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维和,我们的“数字生活”

有一组特殊的数字规定,写进了第六批赴苏丹维和工兵大队党委会的决定之中,也落实在每名官兵的具体行动之中。

“特殊条件下完成特殊的使命任务,必须有特殊的规定作保证。”大队党委成员一致认为。

“艰苦环境中实现自我锤炼和超越,必须有过硬的耐力作支撑。”全体维和官兵同声承诺。

“生活用水,每人每天不能超过5升!”

苏丹天干气燥,每到旱季,尼罗河的水位就会直线下降,不仅威胁着当地生活的人们,也直接考验着驻守在这里的中国维和官兵。

维和官兵抵达任务区,正赶上当地进入旱季,吃水问题自然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考验。大队每天派出拉水小组到距营地十公里外的河边拉水,他们天不亮就带上干粮出发,一天时间也只能拉回三车水,根本无法保证“充足供应”。随着旱情的加重,水位越来越低,拉水车的管子越伸越远,拉水小组不得不多备几根水管应急。

“每人每天用水不能超过5升!”面对给水保障越来越严峻的状况,大队党委作出规定。为此,他们安排了一次“艰苦环境磨意志,节约用水我有责”的专题教育,演示了节约用水的流程:一盆水先洗衣服,再洗鞋子,最后用来冲洗卫生间。对此,官兵颇为理解。回顾刚来的第一天,气温高达46度,一到营地官兵都急着冲洗,结果第二天做饭的水都被用光了,以至于大家吃了一整天的“干粮”。

“耐高温训练,每天不少于2小时!”

苏丹临近赤道,最高温度可达50度以上,号称“世界火炉”。这种气温对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没有什么,可对刚到任务区的中国维和官兵来说,无疑就像进入了火炉一样。

大队长齐成喜说:“瓦乌这地方,早上出去工程作业时30度,中午达40度,到下午两三点就变成50度了。挂在大队部门前的温度计红印向上蹿得直让人发慌,真惦影响到当天工程进度。”我们了解到,他们到营地的当天,许多官兵热得吃不下饭,还有三名同志出现了中暑。

“如果没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别说是完成任务,就连待也待不下去。”大队党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后,指定军事组拟制了耐高温训练计划,对他们来说,这也许是增强官兵适应能力最有效的高招了。在国内抽组集训时,他们也曾安排过这个内容的训练,可身处现在这个环境,必须重新组织实地训练。

官兵每天往太阳下一站,开始是半小时,而后就是1小时,接下来是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一周下来,官兵脸晒黑了、体重减轻了,可抗热能力增强了。在执行二战区赋予的焚烧过期食品任务时,高空是炎炎烈日暴晒,身旁是冲天大火炙烤,官兵在这样的环境下连续作业近5个小时,没有一个下“火线”的。

“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度!”

26℃!这是工兵大队对官兵宿舍规定的室温。十来名官兵住在一间板房内,这个温度也只能算是理论上的温度,就像维和官兵的工作热情一样只升不减,就是把温度调到26℃,1个小时内,室温仍会在30℃左右徘徊。

为什么把室内温度定为26度?而不是18℃或其它温度。副大队长王雷说出了其中的一个缘由:“现在这批空调使用近5年了,故障率较高,如果温度调得过低,空气压缩机长时间工作,就会减少空调的使用寿命。”事实也是如此,他们刚到任务区,两台空洞出现故障,官兵热得实在无法入睡,只好与其他房间的战友们合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