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本文针对传统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中存在的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资料单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受重视等问题,结合湖南警察学院该课程组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提出了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并就该课程系统改革中教学内容的设置、课程教学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和方法、立体化教学资源辅助平台等几个关键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实践探索,且教学效果明显。

关键词:数据库;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改革思路;教学方法

数据库技术作为信息领域的基础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产生出大批实用系统,整个计算机应用的近80%与数据库技术应用有关。而且,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挖掘的需求,为数据库技术开辟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前景,迎来了更快更强的发展势头。可见,数据库及其技术是信息化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前提[1]。从而使各高等院校开设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已成为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在IT类人才培养中有着基础性作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实践性、交叉性、综合性、前沿性等特征[2]。

作者结合湖南警察学院课程组多年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的取舍与设置、教学的手段与方法、课程教学队伍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辅助平台等几个重要方面作些探讨,冀能为该课程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传统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不同层次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大纲不合理,导致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前后续课程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不明晰。二是教材选用不当,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缺乏与专业其他核心课程相联系的内容。三是内容过于通用化,传统内容主要为三大板块:数据库的基础理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缺乏与该专业主干课程相联系的内容与实践,如软件专业学生的数据库内容中,缺乏主流程序设计语言嵌入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接口内容。四是数据库教学资源形式单一。五是教学方式与手段陈旧,不够灵活多样,很多时候还是采用过去简单的“讲授→例题→作业”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按传统的教学思路,向学生讲述理论术语、抽象的概念,把主要精力放在命令的解释上,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为主,重理论,轻实践[3]。把上机作为验证理论的手段,在实践中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数据库的教学要求。六是教师队伍建设不合理,重视不够,缺乏定期对教师进行再调研与培训的机制。七是课程考试方式有缺陷,大多采用单一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八是缺乏与数据库科研开发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九是辅导方式单一,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以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更不能独立地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数据库分析、设计和开发,使学生对理论学习感到枯燥抽象,死记硬背,考试过后理论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因此,传统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很有改革之必要。

二、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多年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实践,课程组在教学改革中采取如下思路:以整个课程教学活动为主线,以教材、课程内容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立体化课外教学辅助平台为依托,以改革考试评价方式为保证,发挥教与学两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指导。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环节与过程所组成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只有以整个课程教学的活动为主线,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数据库基础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协作与创新能力为中心,课程教学改革才能思路清晰。合适的教材、合理的课程内容和过硬的教师队伍是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而完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学习课程兴趣极为有效的办法。由于数据库理论性和逻辑性强,数学理论深厚,大多数学生要经过不断地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学生能否对该课程产生兴趣跟课堂教学息息相关,因此,课程组将课堂教学作为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内容丰富、难度大,学生仅通过课堂学习较难深入把握,当学生在课外学习或复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互联网从24小时提供服务的立体化课程教学资源辅助平台得到帮助与指导。此外,课程组在课程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狠抓实践环节任务完成与操作指导。课程改革以系统论作指导,抓住其关键环节,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采用先进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实际效果显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三、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课程组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中,注重各教学环节的优化与调整,现将一些主要改革措施总结如下。

1.完善教学计划,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改革

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调整数据库原理前后续课程的衔接。按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每个计算机类和信息管理类专业,都有其面向相关领域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样,任何一门课程自有其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取舍取决于教学目标及要求。在我国由于本专程度教育的定位不一样,特别是高职高专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技能教育,其课程教学必须根据企业和行业需要,满足学生今后的工作需要,满足行业、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4]。因此,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取向及学生就业取向来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还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对数据库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思考,课程组从课程的体系结构上,使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既涵盖了较深够用的基础理论,又包含了数据库操作、开发实践方面的内容,并且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在深浅度上通过必学与选学部分来实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数据库基础理论、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模块三大块,还增加了与专业主干课程相联系的接口内容,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前后续课程、学生实际能力、教学课时数,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增减。

2.加强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课程业务水平

教师是教学中教的主体,是启发学生学的主体。面对数据库教学具有很强工程实践性的特点,系里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数据库课程组,正副教授为课程骨干,实行本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制度。对讲师以下本课程教师实行“传、帮、带”,课程组教师都参加数据库相关方向的课题研究,将科研项目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每学期举行本课程教学的观摩课,全体课程成员参加,并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由课程主讲教师组织统一备课、制作本课程电子教案。要求课程教师到各软件公司、IT企业做深入调研,对有关数据库技术的前台、后台开发工具和应用领域有充分的认识。轮流派课程组到国内知名高校进行学习与访问。多渠道多层次提高教师课程业务水平。

3.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兴趣的主阵地。传统“黑板加板书”的课堂形式和单一、呆板、枯燥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师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设备,采用课程组教师统一制作的电子课件进行教学,并针对不同的知识模块,确定本模块的主讲方法,辅之多种其他教学方法,使之无缝融合在课堂上,授课中运用多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法,如在讲授关系运算理论时主要采用图表与举例法,在规范化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法,而在实验教学时多运用原型法、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提问式、讨论式、引导式等交互式方法,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各种方法相辅相成,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完整的解剖,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改革单一课程教学资源,建立课程教学资源辅助平台

丰富便捷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好课程的重要保障。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课程组专门开发了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辅助平台,全校所有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或互联网访问本课程建设的教学资源,通过这个辅助平台,学生当课外学习本课程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在线及时地得到辅导与帮助。

多媒体课程教学资源辅助平台,主要包含教学资源系统、作业批改系统、答疑系统、模拟考试系统、课程考试系统。教学资源系统包括教师课件、视频、各章习题、测试题、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工具等;作业批改系统能使学生将教师平时布置的作业在网上完成后上传到服务器上,教师在网上随时打开进行批改,并可将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平台中给出具体指导,在做与改中加强了互动,减少了作业抄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答疑模块则实现了教师在网上回答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突破了上课后有问题找不到教师,教师也很难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的情形。对于这个多媒体教学资源辅助平台,学生反映不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真正实现了对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5.改革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自信心

在实践环节教学中,着重采用大小案例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这使得学生上机目标明确。课程组设计12个实验项目,选做的2个,必做的10个,其中综合性实践项目1个。对于综合性实践项目,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在给定的多个题目中,每个组选其中1个,要求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合作完成,并且对综合性实践作业不限定机时,促进学生通过具体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掌握本课程的概念、知识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6.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多因素综合评价学生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骨干课程,如果仅采用传统的理论考试的评价方式,只能造成学生为应付考试不加理解地对相关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平时不认真学习思考,在考前临时突击,从而出现不会运用理论的现象,这与该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相悖的[5]。为此,本课程改变传统的用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将课程学习分成多个组成部分(因素),每个因素设计不同的权值,最后将各因素综合,形成本课程的考核成绩。其主要由“平时成绩+课程实践+课程考试”来评定学生课程成绩,平时成绩可由学生平时上课、作业、到堂情况等所构成,课程实践则由综合实践项目来确定,课程考试采用开卷方式,加大设计与分析类试题的比重,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手段、设备的不断更新,在数据库理论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中,在系统地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应更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师队伍整体业务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中要因时制宜、想方设法地引入各种新的成熟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教学内容既要紧扣课本,更要跟踪引入最新的数据库技术的知识与概念,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到前沿知识,认识到数据库发展的趋势,师生互动,提高数据库理论及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要灵活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将理论与实践穿插交融起来,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钱忠雪.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1—2.

王 兰,林 巧.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6—68.

胡 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88—89.

柳佳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4 (14):78—80.

叶 霞,李俊山,韦素媛.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小结[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