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州2020年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打好具有

同志们:

刚才,我们观看了全州“10大名品”宣传片,贺勇同志宣读了州人民政府关于表扬2019年度全州“10大名品”“10强企业”“10佳创新企业”的决定。由于疫情防控工作,今天受表扬的企业没有邀请到会参会,下来后请各县(市)将表彰决定及时向各企业通报传达,请受表扬的企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坚定打造一流名品、一流企业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做优产品、做强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文山特点的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新路子。

下面,就抓好全州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我讲3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打造“绿色食品牌”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2019年,全州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全州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稳步推进,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重点产业稳步推进。全州紧紧围绕中药材、蔬菜、水果、花卉、畜禽、人工菌等六大重点,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发展,2019年完成特色经作种植623万亩,实现产值180亿元。其中,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145万亩、产值65亿元,蔬菜299万亩、产值70亿元,水果77万亩、产值25亿元,花卉17万亩、产值6.3亿元。建成生态蔬菜种植示范园20个、特色水果种植园20个、花卉种植园10个、畜禽养殖园20个、人工菌栽培园10个、高品质药园30个。特别是,“一县一业”创建成效明显,文山市(三七)、砚山县(蔬菜)被列为2019年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广南县(高峰牛)被批准列为特色县创建,3县(市)创建实施方案均已通过审批,项目实施正有序推进。

二是品牌效应明显提升。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七丹牌”三七荣获全省绿色食品“10大名药”称号,文山三七获得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云南八宝贡米业有限公司、文山市马塘冯家粮油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的5个系列产品被评为第十五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全州完成有机食品新认证11家企业33个产品,绿色食品新认证19家企业7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定6家企业6个产品。经国家农业农村部认证的“三品一标”有效用标产品总数达211个,年产量104万吨,产值167亿元。我州首次评选出的“10大名品”、“10强企业”、“10佳创新企业”,涵盖粮油、畜牧、蔬菜、水果、花卉、茶叶等六大产品类型,文山农业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持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2019年,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6户(比去年减少3户),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01户、新增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537个、新增38个,家庭农场达128个、新增8个。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基地务工、产品赊销、资金入股等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贫困户与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与企业“双绑机制”。2019年,全州新型经营主体对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率达99.5%,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特色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参与1个以上稳定增收项目。

四是扶贫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积极搭建线上线下扶贫产品销售平台,全州建成1个州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个州级扶贫产品展销中心、8个县(市)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609个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其中:贫困村280个)、5个县级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和14个扶贫专柜,共实现扶贫产品销售收入1633万元;
中央、省级定点帮扶单位消费扶贫实现收入3893万元;
在上海建成2个文山州特色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文品入沪”实现销售收入7576万元、“文品进京”实现销售收入3527万元、“文品入粤”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实施绿色食品国内经济合作项目45个,协议投资总额105亿元,引进州外实际到位资金28.8亿元。

五是资金投入持续加大。持续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和融资力度,全州整合财政涉农资金8.67亿元用于推进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种养殖业发展,涉及项目312个。持续加大涉农领域信贷和扶贫小额贷款力度,解决绿色农业产业发展企业融资和农户发展产业资金难题,全州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499.6亿元,同比增长10.8%;
8县(市)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5亿元,获贷建档立卡贫困户10012户。积极采取信用担保的方式,切实解决农业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累计完成涉农担保业务3795笔、担保金额18.9亿元,占全省担保金额的26.5%;
累计支持州内涉农龙头企业38户、小微农业企业3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8户、种养大户3644户发展。

总体上看,全州在加快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总体薄弱,机械化水平不高,生产投入成本较大,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全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二是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与二产、三产衔接融合不够紧密,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没有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发展;
三是新型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农业产业“小、散、弱”特征突出,新型经营主体市场营销不畅和品牌意识不强,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和提质增效难度大,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和带动;
四是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信贷金融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要素制约瓶颈仍然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最大障碍,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大家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拿出打持久战的决心,逐个破解难题,逐个环节打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切实夯实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和体系保障。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打造“绿色食品牌”,阮成发省长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全省会议上已经明确,总体思路“一大两新”,即“大产业、新主题、新平台”;
主要措施6条: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要结合文山实际进一步深入研究、理清思路,政府和企业一起找到合适的路径,像钉钉子一样,一锤一锤往下钉,一步一步往前走,通过几年的努力就能见到成效。

