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乡村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普遍认识到音乐学习在提高少年儿童的听觉能力、增强综合文化素养及促进智力开发等诸方面所显示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作为实施音乐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音乐教育获得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音乐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惟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音、体、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上一位思想活跃、又有音乐爱好和音乐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音乐课;反之,孩子在整个小学阶段也就几乎与音乐断绝了缘分,这对于无数渴望美、向往美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音乐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学校音乐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音乐教师;即使有专职音乐,其专业基本功也是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63%的中学和2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音乐教师,在全部音乐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音乐教师总数的26%,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升评优的需要,有有近半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音乐只是兼教。如此指导思想,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为对音乐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音乐教学设施的善。有的学校连一架普通的风琴也没有,更谈不上手风琴、钢琴、电子琴、音响、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音乐教学设备,也水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置于柜子里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音、美教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音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自弹自唱、即兴伴奏等要求感到力不人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音乐课上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

关于美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早有先见:孔子的“六艺”,“乐”居第二;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开启人类心灵的三把钥匙,音乐为其中之一。大量科学实验证明了音乐在塑造人的品格方面所具有独特功能。当今,城市中的许多中小学在业余时间接受歌唱、舞蹈、乐器、美术等艺术训练,同时又有非常出色文化课成绩。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音乐状况,应首先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各极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音乐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音乐教育;加强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开启学生智力、增强道德观念、提高审美能力的启迪良友,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音、体、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2001年,教育部体卫艺教司的主要工作要点中即包括“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这说明国家已开始将乡村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特别关注的问题列入工作日程。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浸泡在鸟语花香和民歌民谣之中,对大自然的感受也更为深切。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城市学生所不及。我国近代伟大的革命音乐家聂耳、冼星海、贺绿汀等都曾受过乡村音乐的熏陶。

2、加强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艺术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音乐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重响歌声、乐器声,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音乐之美。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文艺活动

学校应首先配备音乐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音响设备与音响资料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打击乐、二胡等)。

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考试成绩也可逐渐列入升学总分内,使得音乐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音乐学习境地而努力。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也已出台,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乡村音乐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来关心、支持音乐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乡村音乐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从而与城市学校音乐教育并进,也只有这样,也只有这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至成为一句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