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前浸润欧陆的中国时尚《米德尔顿公园的会客厅》的中国壁纸


打开文本图片集

待客的厅房可能会被用来接待主人女儿的追求者,家庭相册和家庭室内装饰画册也放置在这里,供客人在茶余饭后欣赏。英国画家威廉·艾尔弗雷德·德拉莫特创作于1839年的《米德尔顿公园的会客厅》(上图)中,墙面全部采用精致的手绘中国风格壁纸,图案是典型的花鸟纹样。墙面顶部明亮的蓝带上装点着仿汉字图样,让人联想到柏林皇家宫殿的中国风房间。这间会客厅是民间跟风皇室装饰格调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客厅的吊顶上垂挂下来的金色鸟笼,窗框上的花鸟瓷画,右侧的日式的漆绘描金山水图案屏风以及散放在屋中的瓷瓶和竹制器物,都飘散出了清雅的东方风情。

16世纪中叶,中国壁纸由荷兰商人传入欧洲,即被皇室和上流社会豪宅争相用于室内装饰。奥地利夏景宫的中国蓝色厅,便是用玛利亚·特蕾莎女王向中国订购的高级壁纸装饰,壁纸上绘有养蚕织丝、水稻插秧等中国风俗场景。17世纪,用中国元素的图案装饰家居环境在欧洲的中高产阶级中已十分普遍。最初,中国南方生产的出口商品画多为纸本水墨画和彩色木版画,由于成本低廉和运输方便,未加中国绘画传统装裱的画作仅被成卷装箱船运出口。西方人把这些画作买回家后往往不知道如何悬挂,于是将“中国彩纸”当作壁纸裱糊到室内的墙上,绘有山水花鸟的中国壁纸得到欧洲人的特别钟爱。

在17世纪,当时被称为“中国货”的漆器、瓷器、丝绸等贸易已非常兴旺。大量中国的外销橱柜、屏风、手绘壁纸、金属器、牙角雕刻、外销画传入欧洲,别致的造型设计、新奇的工艺、异国的情调很快风行了欧洲上流社会。特别是瓷器,受到欧洲人热捧。不少出售目录证明,当时很多收藏家囤积中国的瓷器、漆器和珍玩。到17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青花瓷器已经在荷兰的静物画中频繁出现(本页下图)。在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朗1660年因破产而拍卖的收藏品目录中,也有中国的瓷碗和小型瓷像。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在其著名的《历史》一书中,记载过远处东方的中国的大体方位。

公元前138年,第一位中国旅行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至少从公元前120年起,中国人和西方人都互相有所了解了。“丝绸之路”大大推动了中原与西域的物质文化交流。从公元前1世纪起,中国的蚕丝已被贩运到叙利亚,织成透明的薄绸后转销罗马。罗马帝国所了解到的“中国”这个名字出自汉文“丝”字,意指丝绸。中国丝织品在罗马帝国时代就深受西方的追捧,罗马工匠将原本过分细密的中国丝绸改造为薄而透明的轻纱,不仅满足罗马贵妇们奢华享受,还向中国返销。

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为欧洲认识中国拓展了新视界。15世纪,明成祖遣郑和下西洋,中国的商品和艺术品流入世界各地。而大航海时代东方航线的开辟,更使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冲破了陆地的隔阂,被称为“对华贸易的黄金时代”。大量输入的中国工艺品成为欧洲社会追逐的时髦商品,使中国文化在欧洲社会的风尚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也许,一种艺术产生了某种影响,并不一定需要人们去了解它本来的意义和目的。异域传来的艺术甚至会用在与原来完全不同的地方,被赋予与它原本完全不同的命运。中国绘画在欧洲室内装饰中演变为壁纸,是一个有趣的诠释。

(撰文/齐芳 供图/石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