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贴吧话语的认同危机及匡正建议

摘 要:作为大学生思想和信息交流的平台,贴吧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着很大影响,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贴吧信息纷繁复杂,覆盖范围广,并且具有匿名性,很容易会出现一些认同危机。大学生在虚拟空间和现实校园间穿梭,不分现实与虚拟,将现实中的不满发泄在虚拟的网络中,贴吧作为网络交流的平台也就偏离了其正面积极的一面。贴吧话语中的认同危机,主要是因为多元文化下的价值迷惘和当下教育缺失而造成。对当下大学校园贴吧话语的监管与梳导,应在关注贴吧中的话语动态,加强网络舆情预警,吧主管理以及辅导员引导的同时,更需要大力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贴吧;大学生;认同危机;匡正意见

艾里克森提出的认同危机,实质是人在成长或者趋于社会化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它的特征是认同上存在失落与冲突。如果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表现出积极地反应,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偏离。大学四年是一个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化和社会化的阶段,是他们成长的过渡期。大学生开始寻求独立性,心理开始产生变化的同时,也在积累社会经验。当所积累到的社会经验不能适应心理变化的时候,就会滋生出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大学校园贴吧即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反映平台,其反映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社会经验不足同时又在迷茫中寻找方向的现象。此时,网络平台上的一些负面价值观乘虚而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观念和精神,因此,本文对于贴吧这样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如何应对危机作出分析与应对策略,以便使校园贴吧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大学校园贴吧最初的建立意义在于交流和共享,是一种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与搜索紧密结合,准确把握用户需求,为兴趣而生,在于让志同道合的人相聚

但在广泛使用和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志同道合难免会演变为乌合之众,出现盲目或一边倒的极端现象。因为观点的不同,可能出现谩骂与语言暴力。最严重的是价值观的扭曲,将一个人的观点散播成一群人的信念,进而将这种观点极致化。大学校园贴吧中,出现这些危机是在所难免的,一方面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精神世界的匮乏,让这些大学生感到迷惘,难以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人云亦云;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化让网友本着不用负责的心理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进而走向极端。大学校园贴吧话语中隐藏的认同危机,大致有以下几类:

其一,是无理性的粉丝文化。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便捷了大学校园贴吧的广泛使用,但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就如以志同道合的方式聚集起来的粉丝团最初只是在贴吧上寻找喜欢同一偶像的朋友,逐渐却演变成将贴吧作为捍卫偶像的阵地,与一切不利于偶像的个人和群体作斗争。“粉丝”来自英文“Fans”,意为“迷”。粉丝就是喜欢勇敢表达出来对偶像的喜爱并鲜明支持的人。在中國,主要指某个明星(或平民偶像)的崇拜者。“粉丝”现象是随着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及其他电视选秀节目的影响力日增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粉丝是积极主动、甘于奉献感情、金钱和时间精力的人。更是面对压力和困难敢于挑战和奋争的人。虽然这些看法肯定了“粉丝文化”的正面意义。但也暴露出了“粉丝文化”的反面问题,同时也暴露出了造成狂热的粉丝文化广泛漫延的原因。由分散的“粉丝”个体扩展到“粉丝”群体,再发展成“粉丝文化”。这演变过程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而“粉丝文化”能够如此强大。主要是因为贴吧这样的社区可以帮助粉丝提供了一个快速、定向性强的渠道,从而让个体扩展到群体。粉丝能通过这个平台很容易找到与其兴趣相同的伙伴。从而“抱团”、组队,不断扩大粉丝队伍,也不断将粉丝的狂热程度推向高潮。甚至出现不同的粉丝群体为了追捧自己喜欢的明星不惜诋毁其他明星,出现不同粉丝群体在网上对骂的不文明现象。贴吧作为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作用在“粉丝文化”中失去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偏激的粉丝而言,贴吧成为了与意见不同的人的对骂战场,互相用最激进的语言与方式诋毁、谩骂,重则爆吧,轻则口水战不断。不仅使“粉丝文化”的定义被曲解,更将贴吧对于人与人之间交往交流的积极作用转换成负面的影响。

其二,语言暴力也频繁出现。现在贴吧中频繁的出现语言暴力,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在贴吧中传递一种“语言暴力即为自由”的信号,网络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一切,主要都是由于校园贴吧特有的虚拟性、开放性和随意性造成的。由于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00后,这一代人的个性比较多元化,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因此,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常常产生各种矛盾,而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宠溺,他们大多都以自我为中心。容忍度较低且难以做到尊重别人的观点。情绪会像炸弹一样不定时的就会爆发出来,在现实生活中感情用事,缺乏冷静思考付出的代价要高很多。所以他们急需一个能够发泄情绪的平台,于是以网络为载体开始了他们的网络语言暴力表演,各种谩骂、嘲笑、讥讽,再加上一些看热闹的多事者煽风点火,最终导致问题越演越烈。贴吧话语中存在着语言暴力,特别是意见相左时,较为偏激和不理智的吧友就将讨论升级成骂战,以意见为界线对对方进行谩骂、侮辱、诋毁,使用低俗的语言侮辱对方人格等,在“粉丝”中更加突出。无法理智的对待对于自己偶像的批评意见甚至是一点微词。内江师范学院贴吧曾就有关于骂战的经历,起因是一场篮球赛。由于战败方有微词,战胜方有少数民族的同学,骂战升级成民族问题,语言偏激且不当。贴吧在这时反而成了语言暴力的平台,成了语言暴力滋长的环境。

