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 要】 个人理财产品是随着我国金融业务不断发展和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而发展的。本文首先对我国我国理财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进行了对策思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

我国经过20年的市场经济发展,步入了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得以改善,表现为非公有经济占我国经济成分比重越来越高,居民的货币收入持续增长,个人收入分配割据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变化,个人财务不断累计,并且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并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为了使个人财产有效的保值增值,人们已经开始不满足于商业银行的储蓄产品,而将视野投入到新的投资渠道上去,这就客观上激发了金融系统个人金融产品的开发,使得中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得到成长。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以期共同商榷。

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发展状况分析

1.1个人财富的迅速增长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GDP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居民家庭所积累的财富也高速增长。据统计数字显示,到2011年底,金融机构居民存款余额达到35.2万亿元,从2002年到2010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户均家庭金融资产增长速度高达25. 5%,户均家庭金融资产达37. 89万元,而更多的高收入阶层的个人金融资产更多。目前,民间金融资本已经超过39万亿元,但大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的增值服务,正是因为家庭金融资产的迅速增长,加之广大居民对个人理财知识的匮乏,为专业理财服务提供了可能,进而可以对其进行资产不断保值增值。

1.2金融创新导致金融产品日趋丰富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市场已经逐步对全球开放,这个也为金融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居民对金融产品的选择性增大,商业银行迫于竞争对金融产品创新的内部要求越来越明显,进而使基金、保险、信托、衍生金融工具等进入居民的个人理财范围。但由于居民金融知识有限,对金融产品认识不充分,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强金融产品的宣传和服务,提高居民对金融产品选择的客观性,进而提高居民选择金融产品的热情,使商业银行和居民个人在金融产品服务中实现“双赢”。

1.3金融改革和开放使金融风险不断加大

2012年6月9日,我国开始实行商业银行利率的浮动机制,规定各商业银行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到位、利率、汇率波动将趋于频繁,金融市场将更加具有风险性,金融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将逐步函盖到存款、贷款、债券等各种金融工具。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强对居民金融资产风险管理的指导,合理创新金融产品,从而有效防范各类金融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实现其理财目标。

2. 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思考

2.1加大力度创新个人理财产品品种

理财产品的丰富是开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扩展理财服务,可以增加新的金融产品,满足居民个人的需要。商业银行可以拓展业务服务,通过横向开展基金业务,延长金融系统的产品链条,使商业银行在提供基本商业银行产品的同时提供一些新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成立了基金公司,比如中银中国、中银货币、中银增长三支基金分别是工商商业银行、中国商业银行发起成立,成立以来,依托商业银行丰富的金融知识,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商业银行在拓展金融产品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学习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并和我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以及我国居民个人现状,来开展金融产品服务,比如我国居民目前对保险意识增强,商业银行可以和保险公司合作,围绕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将资产和业绩挂钩,开发设计复合型的理财产品。相应地,此类产品收益的影响因素将变得更多,既有挂钩资产或事件的变化情况以及表现最好或表现最差资产的变化情况,因此,这些金融产品的风险更大,风险收益率也高,也能更加满足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

2.2加强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

目前,随着个人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衍生产品风险不断加大,商业银行应该充分估计这种风险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增加,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进行风险处置,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例如,进行充分的预测来计算个人金融产品的风险价值以及可能取得的投资收益率,并充分利用对冲手段来实现风险的转移和规避。同时要加强个人金融产品的灵活性,如果预测风险投资收益较低时,可以通过合同中的终止条款设置,来减少商业银行和个人的投资损失。其次,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要建立健全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机制,要通过建立内部监控系统来控制整个金融衍生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再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规范个人金融产品研发程序,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在开发设计环节,制定新产品开发设计的管理来完善对金融衍生产品控制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内部管理制度。

2.3重视财务信息的收集和财务比率的使用

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就是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在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研究和发展等方面的长处和短处。而在目前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业务中,由于专业理财人员的缺乏和广大客户对理财规划业务认同感不足,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的工作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客户当前富余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而对客户本身的财务健康状况的分析仅作为参考指标或根本不进行。伴随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身金融资产的分配和家庭财务状况的整体情况。为此,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产品业务应更多的从客户利益出发,以详细、认真的记录客户的财务信息基本情况并对各项财务比率进行系统分析为基础,实事求是的帮助客户配置金融资产。

2.4加强复合型理财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要促进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市场的拓展,就要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素质。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中国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也设立了理财规划师资格培训与认证制度,但只是凭培训还难以培训出高素质的人才,更缺乏既懂实战又精通专业知识的人才。所以,商业银行业需要引进一批熟悉理财规划和外汇、的高、精、尖专门人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经理主要是由业务尖子选拔上来的业务熟练人员和定向选择的金融理论基本功较好的年轻员工。熟练员工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较欠缺,年轻员工的理论知识较完备,但缺乏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复合型理财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精心挑选专业的理财培训机构,长期地、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培训,同时与证券、保险等行业系统建立横向联合培训机制,以不断提高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5完善理财市场的监管机制

一方面,加强对于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其良好的可操作性。定期检查是否存在特意强调收益率、对风险提示不够等行为。另一方面,注重国家监管、行业自律和内部监管相结合,加强对理财业务违规行为进行惩罚的力度,使理财机构和人员认识到违规的巨大代价。针对我国目前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国家监管侧重于颁布相关的法规来引导和规范个人理财业的发展,监管机构建立了统一的标准进行监管,充分发挥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提高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 姜晓兵,罗剑.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前景与策略分析[J].财政与金融,2011(9).

[2] 闫涛,刘静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J].经济师,2008(2).

[3] 杨金敏. 我国个人理财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经济论坛, 2009(12).

作者简介:李盛泽(1991) 男,汉族,河南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09级金融二班。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09级金融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