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滨纪录片 [杜海滨的纪录片工作室]

  2006年年底,杜海滨带着他的纪录片《石山》从釜山电影节归来。图片摄影师出身的纪录片导演,正在尝试用文字和图片以及纪录片的多种表达方式。      你的新片《石山》资金来源是什么?
  是去年我的《人面桃花》在釜山电影节获得的一个降级,作为启动资金,《石山》将在釜山电影节首映。
  
  资金够用吗?
  够用了,之前我有几部纪录片的运作经验,操作的时候如何运用资金,如何分配,这都是经验的积累。
  《石山》整个周期是多少?
  从2005年10月开拍到2006年5月是前期拍摄阶段,后期做了3个月,到8月完成。
  拍的时候是单人操作?
  有些时候是自己去拍,有的时候是和录音师一起去。因为《石山》中有些部分更多是动作和声音,工人切割敲打石头什么的,声音比较重要,所以那些部分需要单独录音。
  拍了多少素材?成片多长?
  拍了49盘素材,成片两个小时。片比大概是1/24。我从第一部纪录片到现在的素材都保留着,因为目前剪出来的成片可能是你的一个视角,将来你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你的素材可能具有了不同的更丰富的意义。
  用什么机器拍?
  摄像机用松下的DVC180,这个机器我用了三年,一直觉得很好。
  后期用什么软件剪辑?
  用Canopus的Edius NX for HDV
  Edius这个您用着怎么样?
  开始剪的时候用着还挺好,后来做字幕的时候总死机,可能是它字幕软件的问题,后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时是怎么发现《石山》这个选题的?
  大概是1999年或2000年,我们拍一个矿泉水广告,创意是那水来自深海岩石,我们在棚里面搭一个景,模仿深海里面那种感觉。去买石头的时候,去了建材市场,但都是切割打磨好的。我们就问哪里有比较原始的石头卖,就打听到了昌平那边。那地方有很多石头山,几个工人肤色特别黑。当时我们去拍广告,都有点优越感,一看砸石头的工人,大络腮胡子,很有导演范儿。后来他们下山了,我在山上观察这些人。他们是不能放炮的,所以都是人工砸,当我看到一个工人把一块特别大的石头给分成两半了,那种瞬间的力量感令我震惊。那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我们这样的人在城市里面生活,脱离了最基本的劳动,脱离了最原始的力量的劳动。那个劳动从形象上看来是最直接最直观的。另外,那几年我们能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但是在那里看不到这些变化。
  当时并没有比较深入地去做,但是现场的东西已经是一个特别有力的场景,作为纪录片的工作者,我知道这个是可以展开的。我留了那个人的电话,去年的时候正好有这个机会,我立刻想到这个题材。再找到那个地方,我印象中原来很多的石头都被切割了,山被切掉了半扇。这次找到了一些工人,经过一个冬天和夏天的拍摄,完成了这部《石山》。
  明年有什么计划?
  现在正在写一个剧本,具体完成可能要到明年年初了。我还尝试用文字把《石山》再进行整理,整理过程中发现这是一篇小说,但我尽量用纪录片的视角去完成这个文字的文本。主观的东西很少,但是主观的部分会很强硬地放在里面。这和剪完一个片子是一样的感觉,当我用影像完成一个作品或者用文字完成它,我找到了一个平衡,一个对应。对一个主题,用多种文本来描述。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期待说我一定要拍成什么什么样,各种媒介的可能性是我看重的。
  我是学图片摄影的,我还会继续拍照片。图片有它自己的语言和优势,所以我还尝试用图片来做,但不是同一批人,不是同一个空间。照片用准备用座机拍。
  
  导演杜海滨:
  纪录片创作者。1972年生人;200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作品:
  1998年 纪录片《窦豆》
  2000年 纪录片《铁路沿线》
  2002年 纪录片《高楼下面》
  2003年 短片《北京记事》
  2004年 纪录片《电影、同年》
  2005年 纪录片《人面桃花》
  2006年 纪录片《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