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思想变化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改革开放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改革开放激活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出现多样性。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人们思想活动的这些变化既是一种正常现象,历史进步,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但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思想在进步的同时也必然掺杂、裹挟着一些消极的甚至是腐朽的因素。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又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观点来看待国人的这种思想变化呢?

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变化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一、改革开放以来国人思想观念在各个方面的进步

(1)政治领域

1.从迷信个人到追求真理。通过思想解放,人们逐步摆脱了个人崇拜,从盲从走向理

性,树立了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观念。

2.从官本位到以人为本。改革开放后,经过30年民主政治建设,如今,人们已经习惯

独立地思考、判断和决策,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把民主自由作为最重要权利来行使,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从官本位到以人为本。

3、从人治到法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不断加快法治建设,人们学法、懂法、守法、

护法成为社会的风尚,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自觉行为。

(2)经济领域

1、从封闭到开放。改革开放的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就是开放意识日益增强。

2、从计划到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它带给人们最大的变化就是竞争。从市场竞争、人才竞争、政策环境竞争、再到如今就业的竞争、岗位的竞争,可以说,竞争的观念如影随形。

3、从低效到高效。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要获利就须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节约劳动时间。同样,个人要增加收入,也须珍惜时间,在既定的时间内,创造出比别人更多的价值。随着竞争的激烈,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3)文化领域

从排斥到包容。改革开放后,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解放,文化自觉意识加强。文化观从泛政治化、排斥否定抵制西方及外来文化,转变为自信、开放、包容,不断接纳西方文化的先进因子。

(4)个人生活领域

1、从“舍利取义”到“义利结合”。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加强对合法个人利益保护,调动保障了人们追求财富积极性和权利。劳动致富、创业致富、科技致富等成为人们的追求和价值取向。

2、从等待分配到自主择业。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危机意识、市场意识增强,加之劳动力市场化的成长,就业渠道多元化,人们的就业观发生了质变,主要体现在职业选择实惠,职业追求智力,工作注重务实。自主择业、市场就业已经成为主流。

3、从“生存型”到“发展型”。三十年来,人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低水平生活观念如今已转变为“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行讲便当、乐讲品位”,发展成为时代最鲜明的主题。

二、改革开放进程中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新毒素

(1)政治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虽然在独立思考、自主意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及其对人们思想上产生的影响并未根除,当官仍然被视为一种权威的象征。官官相护、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行为依然存在,即便打着法制的旗号,也不能做到完完全全的人人平等,官员们多数仍是在为自己谋福利,而并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那些处于低层阶级,无权无势的劳动人民不免在日常生活中要受到不少的冤屈,而这些冤屈的背后隐藏的更是无尽的血泪、更甚者是一些尊严问题。虽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是否懂法、能否请得起律师、能否正确运用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都是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2)经济领域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中国就仿照苏联的榜样,采取了一个由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一种发展方式,到了上世纪90年代,它的毛病已经充分暴露了,它造成了我们的资源短缺,造成了我们的环境破坏,造成了投资和消费的失衡,造成了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加过慢、贫富差别过分的扩大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3)文化领域

中华文化是一种奴性文化加谋略文化,这是一种内在有严重缺陷的文化。

奴性文化带来人格的缺陷。奴性文化只能培养出奴隶与奴才,培养不出真正的贵族。贵族追求独立的思想与独立的人格,奴性文化培养出来的人,缺失独立的思想,就更不用说独立的人格了。贵族精神的境界是“富贵而不淫,威武而不屈”,奴隶与奴才只会匍匐在权贵的脚下苟且偷生,难以抵达高贵的境界。

谋略文化带来品格的缺陷。贵族精神最重要的信念就是诚信,谋略文化讲的是阴谋诡计,所以谋略文化与贵族精神背道而驰。谋略文化信奉成则为王败者为寇,根本没有什么原则与道义,崇尚阴谋诡计,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种文化很难培养出真正的贵族,大致只会培养出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的伪君子。

这种文化注定了中国贵族身上软弱的一面和阴暗的一面。在中国很难有胸怀坦荡的贵族,更难找到宽容仁慈的贵族。像曾国蕃那样,身处腐败的官场,能格守品格洁身自好,成为凤毛麟角,尤其难能可贵了。

中华文化缺失一种主导性的宗教信仰,是这种文化最致命的缺陷。因为缺失一种主导性的宗教信仰,中华文化实质上是各种思想的大杂烩,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痛感:中国人热衷窝里斗。为什么会热衷窝里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缺失共同的宗教信仰。各人拜各人的神,各人都认为自己掌握真理,各人都认为代表正义,结果只能用暴力解决。

(4)个人生活领域

基于以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冲击,普通人不可避免的选择了一条随波逐流、小心翼翼、阿谀奉承的道路。在没钱、没权又要为生计做打算的情况下,人们有时不得不昧着良心做事、说话。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平安、健康的度过一生就是他们的最大心愿,而那些所谓的真理、正义与平安健康比起来,就显得那么的遥不可及了。

三、用马克思辩证唯物法来分析国人的思想变化原因

(1)马克思主义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

统一。它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我们的思想意识。

(2)新思想之对立统一

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就已体现了矛盾观的深刻内容。中国传统哲学用“相反相成”

表达矛盾的统一,认为矛盾双方总是相互联系、渗透和转化的。老子说:“有无

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而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方面之间又斗争又同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树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从而不断地解决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新的思想的产生、发展也在于要正确处理好主导性的宗教信仰与其他思想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多种思想不断斗争,从斗争中同一的结果。“思想”概念的范畴很广,特质很多,因此其差异性必然是普遍存在的,如地域差异、民族差异、时代差异、部门职业差异。

差异就会转化为矛盾,有矛盾就有斗争,因此,不同思想之间必然会有碰撞与冲突,而这些冲突可能是小范围的或非本质的,有些是大范围或本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正视思想冲突的存在,“审时度势”,引导对抗和冲突达到吸引与转化,也就是说要实现矛盾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移,使对抗、冲突激烈的思想统一体让位于新的统一体,从而实现新的和谐。

(5)正确看待人们的思想变化

唯物辩证法指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也就是说,没有事物客观的自我否定就没有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是对旧事物中合理因素继承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敢于否定,要有自己的新思维,新看法,对于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思想上的变化,我们要用马克思辩证唯物法去正确分析并做出最理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