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华巾帼初心家国情

一条回归自然、音乐与绘画相辅相承的和谐艺术之路在她面前徐徐展开。她说:“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她的歌声、她的笔下是无法流淌出爱的语言的”

说起武警江苏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团长陈明华,部队的人称赞她建团有方、带兵有情;艺术圈的行家都对她的唱功、歌喉啧啧称赞,认为是军旅歌唱家群体中独具魅力的歌者;而她的工笔画作,则又被收藏界大为追捧,堪称一画难求。一个看似娇小、柔弱的女子,如何将歌唱家、军人、书画家这三种“跨界”身份演绎到极致?引起了记者的探求欲望。

得知她又是有着十多年经历的老青联委员,亲切感油然而生。经过青联老领导的引荐,记者得以采访。

矢志军旅绽放光荣

陈明华并不高大,但言谈举止间的果敢透出几分久在军旅的英姿勃发之气,谈起投身军营的经历,颇多感触。事实上,陈明华出道甚早,取得的成就也很高。早在十多年前,她曾在中央电视台第六届“三角杯”军旅歌曲音乐电视大赛中,获演唱作品金奖;制作的歌曲《橄榄绿的梦》MTV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幸福源》MTV也在中央电视台“每周一歌”播出。当年许多同台竞技的参赛者,后来都成为民歌乐坛上赫赫有名的“腕儿级”人物。

以陈明华当时的成绩,跻身国家演艺机构或者市场化团体颇为容易,但她出于对军旅生活的挚爱情怀,毅然选择了条件艰苦的部队文工团,进入武警江苏总队政治部文工团。但当时的部队文工团,存在经费紧张、管理不规范、业务不精、人才难保留等诸多不利因素。从一名军营战士到副团长、团长,陈明华的性格好强而坚韧,尤其是对军人身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她不惧困难、毫不退缩,履任团长之初即开始了大刀阔斧而又专业的建团改革步骤。

首先在方针建设上,设定符合现代军队的团章团规,为人员思想指明方向;其次,在人员能力上,积极提高团内人员的专业水准,力争每一位成员都能成为一个能打仗、打胜仗的一专多能人才;而在资金方面,积极协调各处资金,团内节俭用资,以最大努力支持文艺节目的创作。陈明华用三句话概括了她的建团方针和治团理念:一是以思想工作的“熔炉”效应凝聚人心;二是以科学管理的“精确”效应规范团队;三是以服务打仗的“聚焦”效应打磨精品。

规则有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一方面,既要顶住压力,对一些纪律涣散、靠人情后台“混日子”的人劝退出团;同时大力提升专业水准,打造符合部队文工团和专业歌唱团双重标准的集体;另一方面,又要主动发掘部队特性,拓展服务基层官兵的形式和内涵。

陈明华带领的团队,每年几乎都要行程4000多公里,演出范围覆盖全省基层中队,平均每年有60多场次的演出,节目的类型都是以“兵演兵、兵唱兵、兵说兵”兵味十足的、能反映部队文化的节目为主。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成效明顯,在陈明华的努力下,一个专业规范、精干高效、精神面貌高昂的战斗团队破茧而生。每次跑基层,六个人的小分队就可以“攒”一台全套节目。在武警全军的多次大型汇演、活动中,她们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受到各级首长的赞许和表彰。

在“卫士16演习”慰问演出中,陈明华带着演出小分队不惧风雨,穿梭于各个帐篷之间,鞋子全是泥水,衣服被打湿了一遍又一遍。“当我在15个帐篷中唱完40多首歌,看到战士们纯朴的笑容时,我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次下基层演出,当陈明华演出结束,战士们想献花时发现没有鲜花,这时一个战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远处的菜地,摘了一束南瓜花送给了这位灵魂歌者。“后来我才知道,那里很缺水,植物都是抬水灌盖的。”与战士们的情谊、那珍贵的花束,永远成了她的不竭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为热爱,所以无怨无悔”,回顾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虽然因为常年跑基层,漂亮的脸庞晒出了太阳斑,但陈明华始终不忘初心,倾情于军营那一抹绿色。倘若走市场化道路,确实可能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名”和“利”,但她还是毅然选择了自己的梦想——军旅之路。情感深处对于军营的那份赤诚和痴情,历久弥醇。“虽然我没有为大多数人所知,也没有丰厚的利益回报,但我不后悔为梦想作出的坚守”,陈明华如是说。

取法乎上广溯艺源

作为一位民歌唱法的军旅歌唱家,陈明华并不墨守成规,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她认为,相比较美声,通俗唱法、民歌唱法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她在民歌原有的发声方法、声音效果、气息运用基础上,大胆融入其它唱法,吸收戏曲、说唱、美声、流行等的精华,取法乎上,博采众长,使民族唱法更加丰富和科学化。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艺术底蕴,在专注于歌唱的同时,陈明华广拜名师,寄心丹青,通过学习绘画来滋养自己的艺术感悟力。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著名国画大师喻继高看到了陈明华临摹的《仕女吹萧图》,觉得她临的这幅画线条、轮廓明晰,用色雅致。通过交谈,喻老了解到她是真心想学画,但当时并没有答应。后来陈明华又拿着自己临摹喻老的作品去拜访,一再表达自己的意愿。最终,诚心和执着打动了喻老,后收她入门作为弟子。

