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先做先行

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先做先行胡总书记讲,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科学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发展。作为县一级的领导干部,最关注的也是如何在国际、国内发展的大背景下,使本地区的发展更能凸显科学内涵。本篇从县域经济发展这个角度出发,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科学发展县域经济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对县域经济的认识什么叫县域经济?通俗地讲,县域经济就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范围内,依靠当地政府的调控作用,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优化当地的资源配置,开发当地的市场潜力,培育当地的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当地的gdp上台阶。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以华池为例,可以总结县域经济的几个特点。一是乡村性。华池县辖15乡111个行政村,13人口中农民9万多,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农村、农民构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立体框架。中央、省市县各项政策最终要落实到村一级,我们执政的成果最终要靠行政村的发展来体现,因此,乡村性是县域经济的第一个特征。二是地域性。这是县域经济最基本和最突出的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重要原因,就是县与县之间在资源特征、历史人文、发展环境上各有特点造成的,县域经济的地域特点带来了县域产业的特色化和多样化。拿华池来说,立足石油资源优势搞2吨区开发,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搞红色旅游开发,立足草畜资源优势搞草畜产业开发等,都是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三是差异性。县区之间有差异,县内乡镇之间也有差异。基于地理、气候、资源以及人文生态复杂的多样性,我县形成了地域特色十分明显的县域经济分布,并且各个乡镇之间经济规模和竞争力差别相对较大,因而带有明显的差异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我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2个,其中市辖区852个、县级市374个、县1465个、自治县116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多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内人口总数9.1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41%。全国县域经济的gdp占全国gdp的56.31%。县区处在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对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着关键性作用。一、它是生产资源的基地。发展县域经济不可或缺的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内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来源于县域。二、它是潜在的消费市场。目前县以下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1/3左右。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会更强。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刺激广大农村地区消费、激发农村市场潜力,对于贯彻中央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的要求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三、它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按发展类别又可分为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各个层次、各种成分、各个类别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分、哪种类别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拿华池来说,依托2吨区开发,工业有突破;
依托草畜产业开发,农业有突破;
依托红色产业开发,三产有突破。三类产业齐头并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从华池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政府“服务型功能”强化、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剧、经济“生态型特征”凸显新的变化。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挑战,相对大中型城市而言,县域缺乏大项目、大产业支撑,运行低下,发展后劲不足。华池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具体表现在:(1)结构矛盾导致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低下。首先,从产业结构看,工业方面,华池工业产业薄弱,2吨区开发是华池发展上水平、上台阶的希望所在,但存在产业链条短,近期效益不明显的问题。农业方面,特色产业开发、全膜玉米种植等新技术的普及,是农民增收的希望所在,发展潜力巨大,区域特色明显;
但同时存在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分工水平低,农业产业化链条不长的问题。三产开发方面,依托红色旅游开发,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县域第三产业上台阶,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收入稳步提高;
但也存在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其次,从发展要素的占有条件来看,一些重要发展要素的缺乏,尤其是信息、技术、专利、品牌等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的缺乏,加之受区位、外贸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目前我县县域经济框架中自营出口和利用外资的份额比较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体制性矛盾导致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乏力。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明显减弱。国有商业银行采取“垒大放小”的经营战略,对县域的信贷总量大幅减少;
农户小额信贷难以支持县域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
占县域经济主体地位的中小企业贷款十分困难;
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并后,金融服务出现了体制上的断层。我县很多企业发展在过程中,均反映有贷款难,壮大难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如何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凸现科学内涵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作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更是负有重大和直接的责任,不仅是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家人,而且应该是发展县域经济社会的行家里手,更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干家。那么,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工作中,如何能更加凸显科学发展内涵?我县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求突破。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繁荣,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省市的战略决策。县级领导是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各项政策的实践者和组织者。近年来,我县坚持把中央近年来出台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挖掘政策对发展县域经济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潜在效力,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加快了县域内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的目标进一步实现。2、努力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华池9万农业人口的实际县情,决定了县委县政府的服务对象必须以“三农”为主。近年来,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效率,重点通过审批、投资、监管等制度的落实,依法行政,创新社会管理,改善区位条件,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了生产要素和产业的聚集,提高了资本占有量。特别是在2吨区开发过程中,创出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3、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是我国今后改革的中心和重点。