和感。在“诗敏”中,通过巧妙地使用大二度音程,使得这个不协和的音程得到了一种白然的过渡,接下来又通过同度音程的使用中止了离间的效果,使得歌声听起来悦耳和谐。

3.“尼的呀”

“尼的呀”是黑衣壮山歌中常用的衬词,在黑衣壮壮语中,“尼的呀”为“好的呀”的意思。“尼的呀”曲调给人一种清新明快、活跃跳动的感觉,尼的呀”曲调已经成为广西原创民族音乐的标志性创作基调。

(二)演唱技法分析

1.真声演唱技法特点

黑衣壮男声在演唱时,多以真声演唱,也就是俗称的本嗓演唱,这种演唱技法发出的中低音丰满结实,与说话的音色相近,更好地展现了男性的成熟稳健。但是这种技法对获得高音的能力不足,所以这种演唱技法的音域一般在小字组g到小字二组f之间,音域较窄。这种技法需要演唱者环甲肌肉较发达,才能达到较好的发声效果,所以此种唱法基本是男性使用。

2.假声演唱技法特点

黑衣壮山歌演唱时,用假声技法演唱的多为女性。这种技法与本嗓的发声不同,发生时声音主要分是由空气通过声门的振动产生的,声带边缘振动产生的声音只占声音成分的少部分。音域可以从小字组c到小字二组a,甚至可以达到小字三组的c。从音色上来说,音色甜美、明亮、清脆、连贯。

3.真声假声连接演唱技法

所谓的真假声连接演唱技法也称“阴阳嗓”,就是真声区与假声区有显著的换声痕迹,具体是中低声区运用真声演唱技法,到了中声区的上部或初进入高声区时接上假声,所以真假声分区明显。这种演唱技法多为男性使用。在音色上中低声区淳朴、浑厚、稳重,高音区声音明亮、柔美。

三、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分析

(一)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强调气息的使用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对气息要求的提法是“气沉丹田”,所谓的“气沉丹田”就是将气息对抗的力量集中在腰腹周围,用于增强横膈膜对气息控制的能力。同时,为了给予气息一个通畅的输送通道,演唱者发声器官、胸、肩、下巴和颈部都相对的放松。

(二)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对真假声的要求

中国民族声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通过借鉴西洋唱法科学的发声状态,逐步形成了在演唱技法上真假声混声的一种技法。这种混声演唱技法能达到“真声中有假声,假声中有真声”,并且可以根据作品内容以及旋律变化调整声音中真声和假声的比例。一般情况下,高声区假声成分多一些,中低声区真声成分多一些。

(三)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对共鸣的要求

因为良好的共鸣对优美声音的色彩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法自然对共鸣的使用也有要求。胸腔、口腔、头腔是三个主要的共鸣腔体,胸腔的共鸣能使声音的色彩雄浑、有力,口腔共鸣能增加声音的光泽度和明亮度,头腔共鸣让声音色彩艳丽、明快、有力。有了头腔共鸣才能有一个高位置且统一的声音,同时声音的传播距离很远。

(四)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对咬字吐字的要求

由于中国民族声乐多用汉语言演唱,从总体上米说,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中对咬字吐字的要求是咬准字头、拉开字腹、归好字尾,咬字时不能不用力,又不能太用力,讲究的是巧劲。

四、黑衣壮演唱技法和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的对比与关系

(一)二者对比

黑衣壮演唱技法和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既有相通点,又有不同之处。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黑衣壮演唱音乐的是属于民间歌曲山歌类型,是运用本民族语言演唱当地居民世代相传的歌曲,使用的演唱方法也是本民族特有的方法。而中国民族声乐是对中国传统戏曲、曲艺、原生态民歌等众多演唱技法的传承,并借鉴了西洋美声的演唱技法。

其次,从声音效果上米说,黑衣壮演唱技法更多地使用了朴实、原始、自然的未加任何修饰的发声,并且曲目口口相传,没有固定的曲谱,相同的旋律使用不同的嗓音去演唱,更强调个体的个性发挥,可谓一人一声,千人千声。而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有统一性的训练模式,声音更趋于一致,个性的表现更着重于演唱者对歌曲风格的掌握和理解。

最后,从技巧上来说,黑衣壮的演唱技法采用共鸣较少,更多是天然嗓音的发挥,演唱时没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因个体差异,音色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演唱者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训练,但是由于演唱者天生歌唱条件较好,声音有韧性,音域宽广,穿透力较强。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严谨,并且有一套以美声唱法为基础,注重气息支持和共鸣运用的演唱技法,注重理论研究,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系统的教学和演唱手段。

(二)二者关系

中国民族声乐积极吸收中国民间民族音乐艺术的特性,使得黑衣壮演唱技法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和平台,黑衣壮山歌都是反映黑衣壮民族人民的生活,具有民族特有的文化、风格,音乐形象淳朴真实,民族韵味独到,这些口传音乐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代民族音乐创作者可以通过资料的采集、整理,进一步加工和创造出具有黑衣壮民族韵味的,又可以使用中国民族声乐技法演唱的歌曲。

五、中国民族声乐唱法与黑衣壮山歌唱法融合尝试

中国民族声乐的唱法既包含传统民族唱法的优点,又吸收美声唱法的声区统一、音域宽广、真假声结合的优势。广西黑衣壮山歌在其演唱方法却跟民族声乐演唱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民族声乐演唱方法是一种融合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经过了对传统民歌、诗经、楚辞、乐府歌舞大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等的继承和创新,开始逐渐从众多的音乐艺术形式中分离出米。形成了专门的声乐演唱艺术形式。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欧洲传统声乐艺术开始传入我国,这种新的歌唱艺术形式的出现,使我们的民族演唱艺术更为丰富。它继承和发扬了民歌、说唱和戏曲的精华和艺术特征。同时也为演唱者拓展了音乐表现空间,开阔了歌唱艺术的表达张力。

我国民族音乐注重对作品意境的描绘和表现,民族唱法追求音色的甜、脆、圆、亮,要求声音自然、结实、明亮,特别是与民族语言结合中讲究咬字、吐字的清晰准确,行腔圆润。字正字真是吐字的基础,腔圆则是指演唱者元音响亮、甜美圆润、音质饱满。腔圆是在字正的前提下,使声音流畅而完美,富有艺术感染力。在演唱方法上,虽然黑衣壮族群不知道什么是共鸣技术,却能够将三个共鸣腔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将高、中、低三个音区相统一,使高音嘹亮、中音扎实、低音浑厚,为作品表现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在演唱形式上,则包含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类型。而且歌唱并不是作为一种表演,而是出于一些民俗活動的需要,包含对天歌、对地歌、对神歌等等,有着浓郁的地方和民间风情。可以看出,黑衣壮山歌在作品和演唱上,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既符合声乐艺术本质的艺术规律,同时又有着鲜明的特色,这也正是黑衣壮民歌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熊雷.黑衣壮山歌演唱技法探究[J].艺术科技,2018(02).

[2]都贵玛,中国民族声乐中的原生态唱法探讨[J].音乐时空,2015(05).

[3]陈丽琴.文艺生态学视野下的黑衣壮民歌[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