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京剧《杜鹃山》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现代京剧《杜鹃山》讲述的是1928年在秋收起义的巨大影响下,湘赣边界一支农民自卫军,揭竿而起,三起三落,濒于覆灭,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胜利,并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开赴井冈山与红军主力会师的故事。该剧通过描写中共把一支农民武装改造成为无产阶级新型军队的动人情节,成功地塑造了党的政治工作者柯湘这一英雄形象,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历史经验,集中表现了“党指挥枪”的革命原则。

在当时的样板戏中,《杜鵑山》以曲折生动的剧情,韵味浓郁的唱腔,铿锵有力的台词和性格鲜明的人物而为全国观众喜爱,被誉为“样板戏创作的巅峰之作”。

最先源于话剧,京剧曾同时出现两个版本

《杜鹃山》一剧从最初亮相于舞台到最终家喻户晓,历时十年,前后经历了几度修改和诸多打磨。

《杜鹃山》最早是以话剧形式面世的,由戏剧界才子王树元根据地方文艺杂志发表的一篇小说《乌豆》(男主角名叫乌豆)改编而成。上海青年艺术剧院1963年上演后不久,徐固若、曹克英又根据这一话剧改编出了评剧《杜鹃山》,它成为评剧大师韩少云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戏剧目。

1963年夏,到沈阳演出的宁夏京剧团观看了沈阳评剧院演出的《杜鹃山》,觉得这出戏很适合以京剧的形式演出,于是就移植了这出戏,由李鸣盛扮演乌豆(即雷刚),李丽芳扮演贺湘(即柯湘)。

与此同时,北京京剧团也在排练由薛恩厚、张艾丁、汪曾祺、萧甲移植的《杜鹃山》。裘盛戎饰乌豆,赵燕侠饰贺湘,马连良饰郑老万,马富禄饰老地保,谭元寿饰李石匠,马长礼饰温其久,万一英饰杜鹃妈妈。

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在文化部举行的全国首届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宁夏京剧团和北京京剧团先后携《杜鹃山》参加演出。两台《杜鹃山》各有千秋。北京团的《杜鹃山》阵容强大,但从当时的反响看,宁夏团的《杜鹃山》更胜一筹。马连良、张君秋等京剧大家对宁夏团赞叹不已,认为李鸣盛是唱老生的,能把乌豆这样一个粗犷的农民英雄演得这么好,表演得活灵活现,难能可贵。裘盛戎也觉得李鸣盛扮演的乌豆比自己强,“鸣盛把老生和花脸的特点融合得这么好,他的乌豆演得比我好得多”。会演结束后,文化部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宁夏团的《杜鹃山》搬上银幕。然而就在电影即将开拍时,扮演贺湘的演员李丽芳被调往上海京剧院,出演新编现代京剧《海港》中的女主角方海珍,《杜鹃山》拍电影一事搁浅。北京团的《杜鹃山》名家荟萃,虽然反响也不错,却因江青不满意,“文革”开始后便被打入冷宫。

重启《杜鹃山》,封闭式排练近两年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样板戏风行全国,《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海港》《龙江颂》《奇袭白虎团》等革命现代京剧深入人心。为了巩固和发展样板戏的创作成果,《杜鹃山》等被作为最新一批现代京剧的重点剧目来重新打造,同时被“圈定”的还有综合《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为素材的《平原作战》,两者的创作演出任务分别下达到北京京剧团和中国京剧团。

当时担任国务院文化组副组长的于会泳受命负责对《杜鹃山》的改编。于会泳组织人马对该剧从剧情到唱腔直至武打动作等进行了全面改造。因江青一直对贺子珍心怀嫉恨,对《杜鹃山》女主角姓贺极为忌讳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于是贺湘便改成了柯湘,乌豆改成了雷刚。