处于城乡经济结合部的华池,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一是提高政府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尤其是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二是制定和实施符合县情实际的发展战略规划。好的发展规划突出县域的比较优势,明确长期坚持的发展重点和目标,有利于积聚要素,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标识效应对外招商引资,形成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优势。我们华池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积极开发“黑、绿、红”三大产业,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各项工作实现了科学发展。三是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加强水、电、山、田、林、路、通讯、沼气、广播电视、文化场所、村容村貌建设力度,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四是大力改善民生。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全面加强政法综治工作,不断丰富广大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注重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与完善,狠抓为民承办实事的落实,注重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和统筹,把各种矛盾和冲突解决在基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第三个问题:华池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华池是1934年就建立革命政权的老区县,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革命遗址众多,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6亿多吨,居庆阳市第一;
草畜、白瓜籽、小杂粮等特色农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
县东部二将川位居子午岭林缘区,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这些资源禀赋,是华池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全面解放思想,树立跳出华池看华池,立足全市乃至全省大局看华池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放大华池特色,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一要加快2吨区超低渗透油田开发步伐,依靠石油产业开发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在促进财政增长上先做先行。围绕建立陇东最大的石油产能基地和全国石油开发和谐典范的目标,牢固树立油田发展我发展,我与油田共繁荣的思想,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最三看”要求,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快2吨区超低渗透油田开发步伐,到“十一五”末,把华池打造成全市800万吨产能、300万吨炼厂的前沿阵地。同时,着力培育石油开发后续产业,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石油资源开发利用意识,利用石油开发伴生气等资源,合作建办氢烃发电厂和甲醇炼化厂等工业企业,全力打造工业强县核心,带动农产品深加工、建筑建材等相关领域的工业快速发展,不断拓展税源,确保年内为县财政新增收5000万元以上,力争全年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把石油产业培育成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主推力量。二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步伐,依靠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在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上先做先行。全力落实《华池县2008—2012年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开发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到2012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要以建设绒山羊养殖大县为目标,突出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舍饲养殖绒山羊的主推模式,以实施干部职工担保农户贷款“321”产业富民工程为契机,坚持一手抓封山禁牧,一手抓舍饲养殖,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县绒山羊饲养量稳定在80万只以上,把华池建成骑在羊背上的畜产强县。要建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实行有偿滚动使用,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走好“压夏扩秋、压主扩杂”的路子,把全膜玉米作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坚强后盾,按照“川地全覆盖,塬地全覆盖,山区梯田全覆盖”的思路,稳步扩大种植面积,到2012年,全县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用全县1/4耕地拿回全年粮食总产量,其余3/4的耕地全部用于种草养畜和发展洋芋、白瓜籽和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到“十一五”末,在全市率先实现无小麦县的目标。三要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步伐,依靠旅游产业开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改善城乡面貌上先做先行。要以创建全国红色旅游大县为奋斗目标,以举办南梁革命纪念馆开馆庆典暨南梁苏维埃政府成立75周年庆典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发各类红色旅游资源,串接各类旅游景点,升级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全面完成景区三条红色旅游支线油路建设、小城镇改造、展馆建设及布展、景区绿化、旅游标志标识设置等任务。要以红色旅游产业的大开发、大发展倒逼城乡基础设施的大改善、大提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年内争取路网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全面改善交通条件;
要按照建设现代化山区新城的思路,推进县城新区开发,争取三至五年形成县城新城区雏形;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全力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风格独特、容量增大”精品小城镇、小村镇,努力缩小华池与周边及省内发达县(区)的差距,缩小县内城乡之间的差别。四要加快沼气能源建设步伐,依靠农村能源项目全面实施,在实现全县沼气用户全覆盖上先做先行。要以创建全省生态沼气能源大县为目标,认真实施农村沼气能源国债建设项目,全面落实“一池三改”(每户建一座沼气池,全面改厨、改圈、改厕)配套措施,促使村容户貌大改善,文明程度大提升,生活水平大提高,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实现沼气能源覆盖全县所有农户的目标。今年,要在抓好2008年国债沼气项目及扩大内需新增沼气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宣传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全年新建沼气池6100口,使全县40%以上的农户用上沼气能源。同时,要大力实施沼气能源进居民小区、进养殖小区和进学校工程,创建生态居民小区、生态养殖小区和生态校园,在全县各个养殖小区、村民聚集区和农村小学建设大型沼气池,实行联户集中供气。在全县111个行政村设立沼气能源服务网点,加强后续管理,推行农村能源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五要加快综合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步伐,依靠生态工程措施的全面落实,在实现生态环境大改善、生产水平大提升上先做先行。围绕陕甘宁革命老区国家级生态能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创建,奋力打造全市生态优县。全力改善农村“水、电、气、路、房、田、林、草”等基本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条件,捆绑实施“林业三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土地整理开发、新农村“145”小康家园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项目,推动农民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双改善。全力实施好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综合示范区“115522”工程(即整1万亩地,造1万亩林,种5万亩全膜玉米,5000亩草,建2000口沼气池,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照新农村小康家园“145”工程的标准,全面进行改建小康住宅,因地制宜,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化、梯田化、家园生态化进程,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居住文明、生产文明的最适人居山区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