在信息化的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加离不开网络,但是网络社交平台分主动性和非主动性。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微信,都只属于主动选择它们的人,因为其具有很强的身份性证明。而贴吧因为其具匿名性,能将所有人裹挟进入,有些人就可能会很被动的成为某一话题的主角,无论自己多么无辜,也都无力改变被攻击的事实。在这样的种种网络非议中,人们开始逐渐的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控制欲遭到网络的挑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也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造成人际恐慌。人肉搜索就很全面体现了这一点。前段时间传出一条震惊整个娱乐圈的新闻,男星乔任梁在家中去世,警方很快排除他杀。据悉,乔任梁是因为长期的遭到语言暴力,精神压力大,并且长期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最后选择自杀。知乎网友在知乎的留言板中发现乔任梁在生前的留言,内容大致就是身为明星却久经网络暴力,身患抑郁,每天都很痛苦,想着放弃却要面对巨额违约金,只有这样一边遭受键盘侠 的唾骂,一边坚持工作。比常人心理素质更强的明星尚且如此难以承受,更何况平常人。在键盘侠盛行的现在,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语言暴力的牺牲品。语言暴力给大学校园带来的伤害是更是无法估量的。

其三,拜金话语也愈演愈烈。自从《非诚勿扰》中的马诺蹿红后,“宁坐宝马流泪,不坐单车笑”成为了她拜金的代名词,随之也让她成为了新一代拜金女的掌门人,再次掀起拜金风潮。拜金潮来袭,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没有固定工作,经济来源有限的大学生们也开始坐不住了。贴吧也成了滋长这种不正确价值观的虚拟社区,大学校园贴吧内经常有关于这样价值观的讨论,拜金思想仍影响着一部分人,这部分人以注重生活质量为借口追求名牌,晒高档名牌的衣着,展示大学生无法承担的不必要高端消费,对于较为朴素的同学反而抱着穷酸的态度嗤之以鼻,不能正确的对待金钱,价值观统一向钱看齐。随着观念开放以及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我们不反对对维持正常生存物质的必要追求。拜金主义思想在当下弥漫开来,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是达到顶峰,过于追求物质,一切向钱看将丢失更多内在的东西,精神世界的匮乏将在无形中影响一切。如若救人之前要先谈钱,帮助别人要计费的话,很难想象这个世界将怎样发展,人与人之间将如何相处。大学校园贴吧充斥着拜金话语,使大学生无法正确树立价值观。外在原因是所处的环境,内在原因是精神世界缺少引导,拜金主义的背后实质是享乐主义与个人极端主义,倘若依附于这一价值观,只会使大学生失去自身的价值观取向,影响大学生生活和精神面貌。

二、大学校园贴吧作为反映大学生生活面貌与精神状态的平台,让我们了解到身处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与缺少内心指引教导的大学生现状。梳理当代大学校园贴吧话语的文化语境,以下三个因素是造成大学生校园贴吧话语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

首先,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价值迷惘是认同危机的重要原因。现代网络技术的更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快速便捷使贴吧的作用也发挥到极致。最初限于电脑才能使用的功能,手机都普遍取代,只要手拿手机,你就可以于任何地方任何地点在贴吧中畅所欲言。WLAN全覆盖等更是降低使用成本,更促进吧友使用手机上的贴吧。随着信息的频繁交流,文化也越来越多元,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加速了思维的碰撞。而这样的多元环境使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时手足无措,容易依赖于他人的观点,不爱思考,从而迷失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中。贴吧传递的信息纷繁复杂,并且覆盖的范围及其广泛。而其中的多元文化语境正是多元文化的体现。每个人都能在这个互不认识的平台上讲出自己想讲的事或者说出对于某件事自己的看法,思维碰撞的同时也使各执其言的混乱局面存在。大学生在使用贴吧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容易在多元的贴吧话语中迷失自我。置身于繁多信息中的在校大学生想法及其丰富,心理活动趋于社会化,但又缺乏相对的社会经验,使得在校大学生容易受到迷惑。类似“拜金主义”这样的话题,在没有积累到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大学生面前具有诱惑力,致使大学生偏离正轨,容易扭曲价值观。

其次,当下教育的人文哺育功能弱化也是原因之一。当今时代物质世界极大丰富,精神世界却未能跟上步伐,社会上弥漫着浮躁的心态,无论待人处事,都少了一份淡定。教育同样趋于利益,实用性的经济类专业日益吃香,而关注内心精神的人文学科被逐渐挤掉应有的地位。虽然各个学校都在大力的推进素质教育,但是现今的高校教育更加重视应试和个人的自我培养,把学生的就业放在第一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视,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探寻,未能对人文教育引起重视,弱化了人文的哺育功能。学生的人文缺失,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也有直接的关联,很有可能决定着学生未来的社会价值。“在当前的分数体制下,限制了师生的教与学的空间。”所以,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高校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伦理、性格、等方面的教育。将发展学生的人文教育提到重要的地位;当然,高校教师要树立榜样作用,以人文精神进行教学,重视自身的精神世界构建,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在教学和生活中都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校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学生沉浸于良好的人文环境中,于无形之中得到浸润与教育。

