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重用茯苓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肺心病心力衰竭224例临床观察

摘要:真武汤重用茯苓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关键词:真武汤重用茯苓;肺心病;心力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不完全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在急性加重期常因感染、缺氧、高碳酸血症等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为内科较重疾病[1],目前治疗上西医纠正肺心病 心衰主要以利尿为主,但疗效不佳。我们自2010年2 月~2013 年4月, 运用真武汤重用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 心力衰竭112 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组应用西医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重用茯苓加减。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在224例患者中,治疗组112例,男80例、女32例,年龄32~ 79岁,平均53.5岁。病程4年~40年。对照组112例,男76例、女36例,年龄28~ 80岁,平均56岁。病程5年~45年。

1. 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两组病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心功能分级依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I~IV级。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肺胀阳虚水泛型。

1.2.3纳入标准 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心衰患者,符合肺胀阳虚水泛型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3代头孢类抗生素、β2激动剂、氨茶碱、吸氧、以及加用螺内酯口服,重者应用研究洋地黄。治疗组:应用3代头孢类抗生素、β2激动剂、氨茶碱、吸氧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重用茯苓加减(茯苓50g,白术15g,白勺15g,制附子10 g,生姜10 g,桑白皮15g,),喘息不得卧者加葶苈子12g,陈香5g。血瘀甚者加赤勺10g、红花10g;痰热痹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合瓜蒌薤白半夏汤。15d后,两组患者作统计学处理。

2.2疗效评定方法 参照《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安静状态下咳喘减轻,呼吸困难、紫绀明显减轻,水肿消退,肿大肝大回缩,肺部啰音减少。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上述症状、体征好转,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变化。

3 结果

治疗组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心衰患者取得了明显疗效,1个疗程上,心衰得到有效控制。治疗组有效率92.7%,对照组有效率60.4%。结果见表1。

4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的一种疾病,每年反复发作,病情呈进行性发展[2]。在急性发作期合并肺心病时,由于右心室肥大,回心血量受阻,故有右心衰竭的症状、体征。肺心病心衰控制不佳,则可出现全心衰。肺心病心衰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喘证、水肿、痰饮等病的范畴[3]。现代医学统称为肺胀。病理因素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肺脾肾虚弱,脏腑功能失调。患者心阳不足, 或心阴内虚, 阴损及阳.不能鼓动血流运行, 是心力衰竭的病机[4]。而本虚标实,多脏同病是本病的病特点。肺心病心衰也是痰、饮、水、瘀内停的一个必然病理过程。因此临床上表现为心悸、气短、喘息、畏寒肢冷,尿水、浮肿等阳虚水泛之征国。而真武汤是治疗阳虚水泛的代表方。《伤寒论》“其人仍发热,心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自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真武汤附子辛热以壮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白芍既可敛阴和营,又可制附子刚燥之性。本方重用茯苓是以加强淡渗利湿之功。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运健,则痰无以生,有标本兼顾之效。茯苓又有安神之功。诸药合用,温中有散,利中有化,脾肾双补,阴水得制,有强心利水,标本兼顾的功效[5]。本方有增强心功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阻力,调节心率与血压及酸碱平衡,改善肺肾功能及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充血性心衰退的治疗有重要意义[6]。真武汤重用茯苓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 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运用中医中药低成本地解决内科的危重症,这一点值得我们继续努力地探讨,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贾满仓.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2 例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21?22.

[2]俞凤英.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54 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3﹚:243?244.

[3]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08-214.

[4]叶仁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5

[5]王洪图.内经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8.

[6]谢立标.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体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编辑/苏小梅