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批评研究

导语:“丧文化”指的是以网络为传播渠道,以毒鸡汤、表情包、丧剧等符号为传播载体,流行于都市青年人之间的带有颓废、悲伤、消极色彩的亚文化。2016年,“葛优躺”表情包突然走红,青年群体纷纷转发并效仿,表达自己也“差不多是个废人”的精神状态。“丧文化”迅速成了一股潮流:动漫形象悲伤蛙、马男波杰克、鲍比·希尔、长了腿的咸鱼被称为丧界“四大天王”,“人间不值得”“我太南了”等网络用语得到疯狂传播,不仅涌现了一批以“丧剧”“致郁系”为标签的影视作品,还由此延伸出“佛系青年”的群体……以下三篇文章分别从亚文化、叙事学以及审美递变史的角度对“丧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批评,较为全面地审视了“丧文化”的特征。一方面,从当下的角度看,表面上正大光明的“丧”或“佛系”,背后其实是青年群体的迷茫和焦虑,在各种压力下,青年人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只能寻求更完备的自我保护机制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同时,作为一种流行文化,“丧”不可能仅仅是主体精神危机的表达。在“丧文化”的舞台上,个人、资本等力量相互缠绕,通过制造新鲜符号,夺取各自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如果将“丧文化”放之人类审美文化的长河中進行考察,“丧文化”作为“丑文化”的一员,是现代化进程下古典审美谱系进一步崩溃的表征。

—贾想(中国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