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语文”悄然离去

 有多少语文悄然离去

 初,指古时候人们做衣服时,第一步是将衣料用剪刀裁开,然后才能缝纫……

 读到这段文字,我豁然开朗。

  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这个汉字的来历。

  记得每次教学时我都努力让学生记住它是衣字旁,两个点,可是许多孩子偏偏写成示字旁儿,一个点。

  我无可奈何,认为学生太糊涂了。

  现在,我才知道糊涂的其实是我自己。

  如果我旱知道这些,用这样的字理来教学,学生怎会出错呢?

 很多老师都喜欢不厌其烦地讲解笔画,提醒结构,要求笔顺等。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却很少触及。

  如教学恭字时,老师会说大家一定要记住,下面的这两个点是并排的,不能一上一下;教学捧时会说,记住下面是两横,不能写成三横……可结果呢,学生偏偏错了。

  老师一定气坏了。

  但是回头想一想,如果我们自己是学生,我们能否准确地记住这么多的不能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进一步探究这些字究竟为什么要这样构形呢?这其中的道理我们知道吗?要知道师傅不明弟子拙啊!教学中充分利用汉字表意的特点,由字形追溯到字的意蕴,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这个字,并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

  可惜,识字课上有多少这样的机会与我们失之交臂!

 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

  这是课文《燕子》中的一个句子。

  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不说‘小燕子飞累了’,而说‘飞倦’了呢?倦就是累,累就是倦嘛!老师不以为然地说。

  倦真的就是累吗?这其中的细微差别,我们老师怎能疏忽呢?如果我们深究一下,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措辞上的用心之处。

  想一想,如果这句话这样说几只小燕子飞累了,停在电线上休息。

  怎么样呢?还有原句那样的美感,那样的味道,那样的意味吗?小燕子为什么直到飞倦了才肯休息呢?只有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比较,揣摩品味,才能让他们洞察语言表达的奥秘,品尝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语言文字,总能给人一种百嚼不厌、余味无穷的奇妙感。

  可惜,这样的美好常常在我们的疏忽中悄然而去!

 我们总认为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这个也对,那个也不错因此,我们的语文总是相似的语文、模糊的语文、糊涂的语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可是在课堂上,那么多学生发言时不会说话或说不好话,怎么办?我们很多老师喜欢走捷径,干脆让学生一背了之。

  于是学生忙着背课文内容,背段落大意,背各种句子的不同作用,至于课文主要内容是怎么来的,怎样概括段落大意,怎样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则一概省略;逢到造句时,为了防止学生考试时出现偏差,影响成绩,也直接让学生记背范句,至于句子是否符合学生个人的意愿和感受等也都完全忽略不计……在这样模糊语文的意识下,又有多少语文离我们悄然而去。

  我想,只有我们每位教师多一份对语文的责任,多一份对语文的理解,多一份对语文的追求,这些悄然离去的语文才能重新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