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大学生群体所具备的实践能力与社会、企业对其的期望值存在一定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由静态到动态、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顺序,从相关的概念界定入手,在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旨在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CPR模式,并对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运行阶段、实施制度与理念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能力;CPR培养模式;合作;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3-0177-02

一、相关关概念界定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指人有目的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从实践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实践是连接主客观的桥梁和纽带,是将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必要环节,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而实践能力,就是“个体合理运用自身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学以致用的问题解决能力”[1]。从教育学的角度考察这一概念,可以认为是“个体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2],这里强调了生理和心理要素的共同参与在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综合以上观点,可以得到“实践能力”这一概念的两个核心特点:一是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之中;二是有生理和心理过程的参与。

在实践能力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加上主体限制“大学生”,就形成大学生实践能力这一概念的含义。即大学生合理运用自身具备的知识技能,在生理和心理过程要素的参与下,解决实际问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二)模式与培养模式

徐晓敏在《“模式”的系统解析》一文中指出,“要完整地理解模式就需要从其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加以阐述,所谓模式的内涵是指对模式基本概念的阐述,包括对它的定义以及主要特点的归纳和总结。模式的外延就是从与模式概念密切相关的学科中去寻找其本质和联系。分析模式的基本特点,模式的外延应涵盖从分类学理论、认知科学到人工智能技术等三方面。即从分类学理论中探索模式的理论基础及生成途径,从认知科学中认识模式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学本质,从人工智能技术中寻找模式应用的技术手段支持,从而构建起模式概念的体系框架。”[3]

结合对模式概念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的理解,可以得出培养模式的概念: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相对于国外较为成熟的一些培养模式,诸如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on learning)和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 based on learning)的教学组织形式、社区服务模式、产学合作模式等,我国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一问题上更多的是对一些具体途径的探讨,而缺少整体培养模式及其操作层面的设计。就影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因素而言,结合国内相关专家学者的讨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学校教育。首先,社会实践成绩评价不科学。许多学校现行的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成绩,主要依据为实践小结报告和接收单位意见、盖公章的情况等,对此学生们褒贬不一。多数学生认为单凭小结报告和公章证明有一定的水分,因为有部分学生并未真正参加实践活动[4]。其次,教学方法。目前国内仍存在‘填鸭’式、‘说教’式的上课方式,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台上讲多年未改的教材,学生只要熟记那些一成不变的要领和早已确定了的结论就行了,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形成被动灌输的局面[5]。使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和意识。再次,高校存在办学条件问题。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给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设施、学习生活条件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不少高校办学条件一时跟不上规模扩大的需要, 超负荷运转。最后,年轻教师缺少科研实践。目前随着办学规模扩大, 各高校都陆续开设新专业, 一度形成老师匮乏的局面, 多数老师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讲台,导致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就有待提高[6]。

第二,大学生自身。一方面,大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彻底摆脱知识本位的学习理念,将理论学习、最终成绩看得很重,而把实践能力、实践过程当作无足轻重的事;另一方面,多数大学生缺乏创意意识和规划意识,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设想不够明确,更多的是一种迫于竞争压力的被动适应,缺乏主动的规划。

第三,社会和制度规范。首先,机关、企业等实践基地对大学生的接纳程度不够。考虑到大学生群体对工作环节的生疏、短期实践难以带来明显的效益以及安全等因素,不少企事业对大学生见习、实习活动的态度是消极的,这导致大学生群体缺乏足够的实践基地。其次,企业、学校间配合不够,缺乏积极的社会风气。当前社会对企业单位的定位侧重于经济效益,对机关单位的定位侧重于政治方面,而对学校则是文化科研,但缺乏三者协调统一的认识。这导致学校难以与企事业单位形成密切的合作,从而大大局限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场所。最后,相应管理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大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不足,在实践中特别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和专业导师给予指导以提高成效,如具体实践内容的指导、文章的选题,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在实践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和克服所遇到的困难提供参考意见和必要的帮助[7],但在这方面我国相应的机制制度尚且不够规范。

三、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现状的把握,在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CPR模式:合作Cooperation—实践Practice—研究Research模式。

(一)CPR模式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内涵

1.构成要素

合作(Cooperation)。合作是该模式的主线,贯穿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始终,涉及这一过程的所有参与者。主要包括:高校与实践基地的合作;高校专业老师与实践基地指导人员合作;大学生与实践基地指导人员合作;大学生与学校专业老师合作;大学生小组成员间的合作。

实践(Practice)。实践是该模式的核心之一。具体而言指大学生在实践基地老师的指导下,亲身进行实践活动,体验和从事实际工作,已达到提高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