第一,要抓紧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规划编制单位已经确定,但受今年疫情影响,北京的专家一直没有能实地到文山考察调研,影响了规划编制工作的推进。州农业农村局要积极主动加强沟通对接,在前期提供背景资料的基础上,邀请规划编制单位到文山来实地调研,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把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好。但相关工作也要持续推进,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要摸清家底,深入谋划。全面深入了解我州现在的产业现状、现有的业态、未来的业态方向,相关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搞清楚自身的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这项工作州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已经在开展,但是进一步的细化和重点工作还不突出。首先确定今年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再围绕这个目标明确今年的工作重点,具体到抓哪些项目、每个项目的投资额是多少,产业项目在哪里布局、落地,今年新建几个园、规模是多少,等等。任务确定后,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考核,对有关部门、单位和县(市)都要确定相应的工作目标、考核指标,按照工作计划落实到位。三是制定招商工作计划。发展农业产业一定要有龙头来带动,没有大龙头的牵引,只靠现有的几个企业、合作社,是做不大产业的。怎么抓龙头?除了培育发展现有龙头企业外,还要注重招引外面的大企业进入文山发展。如何招引?就要研究自己的情况和企业的情况,思考通过什么优惠政策把有技术、有实力、有市场的企业吸引进来,要围绕我们的产业发展目标,提出今年计划招商引资的指标要求、考核任务,有的放矢的去找相关的企业。这里要特别强调,各行业主管部门也要切实履行好招商的工作职责。

第二,要抓实“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阮成发省长在全省推进“一县一业”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推动“一县一业”示范创建走上快车道,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要用好用活“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这个关键举措,“大产业”就是要按照有一定规模、产业链比较完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品牌影响力的要求,培育形成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在全国有一席之地的主导产业。“新主体”就是要进行精准招商,千方百计引进国内外一流企业,全力培育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发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新平台”就是要鼓励企业利用好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努力做到从生产、销售到消费各环节数字化管理,加快建设各类农产品交易中心、研发中心等新平台,助力企业抢占行业制高点。2019年11月,阮成发省长在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对全省“一县一业”20个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创建的思路清晰、措施具体、保障工作到位。下一步,文山市、砚山县要严格按照《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管理办法》要求开展工作,广南县要按照特色县创建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州农业农村局要在创建工作中给予指导和帮助,抓实创建工作,力争打造一批绿色现代农业示范村、特色村,补齐四大重点产业的“短板”。

第三,要加快招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和《文山州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落实财政、税收、用地、收费、金融等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快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加工水平高、产业带动能力强、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从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上给予一定扶持,培育一批产业基础好、带动力强、覆盖面广、跨区域的企业。要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东南沿海等地区,把绿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项目重点,每年组织1至2次绿色农业招商活动,吸引一批实力强、品牌亮、影响广的国内大型企业和集团来文山投资兴业,力争引进一批国内知名500强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州蔬菜、畜牧、水果、茶叶、生物制药、蔗糖、花卉、木本油料等重点产业的开发,争取每个重点产业都有一个州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多种经营模式,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领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效益,建立分工合理、利益共享、配置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第四,要千方百计扩宽销售渠道。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只是基础,能够卖出去、卖得好才是硬道理。今年受疫情影响,好多农产品都没有销路,农民苦不堪言,但也有的企业产品供不应求,比如松南蔬菜公司。形成这种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呢?问题或者说是差别就在于市场和销售。因此,要认认真真研究市场、研究业态、研究销售。要加强与省内外各类“农企”、“农超”、大中型超市对接,收集整理需求信息,定期发布特色农产品供求情况,每个县(市)要积极推出销售公司或经营主体,提供订单式合作模式。要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链接。要抓好省外、国外市场,建立直营店或展示店,让文山特色农产品进超市、进社区,继续扩大“文品入粤”、“文品入沪”、“文品进京”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广南县已经与京东平台达成合作,在京东的“特色馆”上专门开了一家“广南馆”,主营文山州的特色农产品。这就是利用新平台、新业态拓宽销售渠道的好办法,州农业农村局、州商务局要互相配合,积极行动起来,组织我州所有获得“三品一标”的农产品抓紧上架销售。要把产品、企业(合作社)和类似广南馆这样的平台联结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同时,要全方位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广南馆”不仅是广南的,也是全州的,要做好帮扶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这个文章,用好我州特色农产品资源,把我州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第五,要抓实示范基地建设。要以外销蔬菜基地、出口备案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创建一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充分运用现代理念打造现代农业,围绕三七、木本油料、蔬菜、水果、花卉、畜牧等优势产业,建设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推进六个“100工程”示范园和出口农产品食品示范基地建设,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园艺农业、设施农业、景观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规模农业,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水平,促进全州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5年,实现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值达1000亿元,把文山打造成为“生产绿色、安全优质、特色鲜明”的全国优质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链条完整、要素聚集、技术先进”的全国高原特色食品加工基地,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性农产品和食品集散中心。

