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退休很难吗

李开周

退休,事关晚节

欧阳修61岁那年,向皇帝申请提前退休,皇帝没有批准。他继续申请,皇帝又不批准。他锲而不舍地连续申请了六次,皇帝始终都没有批准。直到65岁那年,欧阳修第七次申请,这回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许可,回安徽亳州养老去了。

大家想必会奇怪,欧阳修申请退休时都六十多了,怎么还叫“提前退休”呢?

原因很简单:宋朝公务员的法定退休年龄比较晚,年满70岁才可以退休。事实上,不仅是宋朝,整个古代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都是70岁。《礼记·曲礼》上说:“大夫七十而致仕。”欧阳修申请退休和恩准退休时都不到70岁,所以他是提前退休。

欧阳修死后,欧阳发撰写《先公事迹》,对他多次申请提前退休这一点大加赞誉:

先公在亳,年才六十一,已六上章乞致仕。而上方眷留,未听。及在蔡,勤请益坚,遂如素志。公既气貌康强,而年未及礼制,一旦勇退,近古数百年所未尝有,天下士大夫仰望惊叹。

翻成白话文就是说:先父在亳州做官时,仅仅61岁,就六次上表申请退休,可是皇上爱惜他,不放他走。后来他又去蔡州做官,又一次申请退休,皇上才满足了他的心愿。先父身体很好,年迈体不衰,本来可以再做几年官的,但他急流勇退,不贪权位,风格高尚,是最近几百年来少有的典范,全国的公务员都表示敬仰和赞叹。

欧阳发是欧阳修的儿子,儿子夸爹是应该的,但他夸得过了头。实际上,宋朝申请提前退休的官员并不少见,欧阳修绝对算不上“近古数百年所未尝有”。据《宋史·王彦超传》,北宋开国元勋王彦超也申请过提前退休。据《宋会要辑稿·职官》,宋仁宗时的宰相韩亿和韩亿的儿子韩绛都提出过同样的申请,其中韩绛59岁那年就申请了,比欧阳修更早。还有宋朝最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王安石,56岁时辞去相位申请退休,一年后被宋神宗重新起用,58岁时再次辞去相位,做了闲官,60岁时辞去一切职务,正式宣告退休。

在宋朝士大夫的主流舆论中,提前退休确实是一种能在道德上闪闪发光的美好行为。第一,提前退休证明不贪恋权位和俸禄;第二,提前退休可以给年轻人腾出上升空间;第三,年纪一大,耳聋眼花,精力和记忆力都会减退,容易渎职,不如趁着还没有老糊涂的时候,潇潇洒洒地告别政坛。

不想退休,才是主流

可是也有很多官员不愿意提前退休,甚至到了法定退休年龄还占着位置不撒手。

例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记载,宋太祖时期的大理寺卿剧可久年过七十,还不退休,把宋太祖惹恼了,将其连降两级,并强迫他退休。《宋史·张士逊传》记载,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张士逊77岁还没退休,惹恼了一群谏官,说他年老无耻,拿政府机关当成“养病之地”。宋神宗时期的宰相曾公亮74岁没有退休,被人写诗讽刺:“老凤池边蹲不去,饥鸟台上禁无声。”意思是说曾公亮占位太久,堵住了年轻人的上升通道。

宋人笔记《贵耳集》用一句诗评价北宋官场:“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一群士大夫自命清高,见面都说自己要提前退休,归隐山林,结果光说不练,没见他们有谁真的归隐。这说明像欧阳修那样申请提前退休的官员是非主流;到了年龄还不愿退休的官员才是主流。

为啥大多数官员不愿意退休呢?这跟宋朝公务员的待遇有关系。

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高薪养廉的朝代,宋朝中高级官员的俸禄是空前绝后的高,高到了非常吓人的地步。无论是知府、知州、提刑、转运使、按察使等地方官,还是尚书、侍郎、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京官,一年的俸禄都能买下几百亩农田。除了俸禄之外,这些官员还有“餐钱”“贴职钱”“薪炭钱”“公使钱”等等补贴,其中“公使钱”主要是官员的招待费,花不完可以装进自己腰包。朝中近臣为皇帝写诏令,写春联,为皇帝讲诗书,给太子当伴读,每次都有丰厚的赏赐,赏赐所得甚至可以超过他们的俸禄。

可是退休之后呢?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呢?据宋人笔记《独醒杂志》:“国朝自章圣,始命致仕者给半俸,然非得旨者不与,遵唐制也。唐人致仕,非有敕不给俸。今致仕者例给其半,与旧制异矣。”北宋初年,官员一退休,一般停發俸禄,后来少年皇帝宋仁宗即位,章圣太后垂帘听政,才有了退休金制度,按照退休前工资减半发放。至于退休前那些赏赐啦、补贴啦,统统都没有了。