剧中女主角柯湘,专门从上海青年京剧团调来杨春霞担当此任。雷刚由马永安饰,其他角色从剧中人名到饰演者均做了改动和更换:李石坚由李永孩(后改名为李宝春)饰,杜妈妈由刘桂欣饰,田大江由高牧坤饰,杜小山由景连振饰,郑老万由张学海饰,温其久由王忠信饰,毒蛇胆由马增寿饰。这些演员“文革”前从戏曲学校毕业,且大多跟着名家学戏,功底扎实且风华正茂。

重排《杜鹃山》虽然为江青所抓,实际上却凝聚了众多艺术家的心血和才华,可以说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江青曾煞有介事地将剧名改为《杜泉山》,正式公演时还是被否定掉了。

周恩来和叶剑英对《杜鹃山》一剧给予诸多关心。在该剧排练过程中,周恩来和许多中央领导莅临现场观看,多位老艺术家对主要演员和该剧的编排进行了热心的指导。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杜鹃山》的排练一直是处于保密状态下封闭式进行,演职人员忘我工作,吃住都在剧组。杨春霞曾回忆当年排练的情形说,从剧组到井冈山体验生活开始,整个戏的排练过程极其紧张和严肃,剧组里的每位同志几乎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排练中,夜以继日,没有假日没有星期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北京工人俱乐部的舞台上度过。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每一段念白、每一个音符都是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常常练到后半夜……

为扮演好贯穿全剧的核心人物柯湘,杨春霞比别人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更多。她经常是起早摸黑,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不是吊嗓子背台词,就是练腰腿功做身段造型,晚上结束排练回到宿舍还要写心得体会,把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和理解归纳出来。整个下来,人消瘦了许多。有一次,周恩来在陪外宾看完《杜鹃山》后接见演员时,对站在身边的杨春霞关切地说:“你怎么这么瘦?排演任务紧,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啊!”

拍成电影公映,《杜鹃山》风靡全国

1973年5月1日,经过重新改编和排练后的《杜鹃山》在北京工人俱乐部试演,一炮打响。在听取各方意见做了些局部修改后,5月23日,京剧《杜鹃山》首演仪式在京西宾馆礼堂隆重举行。看过演出的文艺界领导和京剧同行及各界观众无不交口称赞。

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审看后对该剧大加肯定。周恩来称赞说:“从戏到演员都有很大变化。这戏很好,很值得看。杨春霞有很大变化,很不容易。”叶剑英也说:“面貌大变。大家都说这是很好的戏,从内容到艺术都好。”

与同时期的现代京剧相比,《杜鹃山》特色鲜明,独具一格,用当时的话说确实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文艺成果,从戏剧冲突的营造到唱腔旋律的设计,从台词念白到武打,从舞美造型再到演员表演,各方面均是出类拔萃、可圈可点。在语言方面,《杜鹃山》运用大量简练的韵白,全部诗词化的韵白朗朗上口,交响乐与民族乐的结合使得剧中音乐也显得颇为豪迈大气。

1973年9月,《杜鹃山》在北京正式公演,全国各地的京剧院团纷纷前来学习,地方剧种也多有移植。为了让全国观众尽快看到北京京剧团的《杜鹃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谢铁骊执导,将其拍成彩色影片。谢铁骊“文革”前曾导演过艺术价值较高的故事片《早春二月》,“文革”中又执导了《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海港》等多部样板戏影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拍摄《杜鹃山》时,他把京剧表演和电影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多种电影手段加以表现。摄影师钱江灵活地将不同变换的镜头、分切的运用和电影蒙太奇独特的表现形式运用到拍摄中。剧组和摄制组通力合作,奋战几个月,整部影片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1974年5月23日,革命现代京剧彩色影片《杜鹃山》和《平原作战》,作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2周年的献礼之作在全国城乡陆续上映。

当身材高挑、面庞秀丽、齐耳短发、英姿飒爽、干练挺拔、果敢顽强的柯湘出现在电影院的海报上和宣传橱窗里时,与之前样板戏中的工农兵形象相比,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很快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柯湘式的短发也随之流行开来。

