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寓意于象,形神兼备(连载.9)】

  在田英章的硬笔楷书中,带有走之底的字总是那么清劲潇洒、气韵生动,如人之奋力前行,似舟之载重争先,充满中国书法所特有的意象之美。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因而,从本质上来说,书法作品或书法作品中的一切元素都可以称为意象,书法之美既根于“意”中之“象”,又源于“象”中之“意”,“象”是“意”之根本,“意”是“象”之灵魂。在教学中,若能以深入浅出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象”与“意”之间的联系,进而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则教学效果会有明显提升。
  一、感受意象之美,写好走之底
  走之底一共三个笔画,分别是点、横折折撇和平捺。而引导学生写好这三个笔画,并遵循一定的美的规律将其进行组合,这是本教学内容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进一步指导学生写好带有走之底的字的必由之路。
  1.引导观察,把握笔画形态
  硬笔楷书中的点远没有软笔楷书中的点那么有讲究,在田英章先生所书的走之底中,点画也就是由轻到重、顺锋侧下即可,学生稍加观察和思考便能写好。关键处,也是难点在于对后两个笔画的把握上,因为这两个笔画是由数段似直还曲的线条组合而成的,稍不注意,书写起来便会走形。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运用拆分的方法进行观察。首先,我用课件将横折折撇拆分成了两个部分(图1),学生发现,“逐”字中的横折折撇可以看成是一个短横与一个“(”的组合,“远”中的横折折撇则可以看成是一个短横与一个英文字母“S”的组合。这样,横折折撇的形态变得简单了,学生的书写也因为有了一个非常熟悉的符号作为书写的参照,而变得容易多了。
  其次是捺画,因其一波三折,我索性用课件将其拆分成了三个部分来引导学生观察(图2)。学生发现走之底的捺画属于平捺,可以拆分成较短的横向笔画、较长的斜向右下笔画和较短的横向笔画三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揣摩:如何才能把这三个部分完美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得出了平捺的书写要领,即除了要注意这三个局部的长短、角度和粗细变化外,还要像字帖那样,注意三个局部的自然过渡,使整个笔画显得圆融流畅,舒展大方。
  2.启发联想,感悟美妙意象
  在田英章所书的楷书中,走之底的横折折撇整体态势基本都是上部左倾(图3),而点与横折折撇组合的整体态势又基本都是上下对正的(图4),或者点画略略偏右。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我出示了这样的两幅图片,一幅是正在加速跑步的人(图5),一幅是昂首的军姿(图6)。这两幅图片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跑步的人身体前倾,正在加速,因而充满动感,充满活力;昂首立正的军姿让人感到一种阳刚之美。学生在观察与欣赏中受到启发:跑步者的造型与横折折撇的态势非常神似,点与横折折撇上下对正,又恰恰与飒爽的军姿形成对应。因此,看到这两个笔画,我们便会引发联想,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一种莫名的美感来。
  另外,走之底中的平捺一波三折也颇有意味,其飘飞灵动、流畅自然之美又是如何生发的呢?为了让学生有进一步的体悟,我出示了一幅古人临风而立的图片(图7)。图片中的古人昂首挺立,特别是其飘扬的衣袂,更给他增添了许多的洒脱和灵动。一波三折的平捺与飘扬的衣袂不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走之底的书写要领和字帖中走之底美的原理都会被学生领悟,而且领悟得更加深入和透彻。
  二、体悟组合之妙,写好带有走之底的字
  1.从造型的需要中体悟组合之妙
  中国的汉字俗称方块字,楷书,或者说大部分的楷书体汉字更接近略瘦的正方形。为了达到这样的造型目标,汉字的每一个部件都要在服从整体造型需要的前提下,对自身作出相应的调整,如左右结构的字左右两个部分就都要写得瘦长一些,上下结构的字上下两个部分则都要写得略扁一些,这样,汉字才能实现美的造型的需要。
  对于带有走之底的字,我常常引导学生作出这样的分析:这类字除了最末的一笔平捺,其他部分基本可以看成一个左右结构的组合,因此,一般情况下,走之底里面的部分要写得瘦长一些,如“逐”、“远”(图8)。
  当然,有些字走之底里面的部分本身造型就比较宽,那也不能勉强为之而硬把它拉长,但可以把它缩小一点,这样仍然可以让这些字保持略瘦的正方形的造型,如“迪”、“迥”等字(图9)。
  2.从载物的意象中体悟组合之妙
  整体造型的控制让汉字看起来更加规范、整齐,显现出来的是一种法度之美。而汉字书写的艺术化境界却并不止步于此,正如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所言: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诚哉斯言,而笔者更坚定地认为,字的神采主要还是来源于对生活、对自然的艺术化再现。在田英章楷书中,带有走之底的字恰似一艘载重前行的大船:走之底的点和横折折撇就像昂首前行的船头,平捺微微下凹,如同船身,走之底里面的部分正如船上的货物(图10)。而一旦实现汉字书写与生活中美的意象的和谐融通,字便有了神采,也就更具美感了。
  在教学中,我将载物前行的船的形象(图10)与带有走之底的汉字“逐”(图11)一同呈现,让学生体悟它们之间的微妙联系,从中获得这类字的美的意象的领悟,也获得这类字的书写的一些机巧,如:走之底的横折折撇似船头,要前倾以获得动感;平捺如船身,则要阔大些,以托载“货物”;被包围部分在分量上要恰到好处,太重则船累,太轻则飘浮……
  总之,学生会在载物前行的船的意象引导下,领悟到写出汉字神采之美的各种机巧,不但会把字写得更美,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生活中美的意象也会如影随形,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陶冶,精神得到了熏陶,写字的过程充满了创造美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沿河镇东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