咱们还拿欧阳修举例,看看退休前和退休后的待遇有多大区别。

欧阳修退休前是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蔡州知府,每月俸禄55贯,外加“贴职钱”80贯、“公使钱”100贯、“薪炭钱”3贯,每年又有10匹绫、30匹绢、50匹绵的“衣赐”,此外还有1500亩的“职田”,可以让他租给佃户耕种,每年有大笔田租进账。将这些收入按照当时铜钱的购买力折算成人民币,年收入大约相当于400万元。

等到退休以后呢?贴职钱、公使钱、薪炭钱和衣赐都没了,职田被朝廷收回了,只剩下按俸禄减半发放的退休金,每月不到30贯,按购买力折合人民币2万元,年收入则是24万元。

退休前年薪400万,退休后年薪24万,收入差别如此之大,大多数官员当然不愿意退休,申请提前退休的欧阳修当然会成为风格高尚的典范。

退休,为朝廷减负

大家都知道,宋朝“冗官冗兵”也是出了名的,朝廷要养活庞大的军队和大量的在职官员,财政负担极其沉重,所以宋朝皇帝希望那些能力平庸的官员尽快退休,既减轻财政负担,又能让公务员更新换代,让政治机器充满活力。

北宋初年,冗官冗兵的现象还不太严重,皇帝对官员退休的问题还不太重视。到了北宋中后期,皇帝已经开始着手诱导和逼迫一些官员退休了。

宋朝皇帝诱导官员退休的方法很巧妙:“文武官年及七十者,并令自陈致仕,敕与一子官,如分司官给全俸。若不自陈,许御史台纠察以闻,特令致仕,更不与子官及全俸。其已曾自陈,有诏特留者,不在此限。”文武官员年满七十,可以退休,主动申请退休者可以领退休金,还可以让一个儿子得到免试为官的机会。如果到了年龄还不申请退休,则听从监察部门检举揭发,不但没有退休金,儿子也不能免试为官。不过,工作能力特别突出,皇帝特旨挽留的官员除外。

宋仁宗为主动退休的官员加过一道恩旨:“大两省、大卿监、东西閤门使以上近班致仕者,每年寒食节各赐羊二口、米一石、麦一石、酒一瓶。”近臣退休以后,除了退休金以外,每年寒食节还有一些实物补贴。

宋神宗也为主动退休的官员加过恩旨:“九品以上致仕官有战功者,给全俸。”九品以上的退休官员,如果在职时立有战功,比照在职时的工资标准,全额发放退休金。

到了南宋,宋金和议达成以后,朝廷手里有了钱,对退休官员更是优待。第一,凡主动申请退休且在职时没有被记大过的官员,退休时的品级提升一级,按照提升后的俸禄减半发退休金;第二,五品以上官员退休后,一般还能得到一个“提举某某宫”“提举某某观”“提举某某祠”的虚衔,官衔是虚的,不用去某宫某观上班,但俸禄却是实实在在的,每月可以全额领工资。南宋大诗人陆游中年被撤职,在绍兴老家宅了好多年,靠什么养活他那七个儿子呢?靠的就是“提举某某观”这种虚衔给他带来的收入。

正是因为南宋官员退休之后待遇高,所以主动申请退休的南宋官员要比北宋多得多。南宋洪迈《容斋四笔》记载,当时人们在参加科举考试时往往瞒报年龄,本来20岁,报成17岁,以免将来考到60岁还考不中进士,就算最后考中也做不成官了(宋朝年过六十的进士不许做官)。这些人中了进士,做了官,实际年龄到了70岁,档案年龄还是60多岁,不到法定退休年龄,他们就向朝廷解释,说自己实际年龄已经够了,请求皇帝恩准退休。

洪迈举了两个例子:“江东提刑李信甫,虽春秋过七十,而官年损其五,坚乞致仕,有旨官年来及,与之外祠。”江东提刑李信甫实际年龄70岁,档案年龄65岁,申请退休,得到恩准,皇帝向他承诺:等他档案年龄够70岁的时候,再给他加一个“提举某某祠”的虚衔,让他多领一些退休金。“齐庆胄宁国乞归,亦曰:实年七十,而官年六十七。”一个名叫齐庆胄的官员,实际年龄70岁,档案年龄67岁,也申请退休,得到了恩准。

既然档案年龄不该退休,皇帝为什么恩准这些官员退休呢?还是因为冗官太多,负担太重,多一个官员退休,就能减轻一份负担。

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