那时笔者还是个青少年,对样板戏百看不厌。看了彩色影片《杜鹃山》之后,深深地被其吸引和打动,看到有关《杜鹃山》的连环画、宣传挂图、年历画和年历片以及刊登有剧照和评论的报纸等,便用自己本来就不多的零用钱买了不少且保存至今。

《杜鹃山》演出成功后,周恩来几次用来作为招待外宾观赏的剧目。据新华社的报道,1974年2月至4月,周恩来两次陪同外宾观看《杜鹃山》。2月27日晚,正在中国访问的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胡阿里·布迈丁和随同来访的其他贵宾,在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江青、吴德等陪同下,观看了京剧《杜鹃山》。4月4日晚,周恩来、叶剑英、吴德等陪同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和王国民族团结政府代表团团长乔森潘、副团长英·萨利,以及代表团团员和随行人员,还有宾努首相和夫人,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成员、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官员和王室成员,以及在北京的柬埔寨专家、留学生等,观看了京剧《杜鹃山》。

1974年10月,《杜鹃山》剧组应阿尔及利亚布迈丁主席邀请,赴阿参加武装斗爭29周年庆典活动。剧组前往阿尔及利亚时,中央政治局13名委员专门接见了北京京剧团全体成员。临行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吴德还到机场送行。这种待遇在“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中是绝无仅有的。北京京剧团在阿尔及利亚33天,先后在安纳巴、奥兰、阿尔及尔三个城市演出九场,每场演出观众都报以热烈掌声。

1975年剧组到赣慰问演出引起轰动

1975年春,在杜鹃花漫山遍野怒放的时节,北京京剧团《杜鹃山》剧组来到故事的发生地江西进行慰问演出,向老区人民献上了一道精心烹饪的精神大餐。

3月31日晚上,结束在湖南演出的北京京剧团《杜鹃山》剧组,从长沙到达南昌。中共江西省委书记黄知真,省革委会、省军区,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革委会、南昌警备区,省文办的负责同志,以及工农兵群众、文艺工作者代表200多人到车站热烈欢迎。

《杜鹃山》是现代京剧中唯一表现和反映江西的作品,所以江西观众对其尤为看重。据《江西日报》的报道:这天晚上,南昌火车站灯火辉煌,锣鼓喧天。当北京京剧团《杜鹃山》剧组负责人李国良和主要演员杨春霞、马永安等走下火车时,黄知真等热情地迎上去,同他们一一握手,表示欢迎。站台上的工农兵群众和文艺工作者,高举着“热烈欢迎北京京剧团《杜鹃山》剧组来我省演出”的标语,向他们挥舞着花束,表示敬意。

4月5日晚,《杜鹃山》剧组在江西人民剧院进行了首场演出,受到全场1300多名观众的热烈欢迎。中共江西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革委会、南昌警备区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观看了演出,并会见了剧组负责人李国良、叶德林和主要演员杨春霞、马永安等人。演出中,《杜鹃山》剧组的全体演职人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娴熟的艺术技巧,向江西人民做了精彩的呈现,博得全场观众的热情称赞。

《杜鹃山》剧组在南昌演出轰动全城,谈论《杜鹃山》成为南昌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剧组连演了五六场,相当火爆,当时全部是发票观摩。笔者一个小学生,尽管对《杜鹃山》喜欢得不得了,却没有办法和能力弄票进到剧场里观看演出。那时候电视尚未普及,看不到江西电视台转播的演出实况,只有将收音机拿在手里,听了几遍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实况录音。

