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发展理念:理论内涵与贯彻重点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十三五”时期,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并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分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点、支撑点、着重点、关键点、落脚点,服从和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前进的方向,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小康社会战略布局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6)02-0001-06

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九十余载,一步一步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建设成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的中国,早已吹响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号角。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凝聚共识、开拓创新,勇于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逐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系统提出了“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等一系列重要战略举措。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此理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获得党内外普遍赞誉,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能够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前进的方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质量的竞争。”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发展宛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之中,起到了先导、航标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十三五”时期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发动三大战役,其中一役就是‘创新战役’。”因此,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是根本点也是重中之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各方面建设日趋完善,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改革红利稳步释放,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呈现出宏观总体稳、创新活力增、结构在调优、改革在深化、开放在提升、民生有保障的稳、平、好态势。但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一系列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各类风险挑战日益增多,“人口红利”逐渐衰退,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环境约束显著增强。种种迹象表明原有的发展模式和结构体制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是迫在眉睫。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体现在:一要培育发展新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抓好创新成果应用,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产学研结合和企业自主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有效应对西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以及TPP、TTIP等区域贸易协定谈判所带来的挑战,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二要“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进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集中集约集聚,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三要构建产业新体系,建设发展新体制,打造网络强国,实施“互联网+”、工业革命4.0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发展现代生产型服务业、金融贸易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系、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四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精简权力清单,放宽市场准入机制,优化各类企业发展环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加快分配制度改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协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点

“协调”一词出自《东周列国志》:“凤声与箫声,唱和如一,宫商协调,喤喤盈耳”。中国人素来注重万物和谐之美,社会发展如同人之双腿、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稍有不协调就会出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在全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决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但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当前中国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均衡的,重点体现在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均衡协调发展”已经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与要求,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装多少水是要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若要装满,必须每块木板一样齐平且不破损。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粗放式发展形成了一些短板,地区不平衡、结构不协调、发展不可持续问题日趋明显,“利益结构板结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明显化”加剧,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疾。因此调整比例、补齐短板、优化结构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点。

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要拓宽发展空间,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战略,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和质量,构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走上新台阶,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其次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路线图,彻底打破原有的点状、块状、分散的畸形发展模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再次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强法治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后要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由过去的“军民结合”转变为“军民融合”,构建全要素、宽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打造军民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绿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着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环境问题时曾经动情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的历史选择,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理所当然,绿色发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着重点。

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古人曾讲“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前车之鉴告诫我们,不注重环境保护,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采利用势必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次生灾害频发、温室效应加剧、水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经济发展放缓等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后,也呈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进极限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瓶颈制约是资源环境,最大的‘心头之患’也是资源环境。”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必须牢牢把握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时代意识,为实现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绿色是富国惠民的有力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富国为强国之基,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循环是当今世界产业革命的新导向,要实现从低成本要素投人、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驱动和绿色循环双轮驱动的高效模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最平等的公共产品,而且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这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最长远利益,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党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抉择和英明论断。

绿色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共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中,成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生态环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共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都直指生态文明建设,既体现了领导集体的高瞻远瞩,同时也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绿色发展已是刻不容缓。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秉承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健全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监管制度和政绩考核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造安全、绿色屏障。

四、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点

明末清初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教训让我们警醒,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如今的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人民币也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这充分印证了开放的力度、开放的深度、开放的广度决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习近平主席曾经这样描述中国的开放:“就像阿里巴巴开门一样,开开了就关不上了。”时间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也是永无止境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十三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建立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新格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布阵筑基,打好关键一仗。

全面开放,全面布局开放,追求全面是提高开放水平的必然。2014年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个全面”,两个月后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首次把“四个全面”定位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在此框架之下,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必须秉承“全面”的原则,这既切合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又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全面开放,重在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措施上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和多双边区域合作,加快“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新区建设,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始终遵守亲诚惠容的包容理念,促进全世界共同繁荣发展;在空间上要统筹协调好东快西慢、沿海快内陆慢的不平衡格局,构建各地区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在内容上要提高服务业、金融业的开放水平,增加科技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高产品的出口份额,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