在陈明华的笔下,一花一草一叶一虫皆世界,她的画笔静静地诉说着对生命的尊重,而她的歌声又透着对生命的热爱和体悟。一条回归自然、音乐与绘画相辅相承的和谐艺术之路在她面前徐徐展开。她说:“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她的歌声、她的笔下是无法流淌出爱的语言的。”

无论是歌者,还是绘事,均需要敏锐、丰富的艺术触觉。“工笔的线条就是音乐的线条,工笔的气息就是音乐的气息。”这是陈明华对绘事、音乐“跨界”的感悟。“绘画艺术重在细腻,你必须专注精神去完成它,民族唱法很磅礴,你必须用生命去讴歌它,这细腻与磅礴二者融入到我的血液中,促使我成为一个精神疆域开阔但心思细腻的人,并且影响到我做的每一件事中。”

如今,陈明华的工笔作品已达到专业层次,其用笔细腻、着色大胆,构图巧妙,含义隽永,既有江南水乡儿女的氤氲婉约,又透出几分巾帼戎装女子的刚强坚毅。不少藏家都出价甚昂,期盼获得一幅而珍宝之。但陈明华谨守部队纪律,画作只限友好同道小范围馈赠欣赏切磋。她笑称,“等我退休了,更加增值了再考虑市场推广吧。”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侄儿辈、担任江苏省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的好友连庆涛先生每次见到她,都要提醒一句“我会馆那面墙还空着呢,你的画何时完成呀?”以至于陈明华常连连作揖、感慨分身乏术,不能偿还众多好友的“画债”……

坚守之中彰显情怀

《中华儿女》:在习近平主席新的治军战略背景下,您作为部队文艺工作者是如何将军委的最高领导要求和本职工作结合到一起的?

陈明华:在习主席强军目标引领下,强军文化正如火如荼!军人以忠诚文化为基石,成为文艺工作者唯一的艰巨使命和担当。实战化野战化的本质要求自然是我们文艺创作的立根之本,兵味、土味又凝结成不变的特质。

我想作品中与这些时代召唤相契合相呼应,就会把领袖的号令指引落地落小,为广大官兵所深悟所动容,既走心又振奋,艺术的感染力穿透力自然生发出来,自觉维护核心,看齐追随就逐渐内化于心,见诸于行。

《中华儿女》:军队应该继承什么样的传统、弘扬什么精神、发扬什么作风、保持什么状态,习主席有很多精彩论述和具体要求。就部队文艺作品创作而言,您又是怎样解读并体现在工作当中的呢?

陈明华:部队文艺作品的创作与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休戚相关。

在文艺作品创作当中,应该体现出部队“红色”的经典精神,以弘扬部队不怕苦累、不怕牺牲、甘愿为人民奉献一切的精神。在新型文艺创作中,更应该结合当代“90后”士兵的特点,突出在新型社会潮流中官兵依旧能保持严谨、严肃、严厉的军人作风,明显区分社会青年与合格战士,并明确当代部队始终保持积极昂扬、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文艺作品的创作应始终保持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致性。

《中华儿女》:您认为新一代部队文艺工作者将承载哪些使命和责任?

陳明华:随着军改大幕的拉开,文艺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实现文艺为官兵服务,为人民服务,同时,在发展部队文艺的基础上,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创作出符合当代官兵现实的作品。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崇高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

《中华儿女》:其实不论是在歌坛还是营房,难免面对许多名和利的诱惑,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陈明华:无论在饰演哪个角色,军人也好,歌者也罢,面对各种各样的的诱惑,我只有一句话: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一切都要看淡,不争不抢,厌弃繁华。

《中华儿女》:您来自江南水乡无锡,作为太湖儿女,家乡的氤氲山水是如何滋润您的艺术感触?

陈明华:无锡是我的第二故乡,人人都说,江南儿女心思细腻,行止婉约,无处不透着柔美。对我来说,这里的山水对我影响很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水乡的滋润下,我爱上了艺术、歌唱、作画。同时,这里的山水教会了我如何敞开心胸去接纳一切事物,如何磨砺出自己的刚强与毅力,正是因为如此,我才立志投身军营几近二十载不悔。

《中华儿女》:您是江苏省青联十届常委,加入青联组织有十几年了,回首青联之路,有哪些特别难忘的回忆呢?

陈明华:加入了青联十几年来,在其中的很多岁月都难以忘记,很多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很感谢有这个大家庭的存在,正是因为每个人的努力,我们才能把这个家庭建设得更好。刚加入青联的时候,第十三届省运动会的主题曲是我唱的,这是我在青联组织中很自豪的一件事。

《中华儿女》:如果对自己下个定义,那您会怎样形容自己?

陈明华:我想起苏东坡的一句话,“天真烂漫是吾师”。在我成长的路上,在我生命的涓流里,庆幸自己有那么一份天真和本真,天真是艺术的甘露,本真是生命的皈依。我守望着这样的生命图腾,我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

责任编辑 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