结束在南昌的演出,《杜鹃山》剧组于4月12日至15日在井冈山演出。在创作《杜鹃山》的过程中,剧组的许多人曾多次到井冈山体验生活,学习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增强感性认识,并与老区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次他们重上井冈山,一到大井就分头到“老房东”家里拜访,彼此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心情激动,拉着的手久久不放。剧组部分演员在大井为群众演出了革命样板戏选场、清唱和一些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13日、14日晚上,剧组在井冈山剧院为当地军民演出了两场《杜鹃山》。15日晚上回到南昌。16日下午,《杜鹃山》剧组离开南昌前往浙江,省市党政军领导同志和200多群众又到车站热烈欢送。

《杜鹃山》剧组在江西历时17天。其间,剧组全体人员瞻仰了毛泽东当年在井冈山的旧居和红军医院、黄洋界等革命旧址,参观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此外,剧组还不顾演出的疲劳和辛苦,向江西文艺工作者介绍了《杜鹃山》创作、表演、舞台美术等经验,热情地为江西省京剧团、赣剧团和南昌市采茶剧团辅导《杜鹃山》。

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江西日报》,对北京京剧团《杜鹃山》剧组来江西演出做了大篇幅的报道,除动态新闻外,还发表了题为《亲切的关怀有力的推动——热烈欢迎北京京剧团〈杜鹃山〉剧组来我省演出》的评论员文章,并先后用3个整版分别刊发了工农兵代表等观看《杜鹃山》的心得、省市剧团向《杜鹃山》剧组学习并与之交流的体会文章和《杜鹃山》剧组在江西的演出盛况等。笔者至今保存有一张1975年4月17日整版刊登《杜鹃山》剧组在江西演出盛况图片的《江西日报》,上面有一张图片是杨春霞等剧组人员上门看望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暴动队队长邹文楷并和他拉家常的情景。

杨春霞受邀担任“杜鹃山文化传播大使”

一部《杜鹃山》从舞台到银幕,打动和感染了几代观众,也磨炼和造就了多位京剧名家。

“有了《杜鹃山》,才有我杨春霞。有了我杨春霞,人家必然要说《杜鹃山》,我和《杜鹃山》是分不开的。”“我这一生可以说都与《杜鹃山》和‘柯湘’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么多年了,人家一找我就是唱《杜鹃山》,我要是不唱这个戏,大家就会觉得不过瘾。”这是前些年杨春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话。言为心声。这不仅是她个人的真情流露,也是所有喜欢她的观众的共同感受。在《杜鹃山》中,杨春霞扮相雍容大方,表演细腻清新,演唱声情并茂,动作干练利落,把女共产党员柯湘演得出神入化,光彩照人。在许多人眼里,杨春霞就是柯湘,柯湘就是杨春霞,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两者已经合二为一,难分彼此了。

对于江西这块红土地,杨春霞充满深情和眷恋。1985年2月6日,杨春霞来到南昌,演出她复出后在北京首演的张派名剧《望江亭》。从报纸上看到演出广告后,笔者极为兴奋地赶到南昌剧场购票观看。10年前她来南昌演出《杜鹃山》时,自己没能见到她,这次有机会看她的演出,终于可以弥补10年之憾。演出结束,笔者拿着事先准备好的一枚贴有《京剧旦角》邮票中白素贞形象的信封走上台,请她签名。她接过后写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并热情地和我握手。一晃30多年过去,这枚信封已经泛黄,却是一件珍贵的藏品。

2011年4月15日,由江西省旅游局、吉安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在井冈山举行开幕式,决定将井冈山的“笔架山”恢复为“杜鹃山”名称。杨春霞应邀担任“杜鹃山文化传播大使”,重返井冈山。她向前来采访的记者表示,1971年排演京剧《杜鹃山》时,曾到过井冈山体验生活,如今重上井冈山看到处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场、火车站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感慨万千。她还告诉记者,京剧《杜鹃山》的故事就发生在井冈山,剧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根据当年的一些真实人物为原型提炼塑造的。井冈山的“笔架山”恢复“杜鹃山”命名很有意义,让这段故事形成一种革命历史文化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