研究(Research)。研究是该模式的另一核心,只有感性层次的实践体验是不够的,需要结合理性层次的研究分析。大学生在实践基地实践的基础上,在实际基地老师的支持和高校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是这一要素的主要内容。

2.基本内涵

通过上文对CPR模式构成要素的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该模式的基本内涵:在高校与实践基地合作的基础上,大学生通过实践基地老师和高校老师的双导师指导,在实践基地从事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完成对实践基地的调查研究的过程。

(二)CPR模式构成要素的逻辑关系

合作、实践、研究是CPR模式的三个构成要素。这三个要素统一于这一模式整体,彼此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发生作用,产生1+1+1>3的效果。但是,这三个要素在模式整体中的地位不是均衡的,各自有所侧重,是一种统一下的对立、对立中的统一的关系。

第一,实践、研究是CPR模式的两个核心环节。大学生只有在基地亲身进行实践,才能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则需要高校专业老师指导其进行研究。研究是对实践的思考与反思,通过研究会对实践有更深刻的理解,实践会是更高层面的实践。可以说前者更加侧重感性层次,而后者则更加侧重于理性层次,二者的结合就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经过这两个中心环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第二,合作是CPR模式赖以实现的条件。没有良好的合作条件基础,实践和研究将无法实现和持续,这一模式也就难以存在和运行。

如果说实践和研究是这一模式的双核,那合作就是串联这双核的主线,因此可以将CPR模式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概括为“两个核心,一条主线”。

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运行阶段

在对CPR模式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内涵的静态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其运行有一个动态的分析,也就是这一模式的运行阶段。

第一,角色适应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运行过程的起始,大学生初入实践基地,以简单的服务性工作为主,同时尽快熟悉和适应环境,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进一步开展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第二,实践体验阶段。在熟悉和适应角色、环境的基础上,在实践基地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接触相应的工作,重在实践活动的感性体验。

第三,调查研究阶段。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体验,在能够胜任工作和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选取合适的课题,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理性研究,从理论的角度对自己的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同时对所担任的工作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实现个人、学校、实践基地以及社会效应的多方统一。

进一步分析这三个运行阶段,可以发现其实质上与“合作、实践、研究”三个要素是内在统一的。首先三个阶段均是在合作条件的保障下进行的,合作这一主线贯穿三阶段始终;其次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地体现了实践和研究这两个核心要素,且各环节有不同的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理论实际问题——实践体验阶段以实践基地老师为主指导,调查研究阶段则主要以高校老师为主指导。

五、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

前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静态到动态的论述整体上属于一个宏观构思的层次,而这一模式能够真正实施还需要有微观操作技术层次的探讨。接下来就针对CPR模式实际操作的理念和具体制度进行一些探讨。①

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在CPR的全过程。例如:在实践基地开发问题上,以学生为主力,由学生自主开发实践基地,通过在开发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困难的解决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调动参与热情;后期学校及时对基地经行互动、管理,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与基地相互配合为学生实践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双导师制。学校专业老师和实践基地指导人员构成双导师制。二者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导师工作的时间、内容各有侧重:在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初期主要由基地指导人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熟悉环境,尽快进入角色,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技术层面问题;当学生能顾胜任角色后学校专业老师开始更多地介入,为学生在实践中的课题研究提供学术指导。

过程管理制度。第一,小组合作制:在学生自由分组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小组成员在性格、能力上实现协调互补,使各小组保持适当的规模,从而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二,周记制:每周大学生实践小组要有周记,高校教师与实践基地指导老师共同设计实践周记表,重点记录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自身的感受,学生按周记表的相关规定严格记录,以保证学校对实践过程的及时监管。第三,汇报制:以小组为单位定期向高校指导教师和实践基地指导老师汇报实践情况,指导教师、其他小组成员在汇报过程中互相提问、交流,相互学习促进,共同提高。

保障制度。第一,高校提供相关的工作技能知识培训、相关设备和资金支持;高校教师为大学生在调查研究阶段遇到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持。第二,实践基地提供大学生实践任务和指导教师,解决其在实践体验阶段遇到的技术问题。第三,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促进高校与企事业单位间的良性合作。

考核制度。第一,基地指导教师评判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胜任一项工作(独立承担一项工作分为若干等级评判)。第二,以立项—结项方式考核大学生的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庭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8(4).

[2]赵建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概念、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 ,2009(7).

[3]徐晓敏.“模式”的系统解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9,10:17(4).

[4]葛红.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5(6):92.

[5]王宏宇.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12):136.

[6]刘凤英.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之对策[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1,6(19):50.

[7]李维芳.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浅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7,1,19(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