第六,要加强规范标准认证工作。云南省特别是文山的海拔、湿度、土壤等先天优势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土地能种的品种很多,并且品质会很好,完全可以发展高端的、功能性的绿色食品,但是一定不能走使用化学农药技术的“高效农业”,一定要走绿色的、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路子。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技术标准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继续加大土壤改良研究与推广工作,制定无公害、绿色或有机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有机肥增施、示范园建设等绿色生产方式。结合重点产业,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标准、采收标准、病虫害防治标准、加工标准、包装标准等措施,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全程按照标准执行。要逐步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关键点控制,优先将“三品一标”农产品纳入追溯范围,推动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全过程可追溯。建立主体管理、包装标识、追溯赋码、信息采集、索证索票、市场准入等追溯管理基本制度,促进和规范生产经营主体实施追溯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方式,准确了解产品原产地、生产、检测、物流、销售等全过程信息,逐步形成产销加一体化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体系。

第七,要积极打造好文山品牌。要围绕中药材、生态蔬菜、特色水果、花卉、畜禽养殖、人工菌栽培六大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公用品牌。着力构筑以“八宝米”、“文山牛”、“云松南”等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支撑、特色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体系,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省名牌产品等,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品牌,争取在“中康食品”、“咪彩”、“云砚”、“一菌天下”等品牌的基础上,打造出“文菜”、“砚菜”等一批品质过硬、特色明显、绿色生态的区域性蔬菜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提升“文山”字号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继续加大“三品一标”产品基地建设,推进整县整乡(镇)整体认定无公害产地,扩大“三品一标”产品总量和产业规模。实施“一县一品一牌”培育计划,培育打造提升一批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文山产品”向“文山品牌”跨越。力争2020年新认证70个以上“三品一标”,培育更多的“百年老店”。

第八,要积极落实生猪恢复生产。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作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村持续增收一条重要举措单独列出,充分说明了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举措,各县(市)政府、州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恢复生猪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决策部署。目前,省、州都出台了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政策落实,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保障,层层压实责任。要做到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推动解决恢复生猪生产中存在的养殖用地审批、林地占用审批、环评手续办理、抵质押贷款困难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分管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督导,推动生猪产能恢复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同时,各县(市)要用好用活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恢复生猪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重点抓好种畜引进、饲养管理、产品销售等技术指导以及生猪屠宰监管工作,确保今年生猪出栏270万头任务目标如期完成。

第九,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非洲猪瘟发病死亡率100%,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可用,疫病一旦暴发,只能采取封锁、扑杀等紧急控制措施,这不仅对全州生猪恢复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将严重影响猪肉市场有效供给,给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对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要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认真落实动物防疫“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要求,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力度,强化检疫监管和餐厨剩余物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调运行为,严格执行大清洗大消毒制度,加强边境防堵工作,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真正落实到位,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好全州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

第十,要加强烤烟生产管理。目前,全州烤烟种植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各县(市)、州级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及田间管理上来。要强化防灾减灾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应对工作,突出抓好冰雹、洪涝灾、风灾等气象灾害防范,有效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和水平,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烤烟目标任务。同时,要认真组织落实全省烤烟田间管理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精神,扎实抓好烤烟田间管理,严格绿色生产技术标准,严格全程质量管控,全面提升文山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不断增强文山优质原料保障能力,积极扩大文山烟区影响力,努力成为工业企业原料需求旺盛的烟区。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全面完成打造“绿色食品牌”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抓好全州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打造好具有文山特色的“绿色食品牌”,直接关系到全州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关系到全州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更关系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强化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把工作压实到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推动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持续发展。要把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紧扣发展目标,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推进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要进一步强化资金投入。各县(市)要多渠道整合和统筹涉农资金,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力度,县级财政要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基础设施、种苗及绿色有机认证补助、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研发、冷链物流、贷款贴息等环节。同时,要加大金融信贷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好扶贫产业资金、扶贫基金、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等专项资金的重要作用,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引导、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结合我州六大特色产业,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以精深加工、创新驱动为重点,切实抓好前期项目工作,纳入州级重点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中央、省的扶持。

三要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要加强与国家、省等科研院校合作,搭建科研平台、开展人才培养、共建国家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打造现代绿色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深度合作,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贡献率。组建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对示范园区、重点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搞好技术储备,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理念先进的农业企业。深化院校、科研院所产教融合,着力培育一批农业创新人才和技术人才,建立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等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要充分发挥基层站(所)职能作用,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建立科技人才进基地进企业服务制度,建立健全我州六大重点特色产业工作推进机制,推行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专家团队的“一业一组”精准科技支撑服务模式。

四要进一步强化督查指导。要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制,每个产业要有专人负责、有领导具体抓。要强化项目资金的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和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项目资金要按照实施进度进行拨付。在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六个重点产业工作推进中,要做好实施过程的中期评价、建成后绩效评价工作。

五要进一步加大产业宣传。要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普及绿色食品科普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绿色食品的基本概念及其生产、加工、销售的基本要求,实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社会参与和监督。要加大对荣获“10大名品”“10强企业”“10佳创新企业”的企业宣传力度,切实为文山州好产品增信,为绿色食品产业造势,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为推进文山州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希望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加快全州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打造,努力建设一批名品和名企,将文山绿色农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为全州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