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怀古迹》中的“省识”释疑

吕露燕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3阅读与鉴赏诗歌单元《杜甫诗三首》选了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其中关于“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一联,学界争论颇多,仅“省”字的读音和意义就许多不同的说法。

关于“省”的读音和意义大约有以下几种看法:

1.Sheng,解释为“约略”,或“不”。

2.Xing,解释为“省察”,或“曾经”。

也就是说,这一句诗的理解存在着分歧:即通过画图,汉元帝没能看到王昭君美丽的面容;或者通过画图,汉元帝看到了王昭君美丽的面容。然而事实只有一个,究竟看没看到,我们只能通过材料来验证。

关于昭君出塞,正史中最早记录的是《汉书·匈奴列传》:

“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后汉书·南匈奴传》中记载: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西京杂记》则如此记载:

“(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巨万。”

《汉书》语之不详,仅记昭君远嫁之事,《后汉书》虽然没有提及画图之事,但根据“及去,召见”才发现“貌为后宫第一”,可知元帝在决定让昭君远嫁之前并未见过她的容貌。《西京杂记》则有画工丑化,元帝在决定让其和亲之前,只见到过她被丑化过的容貌,没能见到昭君的真容的记载。虽非正史,但历代文人多有以传说野史入诗的传统。而杜甫既然提到了画工画图之事,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杜甫是以《西京杂记》中的故事为基础展开论述的。

那么从史料的角度来看,杜甫认为元帝通过画图约略知道昭君的容貌,所以将“省识”解释为“不识”“曾经识”,都不符合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认知。

再从律诗对仗的角度来看,“省识”对“空归”,将“省”读作xing,解释为“省察”,则“省识”两字都是动词,而“空归”的“空”则是副词,那么“省识”对“空归”,对仗不工稳。虽然唐代没有对词语进行词性划分的理论,但是杜甫在律诗的创作实践中对对仗的要求极高。而念xing,解释“省察”,似乎不符合杜甫对律诗对仗精益求精的态度。省(sheng约略),副词,对“空”,副词,对仗工稳。

鉴于“省识”的“省”字,念sheng,解释为“不”,和念xing,解释为“省察”或者“曾经”,都不符合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念xing,解释为“省察”不符合对仗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将“省”念作sheng,解释为“约略”是最为恰当的。

[作者通聯:河南平顶山市实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