再次,当下校园文化建设不足也是原因之一。校园文化体现一所学校的价值理念和办学理念,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文化底蕴、办学特色。通过不同的形式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形成好的价值观,全面发展。但是当下的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忽视人文关怀。不能很好的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载体比较单一,缺乏系统的有个性的校园宣传标语来宣传教育理念。还缺乏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这也就造成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形成缺乏有效的指导。

大学校园贴吧有其受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影响的复杂性一面,但更多的是校园特色。为使大学校园贴吧作为新型的信息交流社区,发挥其在大学教育中的积极影响,我们从监管和导梳的角度提出如下粗浅建议:

第一,要关注贴吧中的话语动态。贴吧中人人都有发言权,随时随地分享且与他人交流,很多人都爱在贴吧中发贴,贴吧动态更新速度快。贴吧动态会出现许多良莠不齐的信息,使浏览者和参与讨论的吧友都在无形中受到影响,想要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贴吧环境,就需要贴吧管理者随时关注贴吧中的话语动态。只有随时了解,才能找出应对对策。在管理贴吧时,贴吧管理者应去对贴吧的话语类型进行分类,随时关注贴吧中的话语信息,当贴吧中出現比较敏感的话语动态时,应及时提醒并引导发贴者规范使用贴吧话语。话语分类有助于贴吧话语的管理,以类型作为管理的前提依据,简化繁复的手续。对于内容涉及敏感话题或者内容不健康的贴吧话语动态及时删除且警告或禁止发帖者的发帖权限。严格管理以达到净化贴吧话语空间的效果。

第二,要加强网络舆情预警。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所谓的舆情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范围内,针对社会上某个事件的发生以及事件的最新动态变化,社会上独立存在的主体、组织以及企事业从道德、法律、社会、政治等几个方面对该社会事件发表的观点及态度。舆情是社会民众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行为所发表的评论、观点、态度以及情绪的总和。只有将不良言语和情绪扼杀在摇篮里,才能保证贴吧的健康发展。所以,加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建设,推广相关网络管理技术,加强技术监管建设,使预警工作有坚强的技术保证。同时建立高校贴吧管理系统,让舆情预警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个别高校,不断推广和建设,帮助未建立网络舆情预警的高校,让舆情预警发挥功效,让各个高校的贴吧都充满积极、健康的氛围。

第三,吧主管理也是重中之重。校园网络贴吧己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应当强化管理,合理利用。特别是对吧主的要求,要求吧主尽职尽责管理好话语动态。另一方面,贴吧为大学生开阔了交流的空间、学习的视角、信息获取的渠道,“贴吧”是人们发表言论、展现网络民意的载体,但是“贴吧文化”并非全是良善的,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贴吧内容形形色色,发帖子的人也是变动不居,所以合理利用“贴吧文化”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为吧主工作新视点的开拓提供了契机。

第四,辅导员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增强辅导关系,更新管理理念,加强自身能力培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要求辅导员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实践中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但是在网络时代,需要辅导员在扎实传统素质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身在网络乃至贴吧中的技术操作能力,更需要其电子文字能力的培养。利用学生们喜欢的网络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去了解学生们的所想,让贴吧成为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让师生的交流方式更加多元化,使师生的交流处于学生所认为的安全、自由的话语环境中,消除传统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使得学生敢于说出心中所想。从而也就使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更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教学中所产生的师生问题,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加强“贴吧文化“中的道德、法律的宣传教育。”一般而言,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较多,辅导员与所有学生都进行交流的难度较大。目前有的学校实行“周日晚点名制度”,目的就是通过该制度开辟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和宣传教育的机会。辅导员可以以此为契机以理论和实例的方式解释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加强相关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最后,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想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风气,就必须有好的校园文化来支撑。学校可以采用校内宣传、理论课教学、校刊、文艺汇报等方面来进行正面宣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思维活跃。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实践课程体验等方式,将价值观教育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用知识来丰富头脑,提高学生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树立典范,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校园网站首页及官方微博的互动来把握好正确的导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有效杜绝网络贴吧中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龙如灿.历史教育人文功能缺失的原因与应对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9X):1-2.

[2]丁波,李军海.论“贴吧文化”视域中的辅导员工作[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4(4):150-151.

[3]刘海梅.高校网络贴吧管理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6-17.

[4]吴岳军.多元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0(11):33-34.

作者简介:恩珠彭措(1993-),男,藏族,四川甘孜人,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英莫初(1994-),女,藏族,四川阿坝人,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赵霞(1994-),女,藏族,四川甘孜人,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本科,研究方向:漢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